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

丝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由吸血昆虫传播。丝虫属线虫纲,丝虫目,盖头虫科。体细长如丝。以除鱼类以外的脊椎动物为终寄主,节肢动物为中间寄主,节肢动物叮咬终寄主时将感染性幼虫传入后者体内。寄生于人体的丝虫共有八种:班氏武赫雷尔氏线虫(班氏丝虫,旧译班氏吴策线虫)、马来布鲁格氏线虫(马来丝虫)、旋盘尾线虫(盘尾丝虫)、罗阿罗阿线虫(罗阿丝虫)、常现棘唇线虫(常现盖头丝虫)、链尾棘唇线虫(链尾丝虫)、欧氏曼森线虫(欧氏丝虫)及帝汶布鲁格氏线虫(帝汶丝虫)。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故称淋巴型;微丝蚴均有鞘膜,流行地区广。其余各种丝虫寄生于结缔组织(罗阿、盘尾及链尾丝虫寄生皮肤,形成肿块,余见于体腔),故称组织型;除罗阿丝虫外,微丝蚴无鞘膜。丝虫成虫及幼虫均细长如丝,卵胎生,雌虫产出微丝蚴,循行于血液中或留于组织液内,若为吸血昆虫──蚊、蚋、虻等吸入胃中,即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于昆虫再叮人时自喙逸出经吸血伤口侵入人体,丝虫病的症状体征因丝虫寄生部位不同而异。诊断主要靠在血液或皮肤组织内检出微丝蚴。海群生治疗有效。预防方法为消灭传染媒介,加强个人防护,治疗患者及感染者,全民服药以消灭传染源。丝虫病流行于亚洲、非洲及大洋洲,在中国仅见班氏丝虫病及马来丝虫病。世界卫生组织1984年估计,世界感染班氏丝虫病患者为8160万人。马来丝虫病和帝汶丝虫病患者860万人,共计淋巴型丝虫病患者9020万人。在中国1950年丝虫病患者 3000万人,经大规模防治后,1988年全国有病人约400万,主要分布于江西和安徽。

班氏丝虫病

由班氏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所致。为流行最广、为害最大的丝虫病。主要临床表现早期为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晚期为象皮肿、乳糜尿等。

班氏丝虫的形态

成虫细长如丝线,乳白色,表面光滑。雄虫大小可达42mm×0.15mm。雌虫较大,105mm×0.3mm。雌雄互相缠绕,定居于大淋巴管及淋巴结内。卵胎生,雌虫交配后产出细长的幼虫──微丝蚴。

班氏丝虫的生活史

分蚊体内和人体内两个阶段。蚊吸血时将人血中的微丝蚴吸入其胃内。微丝蚴脱去鞘膜,穿过胃壁经体腔进入胸肌,活动减弱,虫体伸直,然后缩短,变粗,形似腊肠,称腊肠状蚴。脱皮2次后腊肠状蚴逐渐变长,发育为感染性幼虫──丝状蚴。蚊体内的发育需10~14天。丝状蚴离开蚊的胸肌,经血腔达喙部,于蚊吸血时逸出,从叮刺伤口进入人体,迅速进入附近的皮下小淋巴管,再移行到较深部位(如下肢、阴囊、精索、腹股沟、肾盂等)的淋巴管、淋巴结,在此发育。脱皮2次,于侵染人体4个月后发育为成虫,成虫以淋巴液为食,寿命可达12年。微丝蚴产出后经胸导管移行至血循环。它在人体内的寿命约2~3个月。班氏微丝蚴多数白天聚集在肺部微血管,傍晚后出现于外周血液,高峰为晚10时至次日凌晨2时。这称为夜现周期性,最早在中国厦门发现。其机理不详,可能与氧气吸入量、肺部微血管的舒缩状态等有关。南太平洋一些地区的班氏微丝蚴呈昼现周期性,或许认为这是另一个种的丝虫。

