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

河南曲种。前身是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颖歌柳”两种曲艺形式。从清代末叶开始,两个曲种的艺人逐渐合流,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合,特别是颖歌柳的伴奏乐器小鼓三弦被改制成坠胡以后,改弹拨乐器为弓弦乐器,伴奏旋律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促成唱腔音乐的重大变革;“溜腔”(俗称“哼弦子”,起腔之前使用)的使用就是曲型成熟的表现。新的唱腔和音乐结构的出现,是河南坠子形成的标志,其时约在1900年左右。河南坠子在形成过程中,以新鲜活泼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三弦书山东大鼓艺人参加到改革创造的行列中来,使河南坠子增加了大量曲目,丰富了演唱技巧,促使这一新兴曲种日益成熟,并迅速流传到邻近的山东、安徽。民国初年传入北京,20年代传入天津、上海、沈阳,30年代传入兰州、西安,40年代传入武汉、重庆、香港等地,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1913年,河南坠子出现了第一个女演员张三妞,随后又出现了乔清秀、程玉兰、董桂枝 3位名家。女演员的出现,促使河南坠子扩展了唱腔的音域,改革和丰富了唱腔的旋律,伴奏技巧也有所提高。1930年以后,河南坠子进入兴盛时期,在天津形成了乔、程、董 3大唱腔流派。乔派以节奏流畅、吐字清脆、唱腔悠扬婉转见长,称为“小口”或“巧口”;程派以曲调朴实明朗、唱腔圆润见长,称为“大口”;董派以板眼规整、唱腔含蓄深沉见长,称为“老口”。

河南坠子的唱腔音乐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 4部分,在主体唱腔进行中,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的格律,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拙十字、寒韵、滚口白等唱法,产生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异,表现不同的感情。伴奏乐器坠胡独具特色,早期开场时都有即兴演奏的“闹台曲”,热烈火爆,以吸引听众。闹台以后向起腔过渡的乐曲,是速度和力度的缓冲,称为“过板”,现代都改为前奏曲。伴奏的主要部分是“托腔”,是唱腔进行中的模仿性过门,包括乐句中间的对应性过门、乐汇中间的填补性过门、寒韵(悲腔)中间的吟哦性过门。击节乐器有伴奏员使用的脚梆和演员使用的简板、铰子、矮脚书鼓、醒木等。由道情改唱坠子的多用简板,由三弦书改唱坠子的多用铰子,由大鼓改唱坠子的多用矮脚书鼓,醒木多在说唱长篇书目时使用。演唱方式有单口、双口(或对口)、三口(或群口) 3种,并各有适宜的书目。

河南坠子从酝酿到形成,一直在民间流传,保持着朴素的乡土风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长期以来从道情、三弦书、山东大鼓、琴书等曲种移植、继承了大量优秀书目,以后又创编、积累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书目,有长篇、中篇、短篇 200余种,保存了不少流传悠久的艺术精品,如《借髢髢》、《偷石榴》、《王庆卖艺》、《梁祝下山》等。五四运动以后,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都编唱了不少具有进步思想内容和鼓舞群众斗争意志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整理传统优秀节目、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改革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见彩图)

河南坠子(北京曲艺曲剧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