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化栽培

使某些蔬菜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生长并形成柔软、黄化器官的一种特殊栽培技术。软化的种类主要有韭菜、大蒜、大葱、芹菜、石刁柏、食用大黄以及芋、姜等。软化产品如韭黄、蒜黄、葱白、芹黄等不同于一般产品的显著特点在于:没有或很少叶绿素,节间伸长,保护组织机械组织不发达,产品器官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间隙小、品质柔嫩多汁,所含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大多降解,因此,多呈黄色或白色,组织柔软,食用时别具风味。

中国蔬菜软化栽培的历史悠久,传统著名产品很多。栽培方法包括根株培养和软化技术两部分。

根株培养

根株指供作软化栽培的植株。由于软化是在无光或弱光条件下进行,植株体内只有物质的转化(如蛋白质及淀粉的水解)与运转,而无物质的同化与积累,所需养分主要靠地下部提供。地下器官的养分积累越充足,植株生长就越良好。因此,软化前培养健壮的根株,是软化产品得以优质高产的前提。根株培养主要是加强肥培管理,使肉质根(石刁柏、芹菜)、根茎(韭菜、姜)或鳞茎(大蒜)等器官充分肥大。为了获得肥嫩的韭黄,还须减少对韭菜的收割次数;冬季收韭黄的,秋季一般就不割青韭。

软化技术

主要是利用不透光材料或地窖造成黑暗或弱光环境。中国传统的方法有:

(1)培土软化法。应用最普遍。即在根株生长的末期,把土壤培壅在根基或叶柄、叶鞘的基部,使后来的嫩茎或嫩叶在无光或弱光环境下生长,培土常分几次进行。主要用于软化韭、芦笋、芹菜、大葱等。著名的山东章丘大葱就用此法软化。

(2)沟、窖软化法。即将根株栽种在黑暗的软化沟、窖中。也可在沟或窖内加酿热物或电热线,以加快软化物的生长。常用于生产芹黄、蒜黄、食用大黄、蒲菜等。

(3)瓦筒覆盖软化法。如广州郊区的瓦筒软化,是对每一丛韭菜盖一个顶部有一小孔的瓦筒,白天将小孔覆盖,保持黑暗环境,夜间揭开以利通风。多用于生产韭黄。

(4)水层软化法。即在根株生长末期灌水,使新出的嫩茎生长在水中。多用于软化水芹菜、茭白等水生蔬菜。此外,软化技术还可利用塑料大棚,以黑色塑料薄膜覆盖和电热加温,造成黑暗而温度适宜的环境。

不论采取何种软化方法,都要有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相配合。适宜的温度因蔬菜种类而异,一般为20~25℃,高于30℃时茎叶细长瘦弱;低于15℃则生长缓慢而不整齐,产量也低。空气湿度不宜过高,并需注意通风,以免因湿度过大而造成腐烂。对于有休眠期的根株(如食用大黄)还可用生长刺激剂打破休眠,以突破季节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