流行学

本病流行广泛,在东半球分布于北纬40°至南纬28°,在西半球分布于北纬30°至南纬30°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亚洲、非洲较严重。在中国,曾流行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人是唯一的终寄主,在自然界未发现保虫寄主。传染源为血中含微丝蚴的早期患者及无症状的带虫者(微丝蚴血症者)。晚期象皮肿患者中多无微丝蚴,不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媒介为 4属30余种蚊如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丝虫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地方性与季节性。在中国感染季节一般在5~10月,这时的温度、湿度利于蚊虫孳生及微丝蚴在蚊体内的发育。人口密度和环境卫生亦与流行有关。

病理变化

主要是成虫对淋巴系统的损害。血中的微丝蚴一般不引起病变及临床症状。成虫寄生于淋巴管、淋巴结内,常扭结成团。幼虫及成虫的代谢产物、雌虫子宫分泌物以及死亡虫体的裂解物,均可刺激淋巴系统,引致炎症,淋巴管壁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结肿大、出血。成虫死亡后会引起明显炎症反应,乃至组织坏死、嗜酸粒细胞性脓肿。长期慢性炎症可使淋巴管腔狭窄,淋巴循环受阻,淋巴管壁破裂,组织间隙潴留淋巴液,淋巴液中蛋白质浓度高,刺激皮下纤维组织增生,皮肤变粗变厚,形如象皮,称为象皮肿。此处血循环障碍,汗腺、皮脂腺及毛囊功能受损,抵抗力降低,极易招致细菌感染,引起急性炎症或慢性溃疡。这些情况又加重淋巴管的阻塞和纤维组织增生。象皮肿多见于下肢和阴囊,亦可见于上肢、乳房和阴唇,患部皮肤干燥,汗毛脱落,颜色加深,局部有沉重、胀痛及麻木感。下肢象皮肿严重者,增生组织突出如赘瘤状。若淋巴循环阻塞,则阻塞部位远端的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张,多见于股部、腹股沟、精索、阴囊等处。若阻塞发生于精索、睾丸淋巴管,可致睾丸鞘膜积液。若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淋巴干受阻,则从小肠吸收的乳糜经腰淋巴干反流入肾,从曲张破裂的淋巴管溢出,随尿排出体外,形成乳糜尿。

临床表现

病程分为三期:

(1)潜伏期。从丝状蚴侵入人体至血内发现微丝蚴,一般为10~20个月,多无症状,亦可有荨麻疹、短时发热、轻度淋巴结肿大、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2)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系统炎症。腹股沟和股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压痛,3~5 天自行消退。淋巴结炎可单独发生或伴有淋巴管炎。淋巴管炎则多伴有淋巴结炎,下肢多见。发作多自腹股沟或股部淋巴结肿痛开始,然后有一红线沿大腿内侧淋巴管走行自上向下蔓延,即离心性淋巴管炎,俗称“流火”(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管炎为向心性)。炎症可蔓延至皮内毛细淋巴管,局部皮肤红肿、灼热,似丹毒,反复发作后皮肤增厚,腿围增粗。腹腔淋巴管炎、腹膜后淋巴结炎可致腹痛。精索、睾丸、附睾的淋巴管炎可致局部肿痛,全身症状有寒战、发热(38~40℃,2~3天)、头痛、食欲不振等,局部症状可不显著,这称为丝虫热。

(3)晚期。主要表现为淋巴循环障碍及阻塞的症状,如淋巴管曲张、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等。

诊断

主要靠从血液中查到丝虫微丝蚴。常用的方法有鲜血片法、厚血膜法和浓集法,均于夜间9时至次晨2 时之间自耳垂或手指采血检查。免疫学方法如皮内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用作辅助诊断及流行学调查手段。

治疗

乙胺嗪(海群生)为治疗的首选药物。本药吸收排泄快,毒性低,对丝虫成虫及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服药后大量微丝蚴被杀灭,可引起异性蛋白质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疼痛等,口服阿司匹林可减轻反应,反应重时应暂停乙胺嗪。乙胺嗪又可以3%的比例掺入食盐中,在一定范围内全民服用3~6个月,可使当地的微丝蚴阳性率明显下降。乙胺嗪又可配成10%霜剂涂抹皮肤,药物可被皮肤吸收进入淋巴液。左旋四咪唑和呋喃嘧酮亦有疗效。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可用保泰松、阿司匹林、泼尼松等治疗。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等可行手术治疗,象皮肿也可用捆绑烤热疗法。

