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

葫芦科(Cucurbitaceae)甜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果实供食用。《诗经》有“中田有庐,疆埸有瓜”(《小雅·信南山》)、“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豳风·七月》)的记载。其中提到的“瓜”,可能均属薄皮甜瓜类型。又根据对湖南长沙马王堆 1号汉墓女尸胃中取出的甜瓜种子以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晋墓出土的甜瓜果实和种子考证甜瓜在中国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今全国南北都有分布,为夏令水果。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种植。

形态和类型

甜瓜根系发达,分布广,具较强耐旱力。茎蔓多分枝(子蔓和孙蔓)。叶五角心脏形或近圆形。雌雄同株,雌花大多为雌型两性花,雄花单性。子房下位,瓠果,中、内果皮(通称果肉)肉质,味甜多汁,为食用部分。染色体数2n=24。可分两个亚种:

薄皮甜瓜(C.melo ssp. chinensis)

原产地中国的栽培面积居世界之冠。日本、朝鲜也有栽培。属东亚生态型,较能忍耐湿润气候,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但以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及东北松辽平原一带栽培最为广泛。植株长势中等,叶片、花、果实、种子较小,果皮软薄,易开裂。主要变种有:

(1)香瓜(普通甜瓜,var.makuwa)。果肉较薄,具芳香,果肉、瓜瓤味甜,均可供食用。江西的梨瓜,广东、湖南的蜜瓜,上海、浙江的黄金瓜,山东益都银瓜,河南、甘肃的芝麻籽等为著名品种。

(2)越瓜(梢瓜,var.conomon)。果肉含水多,质脆、味淡,含糖量低,有白皮、青皮、黑皮等品种。

(3)菜瓜 (var.flexuosus)。味清淡、以嫩果作酱瓜用,有青皮、花皮等品种。

厚皮甜瓜(C.melo ssp.rigidus)

原产非洲。中亚和西南亚被认为第二起源中心。中国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干旱地区有分布,苏联也广泛栽培。属中非生态型,适宜高温干燥气候。忌湿,要求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温差。抗病力弱,适应范围不广。叶色浅,叶片、花、果实、种子较大,果皮厚硬,瓜瓤淡薄无味。但果肉香甜浓郁可口。耐贮运。主要变种有: ①网纹甜瓜(var.raticulatus)。果皮有肉状裂纹,甜味浓(含糖量可达20%左右)。新疆的可口奇、蜜极甘,兰州的醉瓜等为著名品种。

(2)粗皮甜瓜 (var.cantalopensis)。果皮粗糙或有瘤状突起,无网纹,以兰州的白兰瓜等最为著名。

(3)光皮甜瓜(var.inod-orus)。果皮坚硬光滑,有条纹或斑纹,无网纹,著名品种有新疆黄蛋子等。

栽培

甜瓜喜高温干燥气候。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28~32℃;开花最低温度为18℃。日温25~30℃、夜温15~20℃、地温20℃的条件最适宜植株生长。气温降至13℃时生育停滞。对高温的适应力强,35℃时仍生育良好。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以相对湿度50~60%为宜。薄皮甜瓜喜砂质土壤,黄河以南多行高畦栽培,以利排水。一般以孙蔓结瓜,反复摘心可促使早抽孙蔓。苗栽约 600~1000株。厚皮甜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更严。多行旱塘栽培(沟栽),苗栽于沟边,便于灌溉和节约用水。兰州地区多行砂田栽培,以利保墒和春季提高地温。以子蔓结瓜为主,一次摘心,以促主蔓抽生子蔓。亩栽约400~800株。从开花到果实成熟,薄皮甜瓜约需20~30天,厚皮甜瓜约需30~70天。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病毒病等;害虫主要有瓜守、蚜虫、种蝇等。

用途

成熟果含糖量可达8~15%。果实成熟过程中,初期主要是葡萄糖的积累,后期蔗糖显著增多,葡萄糖大幅度下降。因此成熟的甜瓜味甜。著名的“哈密瓜”和“哈密瓜干”是中国新疆生产的厚皮甜瓜及其干制品的统称。(见彩图)

新疆甜瓜外运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