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概况

异名:黄介子(《中药志》)。

基源: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芥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原植物:芥菜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Sinapis juncea L.;B.juncea Coss),又名霜不老(福建),冲菜(湖南、福建),芥末(东北通称)。

历史:芥《别录》始收载,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中载:“芥似菘而有毛,味辣”,至《唐本草》亦载有:“子入药用”。但以上本草中均将芥与白芥不分,至《开宝本草》始将白芥从芥中独立成条。在《中药志》中仍将芥菜与白芥共列入“芥子”条下。

形态:一年或二年生粗壮草本,植株有辛辣味,有时稍被白粉,幼时被白色疏毛,老时无毛。茎直立,上部分枝,高可达1.2m。基生叶大,具长柄;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0~50cm,宽10~15cm,不分裂或大头羽裂,常具1~3枚小裂片,边缘具不规则缺刻或重踞齿;茎下部叶有近圆形叶柄,疏生糙毛,不抱茎,叶片多大头羽裂,顶裂片大,下部有2~3对裂片,长6~12cm,宽1.5~5cm,裂片长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具疏齿或重踞齿;茎上部叶宽披针形,全缘,长4~7cm,宽1.5~2cm。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萼片4,开展,披针形,长7~10mm,宽约1.5mm,基部略呈囊状;花瓣4,鲜黄色,宽椭圆形或宽楔形,长1.1~1.4cm,宽5~6mm,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具蜜腺;雌蕊1;子房圆柱形。长角果细圆柱形,长3~5cm,具细柱形的喙。种子近球形,鲜黄色至黄棕色,稀为暗红色,直径1.2~1.8mm,表面具细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图见《中国药用植物志》.第9册.22页.408图)

生境与分布:为栽培植物,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生药

采集: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植株连根拔起,或将果实摘下,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净果壳、枝、叶等杂质。药材中国各地均产,以河南、安徽产量最大。

鉴别

性状:种子类圆球形,直径1~1.6mm,表面深黄色至棕黄色,少数红棕色。于扩大镜下观察,种子表面现微细网状纹理,种脐明显,呈点状。浸水中膨胀,除去种皮,可见子叶两片,沿主脉处相重对折,胚根位于2对折子叶之间。干燥品无臭,味初似油样,后辛辣。粉碎湿润后,发生特殊辛烈臭气。以子粒饱满,大小均匀,黄色或红棕色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与白芥子基本相同,主要区别点为下皮细胞近半月形;栅状细胞较宽,近方形,宽约20μm。(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378页.图242) 粉末:黄棕色。 ①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淡黄色、黄棕色或橙红色。横断面观细胞1列,一般长(径向)17~46μm,宽(切向)7~22μm,外壁及侧壁上端薄,稍弯曲,侧壁大部及内壁增厚,侧壁中部尤厚;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少数类长方形,直径约至22μm,长至31μm,垂周壁平直,厚2~5μm,栅状细胞与大形下皮细胞重叠,表面观可见多角形或类方形暗影,其直径54~117μm。 ②种皮下皮细胞形大,横断面观扁长圆形,外壁及侧壁皱缩,其下与栅状细胞相接。 ③内胚乳细胞,横断面观扁长方形,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8~29μrn,含糊粉粒、脂肪油滴。 ④子叶细胞无色,含糊粉粒、脂肪油滴。(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527页.图257)

理化:取样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20ml浸渍18小时,残渣挥去石油醚,加甲醇20ml,回流提取8小时,甲醇液浓缩至10ml,点于硅胶G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3:1:0.5)为展开剂,展开后碘蒸气显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548页.图349)

加工炮制:炒芥子 取净芥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或棕黄色,爆裂,有香辣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化学性质

含芥子酸、芥子甙、芥子碱、脂肪油(芥子酸、花生酸、亚麻油酸的甘油酯)及粘液质等[1]

附 壳和果仁中含硫代异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2]。此外还发现有分子量为22900、13000、12000的蛋白质[3],植物甾醇(Brassicasterol和22-dehydrocampesterol)[4]以及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5]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248。
[2] CA 1988;108:3417a。
[3] CA 1988;109: 188931a。
[4] Phytochemistry 1983;22(8):1830。
[5] CA 1989; 111:191670m。

药理

①刺激作用 本品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并使淀粉酶活性增强[1]。 ②其它作用 豚鼠饲以芥子可使甲状腺摄取I131的作用受抑制,且血清中SCN升高。但未发现食物中SCN的含量与I131摄取的抑制有何关系[2]。另据报道,芥子油1g/kg连续喂服20wk不能抑制饲服高胆固醇所致家兔高胆固醇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3]

参考文献

[1] CA 1965;62:9549e。
[2] CA 1961;55:27564f。
[3] Atherosclerosts 1981;39(3):437。

药性

性味:辛,热。 ①《千金·食治》:“味辛。有毒。” ②《纲目》:“辛,热。” ③《四川中药志》:“温,辛。”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功效: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经络,消肿毒。

主治:胃寒吐食,心腹疼痛,肺寒咳嗽,痛痹,喉痹,阴疽,流痰,跌打损伤。 ①《别录》:“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酢和涂之。” ②陶弘景:“归鼻。去一切邪恶疰气,喉痹。” ③《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敷之;补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 ④《日用本草》:“研末水调涂顶囟,止衄血。” ⑤《纲目》:“温中散寒,豁痰利窍。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风冷气痛,口噤唇紧。消散痈肿、瘀血。” ⑥《分类草药性》:“消肿毒,止血痢。” ⑦《新华本草纲要》:“有利气化痰,温中散寒,消肿毒,通络止痛等功能。用于寒痰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等;外用治肢体疼痛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肺虚咳嗽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纲目》:“多食昏目动火,泄气伤精。” ②《得配本草》:“阴虚火盛,气虚久咳者忌。”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孙天仁集效方》:“治眉目不生:芥菜子、半夏等份。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搽。”

单方应用:①《圣惠方》:“治咽喉闭塞不通甚者:芥子90g,捣,细罗为散,以水蜜调为膏,涂于外喉下之,干即易之。” ②《圣惠方》:“治妇人中风、口噤、舌本缩:芥子30g,细研,以醋240ml,煎取80ml,涂颔颊下。” ③《千金方》:“治上气呕吐:芥子末,蜜丸,梧子大,井华水寅时下7丸,申时再服。” ④《补缺肘后方》:“治瘰疬:小芥子末,醋和作饼子,贴。看消即止,恐损肉。” ⑤《中草药学》:“治淋巴结结核:芥子研末,加等量葱白捣成泥状,调敷患处,每日1次。” ⑥《中草药学》:“治关节肿痛:芥子研末,加适量面粉,调敷肿痛处,以局部麻辣感为度。” ⑦《食物药用指南》:“治感冒发热、腹痛:将芥末用水调和放入脐内,用热水袋隔衣熨之,单治感冒也可取芥末15g,用鸡蛋清调如糊状,涂于涌泉穴(足心)上。用敷料胶布固定。” ⑧《食物药用指南》:“治胃寒反食:芥末,每服3.5g,温酒送下,1日2次。”

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纲目》:“芥子功与菜同,其味辛,其气散,故能利九窍,通经络,治口噤,耳聋、鼻衄之证,消瘀血、痈肿、痛痹之邪,其性热而温中,故又能利气豁痰,治嗽止吐,主心腹诸痛。”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