马来丝虫病

由马来丝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马来丝虫的成虫和微丝蚴似班氏丝虫而略小。生活史亦似班氏丝虫,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东方伊蚊、常型曼蚊等。幼虫在蚊体内约经 7天即发育为感染性幼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表浅淋巴系统,很少侵犯内脏或深部淋巴系统,多见于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足背)浅层淋巴管和淋巴结,引起急性炎症,发作频繁,症状亦较重,反复发作可致象皮肿。鞘膜积液、阴囊象皮肿及乳糜尿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体征少见。马来丝虫除感染人体外,亦可感染猴、猫、穿山甲等。马来丝虫病仅分布于亚洲,如中国、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分布范围多与班氏丝虫病重叠。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不见于台湾及山东。两种丝虫病纯流行区的毗邻地带可见范围不大的混虫感染区。马来丝虫微丝蚴亦有夜现周期性,出现于周围血液的高峰时间为晚8时至次晨4时。马来丝虫病的诊断同班氏丝虫病,治疗亦用乙胺嗪,但剂量较小,疗程较短。治程中过敏反应较重。预防亦同班氏丝虫病。

罗阿丝虫病

由罗阿丝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引起的疾病。流行于西非及苏丹。学名中 Loa一词系刚果土语,意为“眼虫”,因该丝虫的成虫常移行到眼部,故名。成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到处窜行,形成游走性皮肤肿块,常见于背、腋、腹股沟、头皮、眼皮,亦见于眼前房、球结膜等处。雌虫在移行过程中间歇地产出微丝蚴。微丝蚴具鞘膜,进入血流,呈昼现周期性,夜间则集中于肺部,患者为唯一传染源。中间寄主为白昼吸血的几种斑虻。微丝蚴被吸入虻肠中后,移行到其脂肪体内,经7天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并移行至口器,于虻叮人时自其口器逸出,经吸血伤口浸入人体。1年后发育为成虫,此时方引起游走性肿物(可大如鸡蛋,持续数小时至数日)、皮肤瘙痒及蚁行感、结膜炎等症状。诊断靠血中检获微丝蚴或于皮下组织、眼结膜下查获成虫。乙胺嗪治疗有效。摘出成虫的手术简便可靠。

盘尾丝虫病

由盘尾丝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引起的疾病。流行于非洲中部和墨西哥、南美北部等地。流行区的人在溪河边活动时被蚋叮咬而受染,常致眼部病变乃致失明,故本病又称河盲症。盘尾丝虫成虫大于淋巴型丝虫,寄生于胸、腹、腰、腿、头部皮下组织,周围形成纤维包膜,表现为皮下结节,内含2条或更多的成虫,大小约5~25mm,不痛,局部皮肤瘙痒。微丝蚴无鞘膜,产于皮下结节内,可钻到结节周围组织及淋巴管、血管内,但外周血液中很少见,无明显周期性。成虫若寄生于眼眶附近,微丝蚴可经淋巴管或微血管移行至眼球,引起角膜、虹膜、脉络膜、视网膜的炎症,亦可损伤晶状体、玻璃体,造成视力障碍,甚至失明。传染源为患者,尚未发现家畜保虫寄主。传播媒介及中间寄主为蚋。蚋的口器粗短,不适深刺,吸血时亦吸入大量组织液,微丝蚴随组织液吸入蚋的消化道内,随后移行至胸肌,6~7天后发育成感染性幼虫──丝状蚴,移行至蚋的下唇,于蚋叮人时浸入人体。有报道感染后40天即出现症状。本病确诊靠皮下结节处表皮活体检查检获微丝蚴。乙胺嗪可杀灭微丝蚴,但应注意过敏反应,对成虫无效。静脉注射苏拉明可杀灭成虫。皮下结节可用手术摘出。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