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书

河南曲种。流传于开封、南阳、许昌、洛阳等地区。三弦书相传在清代初年即已流行,长期扎根在农村,富于乡土气息,曲调朴实清新。早期曾流传到徐州、济南、北京、天津、沈阳、西安、武汉等地,对当地的曲艺产生过一定影响。民国初期,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艺人已寥寥无几,又为新崛起的河南坠子所吸引,不少人改唱河南坠子。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又重新得到发展与提高。三弦书分“铰子腔”和“鼓子腔”两类。铰子腔唱腔刚健明快,节奏紧凑;鼓子腔唱腔淡雅恬静,节奏平稳。唱法有平调(平弦平唱)、高调(高弦高唱)、越调(低弦高唱)三种。演唱形式有一人自弹自唱的“单档”;一人操铰子或八角鼓主唱,另一人弹三弦、蹬脚梆、兼帮唱打诨的“双档”;还有三人演唱的“群档”。三弦书的曲调音域宽、跳跃大、板式灵活,曲词口语化,富有风趣。传统曲目包括长篇、中篇、短段、书帽等约300种,如《丝绒记》、《绣鞋记》、《刘秀访贤》、《诸葛亮招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