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茎柴胡

概况

异名:红柴胡(陕西)。

基源: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锥叶柴胡的根。柴胡属全世界约120种;中国约40余种,其中约20种入药。

原植物:锥叶柴胡Bupleurum bicaule Helm.

历史:参见“柴胡”条。本种植物的根在陕西作红柴胡入药。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20cm。直根发达,很少侧根,表皮红褐色或深褐色,具明显横纹和小突起,略皱缩,质地较坚硬,木质化。根茎部丛生多数直立茎,每茎基部有很多残存叶鞘纤维,茎细,纵棱显著,上部有少数分枝。叶线形,长7~16cm,宽1~3mm,3~5条脉,先端渐尖,有锐尖头,基部渐狭成叶柄,茎生叶向上渐短缩,近顶部叶仅长0.4~4cm,宽0.5~2.5mm,下部不收缩而半抱茎,5~7脉,并逐渐变细,侧枝上的更细如针形。复伞形花序较少,直径1~2cm,伞辐4~7mm;长约7~15mm;小伞形花序直径3~6mm,花7~13朵;总苞片无或1~3,长1~3mm,宽约1mm,具弧形脉1~3;小总苞片5,披针形,长2~2.5mm,宽0.6~0.8mm,短于小伞形花序,先端尖锐,3脉;花柄长0.7~1.3mm;花直径1~1.5mm,花瓣鲜黄色,小舌片先端浅口裂,较小;花柱基深黄色。双悬果广卵形,两侧略扁,两端截形,褐色,长2.5~3mm,宽2mm,棱细突出,淡棕色;棱槽内油管3,合生面油管2~4,极细,成熟后不甚清楚。花期7~8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255页.图版13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650~1550m的山坡向阳地草原上和干旱多砾石的草地上。分布于河北、内蒙古、山西北部、陕西北部。

生药

采集: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晒干。药材产于陕西等地。

鉴别:根较直,稀分枝,长6~9cm,直径0.4~0.8c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皮孔大,有深的凹凸皱纹,根头膨大,分歧;残留棕色纤维状叶基。质较松,断面黄色,皮部与木部分离。气微香,味淡。以根粗长、无茎苗、须根少者为佳。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总皂甙量0.85%,其中柴胡皂甙a为0.25%,柴胡皂甙C0.06%、柴胡皂甙d为0.54%a和d有抗炎、保肝、降低血中胆固醇等药理活性[1,2]

附 全草含槲皮素、异鼠李素、芸香甙、异鼠李素-3-β-D-芸香糖甙以及水仙甙[3]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8;19(10):443。
[2]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11):678。
[3] 中药志.第2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87。

药性

性味:苦,微寒。

功效:解表和里,疏肝解郁。

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疟疾,寒热往来,胸胁疼胀,肝炎,胆囊炎,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