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臼

概况

异名:独角莲(广东、江西),八角乌(通称),独叶一枝花(广东、广西),一碗水(陕西),八角金盘(江西)。

基源: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八角莲的根茎。

原植物: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 ex Ying(Podophyllum versipelle Hance)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棕褐色,木质化,具粗壮的须状根。茎直立,高30~50cm。茎生叶1,有时2,分别着生于茎的顶处和茎的中部;叶片盾状,圆形,直径达30~40cm,5~9裂,裂片卵状矩圆形,长5~8cm,宽5~7cm,先端锐尖,下面疏生柔毛或无毛,边缘有针刺状细刺;叶柄长10~15cm。伞形花序,花8~10,生于茎顶一叶的叶柄基部,下垂;萼片6,椭圆形,外面有疏长毛;花瓣6,2轮,长2cm,深红色;雄蕊6,花丝开张,花药内向;子房上位,1室,柱头大,盾状。浆果椭圆形或卵形。种子多数。花期初夏,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60页.图1519)

生境与分布:生阔叶林或竹林下湿处。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西南地区。

生药

采集:春、秋季采挖根茎,去净泥土,晒干。药材产于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鉴别

性状:根茎结节状,长8~10cm,直径1.5~2cm;表面棕色,皱缩,结节圆形,上有略凹陷的茎基痕,下面着生细根,较稀疏,长3~5cm,直径约1mm,棕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易抽出木心。气微,味苦。

显微 细根横切面:表皮为1列细胞,外壁稍增厚。皮层宽广,薄壁细胞壁增厚,有的可见纹孔;有纤维散在,直径150~180μm,木化;内皮层明显。初生木质部6原型。中央为纤维束。(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244页.图191)

理化:取样品粉末3g,加乙醇适量提取,提取液定容至1ml,点于硅胶G板上,以鬼臼脂素为对照,以氯仿-甲醇(9∶1)为展开剂,展距18cm,喷硫酸乙醇(1.1),120℃烘5分钟,显深棕色斑点。(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244页.图192)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茎含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去氢鬼臼毒素和山柰酚、槲皮素。

参考文献

药学学报1979;14:101;1963;10:489。

药性

性味:苦、辛,平。 ①《本经》:“辛,温。” ②《别录》:“微温。有毒。” ③陶弘景:“甘,温。有毒。” ④《药性论》:“味苦。”

功效:祛痰散结,解毒祛瘀。

主治:治劳伤,咳嗽,吐血,胃痛,瘿瘤,瘰疬,痈肿,疔疮,跌打,蛇伤。 ①《本经》:“主杀蛊毒,辟恶气,逐邪解百毒。” ②《别录》:“疗咳嗽喉结,风邪烦惑,失魄妄见,去目中肤翳,杀大毒,不入汤。” ③《药性论》:“主劳疾。” ④《纲目》:“下死胎,治疟邪,痈疽,蛇毒,射,工毒。” ⑤汪连仕《采药书》:“清一切毒,力能软坚透脓。” ⑥《福建中草药》:“降气祛痰,散结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磨汁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①《本草经集注》:“畏垣衣。” ②《本草经疏》:“凡病属阳,阳盛热极及烦惑、失魂妄见者不可用。” ③《福建中草药》:“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海藻、昆布、海螵蛸,治瘿瘤。 ②配银花、连翘、紫地丁,治痈疽毒肿。 ③配沉香、巴豆,治积胀成蛊。

方选和验方: ①《本草汇言》:“治气血痰饮,积胀成蛊:鬼臼500g(切片),生姜60g,白矾15g。泡汤浸2日,再用酒煮,捣烂成膏;巴豆肉9g(去油),沉香15g,蟾酥15g,俱为末,和入为丸,如黍米大。每早晚各服20~30丸,白汤送下。” ②《海上方》:“治瘿瘤:鬼臼(切片,姜汁浸)、海藻、昆布、海带(俱用热水洗净)、海粉(水飞过)、海螵蛸各60g,甘草30g,海螵1个(火烧醋炙,如颈下摇者用长螺,颈下不摇者用圆螺)。共为极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晚临睡时,口中含化1丸。”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乳腺癌:八角莲、黄杜鹃各15g,紫背天葵30g,加白酒500g,浸泡7天后内服外搽。每服10~15ml,每日2~3次。”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毒蛇咬伤:八角莲、七叶一枝花、白马骨、飞来鹤、粉防己各9g,水煎服。外用阴行草、白马骨、柳叶白前、蛇葡萄各适量,煎水冲洗;再用鱼腥草、扛板归、星宿菜、葎草等鲜草捣烂敷患处周围。”

单方应用:①《纲目拾遗》:“治疔疮痈疽:鬼臼根,醋酒磨涂;叶贴,能消痈肿。” ②《祝穆试效方》:“治蛇咬:独叶一枝花根。口嚼搽疮上。” ③《湖南药物志》:“治瘰疬:鬼臼根研末,醋调敷患处。” ④《福建中草药》:“治瘰疬:鲜鬼臼根茎30g,水煎服;渣捣烂敷患处。”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疖肿:八角莲研粉,加凡士林90%,调成软膏敷患处。”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