黍稷

禾本科(Gramineae)黍属一年生草本。 粳者古称稷、穄,现称稷子、糜子。糯者古称黍,现称黍子、粘糜子或黄粟。一种早熟、耐旱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中国古籍所称五谷之一的稷,有人认为是粟,也有人认为是粳性的黍稷

起源和分布

黍稷起源于中国。在陕西、山西、甘肃、新疆和黑龙江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有黍稷遗存物。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史家地层中发现的黍朽粉,距今已有5000~5500年。华北、西北广泛分布一种与栽培黍稷同种的野生糜,野生性状十分明显,与栽培种能杂交,有人认为可能是中国黍稷的祖先。Н.И.瓦维洛夫、Π.Μ.茹科夫斯基等都主张中国是黍稷的起源地。茹科夫斯基还认为中国是黍稷的古代初生基因中心,黍稷是从中国传到日本、欧洲的。但丹麦古植物学家Н.赫尔巴克认为黍稷起源于北非沿海,其野生祖先是P.callosum。此外,也有人认为黍稷的起源尚不清楚。

世界上黍稷主产国为苏联和中国。亚洲、欧洲和美洲一些国家也有少量栽培。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南方只有零星种植。

形态和特性

初生胚根1条,次生根为须根系,入土深度和扩展范围100~150厘米。株高一般为100~150厘米,有效分蘖1~3个,营养条件优越时可超过20个,条件异常时常有分枝现象。根与茎的输导组织发达。叶长披针形,较粟宽长,茎叶被有茸毛。圆锥花序,有绿色和紫色两类。穗形有多种,常作为品种分类的依据。穗的末级分枝顶端着生小穗,小穗一般有2朵小花,仅第2小花结实。中国有着生3朵小花,第2、第3小花结实的双粒型品种。成熟过度时较易落粒。子粒为带壳颖果,呈红、黄、白、褐、灰等色,而以白色种子的出米率较高。千粒重3~10克。

黍稷为喜温、喜光、耐旱、短日性C4作物。生育前期可耐42℃高温,生育后期遇-2℃低温即易受冻害。出苗至成熟需50~130天, 所需活动积温为1200~2600℃。对光照反应敏感。苗期阴雨生长不良,开花期连日阴雨则结实率降低。除低洼易涝地外,能适应多种土壤,对肥力较差的砂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耐盐碱能力也较强,如耕层内全盐量小于0.3%,一般都能正常生长。对磷灰岩中磷的吸收力较弱。

类型

通常按形态特征分类。苏联按穗形划分为5个亚种。中国则先根据子粒的糯性与粳性分为黍和稷,然后根据穗形和生态特性分为 3个类型(见图):

(1)侧穗型。穗分枝向主轴一方倾斜,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旱性强。中国栽培品种多属此类。

(2)散穗型。多数穗分枝与主轴有夹角,分布在主轴四周。对温度要求较低,抗旱性较差,密植时群体性状好。干旱灌区和雨水较多地区以此类品种较多。其中还有一类周散穗型,对温度要求更低,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区。

(3)密穗型。穗分枝短小而密集,植株较矮,喜温暖,中国种植甚少。

图

中国黍稷的品种资源极为丰富,有食味极佳的糯性类型、一小穗两花结实的双粒品种、千粒重 9克以上的特大粒种、皮壳率在10%以下的薄壳类型等。

栽培

黍稷的播种时间因栽培地区而异,有晚春播、夏初播和麦茬播之分。播种是否及时对生长发育和产量有很大影响。可宽行距播种作为中耕作物,也可窄行密植栽培。中晚熟品种由于分蘖力强,自身有调节群体的能力,密度可较小,一般宽行距(45厘米以上)每亩4万株,窄行距(20~30厘米)每亩 8万株。晚播或复种的早熟品种由于生育期甚短,靠主茎成穗,故密度宜大,一般每亩14万株左右。忌连作,否则易遭黑穗病和野糜为害。生长期间须重视耕作保墒;苗期地上部生长缓慢,防治杂草尤为重要。在水、肥充足条件下,为防徒长、倒伏,常适当稀植、蹲苗、控制株高。多数穗子基部子粒蜡熟时即可收获,但对易落粒品种则须适当提前。病虫害较少,主要有糜子黑穗病、吸浆虫和地下害虫等。

用途

种子含粗蛋白质10~16%,无氮浸出物70%左右,粗纤维10%左右。蛋白质品质较好,含有较多的苏氨酸、蛋氨酸和亮氨酸。稷米可煮饭,用子粒加工而成的炒米,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食品。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常用以制作稷片粥和糕饼。黍米是中国北方的主要糯食,也是酿造黄酒的原料。黍稷子粒还是家禽的精饲料。秸秆可供饲用。由于再生能力强,一年可刈割数次,是优良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另外,黍稷耐旱、耐热、耐盐碱,适于生荒地栽种,常作为开荒、改造盐碱地和沙漠的主要先锋作物。因其生育期短,又可作干旱地区的补救作物。

参考书目
  1. 魏仰浩编著:《糜子的育种和栽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