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

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家及其军队的一种手段。

历史上曾有一些军事家论证过精神因素和心理现象与军事的关系,也注意在作战中运用心理因素的问题,但心理战作为一种专门的斗争手段被普遍重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方一些国家和军队对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更加广泛。他们建立专门的机构,研究心理战的理论,搜集心理战的情报,制订心理破坏的政策和方法,考察心理影响的效能,研制并改进心理战的技术器材等。20世纪50年代初,又相继成立心理战学校、心理战中心、心理战局和最高决策机构──心理战委员会等。

许多国家都把心理战作为总体作战的一个环节,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情报、文化斗争紧密联结,交互运用。其基本手段是宣传。通过无线、有线广播,散发宣传品,邮寄心战书信,开展策反活动,实施战场喊话等,宣传各该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主张。有时,辅以发动谣言攻势,进行挑拨离间,策划暴动扰乱,从事破坏暗杀等,以动摇瓦解对方的民心士气。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它既可在作战前线,又可在敌人后方展开,没有固定的战场;它不受时间限制,在战争爆发之前、进行之际及结束之后,都可持续不断地实施;它不受部门和人员的制约,对敌方的各军种、兵种、部门,对首脑人物、特殊分子、普通士兵及一般群众均可应用。

心理战是外军用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瓦解敌军工作,与外国军队的心理战性质不同,它不采取资产阶级惯用的造谣诬蔑、欺骗行诈等手段,而是宣传革命真理与战争的正义性,揭露对方的反动面貌,促使敌军官兵觉醒。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