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浅静脉呈现扩张、伸长、弯曲的病理现象。应称作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者,可一侧或双侧发病。早期仅表现为行走或站立后腿部酸胀不适,踝部和足背水肿,后期于患肢皮下可见蚯蚓状蜿蜒迂曲扩张的浅静脉,站立时更明显,影响外观,若继发静脉炎、湿疹或溃疡可严重影响劳动能力。主要发病因素为下肢静脉内维持向心性单向血流的瓣膜的结构与功能不全,静脉壁及其周围的支持组织薄弱,长期站立造成的静脉压力升高也是重要因素。因瓣膜功能丧失,站立时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郁滞甚至逆流造成的组织缺氧,是各种晚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轻症及无症状者可穿用弹力袜减缓其发展。有症状或并发症而影响劳动力者,应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远期复发率甚低(1~2%)。

发病机制

人类腹股沟韧带以下的下肢静脉分深、浅两组。深组由股静脉及其属支股浅与股深静脉及由足端延伸来的胫前、胫后静脉与腘静脉组成。浅组由起自足背内侧进入股静脉的大隐静脉与起自足背外侧进入腘静脉的小隐静脉组成。深静脉位于肌肉与骨间、静脉壁薄,壁内肌肉纤弱。浅静脉位于皮下深筋膜浅屋,壁较厚。在小腿部有穿过盘膜的交通支(约 6支)将深、浅静脉相连。下肢深、浅静脉和交通支静脉内有许多瓣膜(见图),均为二尖瓣,用以保持下肢静脉血由浅入深的向心性流动。 下肢尤其是小腿肌肉收缩时, 迫使血液流向心脏。小腿肌肉强力收缩所产生的压力超过200mmHg,即使在站立条件下也足以维持血液的向心流动。因此深、浅及交通静脉内瓣膜功能的良好是维持下肢血液正常回流的关键。

图

人体直立时,下肢静脉承受100~110cmH2O的静水压力。静止不动站立过久会造成踝部水肿和出血点就是明证。肌肉的间断收缩和静脉瓣的功能良好可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若瓣膜功能丧失及静脉壁薄弱,站立时静脉壁受到具有一定压力的血柱的持续作用,便逐渐扩张迂曲。血管扩张后,两瓣膜间的距离增加,功能完全丧失,终于形成显著的静脉曲张。因此,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除与职业因素有关外,与先天性静脉壁薄弱也有关。深静脉受肌肉保护,瓣膜亦较多,肌肉收缩有利用血液回流,故曲张一般不见于深组静脉。有统计资料表明约50%的患者有家族史。

另有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多是深静脉因血栓形成而闭塞或血流不畅,继发浅静脉曲张。因此,此类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代偿现象,绝不可与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等同看待。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下肢浅静脉曲张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大隐或小隐静脉蜿蜒迂曲,诊断并不困难。但欲确定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还必须通过临床及其他检查以排除其他几种血管疾患。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布罗迪—特伦德伦堡二氏试验)

令病人平卧抬高患肢后,于大腿根部缚扎止血带以压迫大隐静脉根部。然后病人站立,10秒钟内松解止血带,若立即出现自上而下的静脉曲张,可确定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深静脉通畅试验(佩尔特斯氏试验)

病人站立,于大腿上1/3处缚扎止血带以压迫大隐静脉,令患者快速屈伸膝关节20次, 若静脉曲张程度加重并伴有小腿胀痛,为深静脉存在阻塞。

交通支瓣膜功能检查(普拉特氏试验)

病人仰卧举高患肢使静脉瘪陷,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后,自足趾向上至止血带处缚扎弹力绷带。令病人站立,自上向下逐渐松解弹力绷带时,注意出现静脉曲张的部位,就是该处存在功能不全的交通支瓣膜。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对只出现大隐静瓣膜功能不全。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则深静脉通畅试验为阳性。动静脉瘘时也可以因静脉压明显升高而出现浅静脉曲张,但当患肢举高后静脉却不瘪陷,听诊可闻有持续性血管杂音,若触诊有持续性血管震颤。

治疗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按病情轻重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穿用锦纶弹力袜

此法适用于轻症患者、妊娠期妇女和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及麻醉者。此法不能治愈,只能减轻症状或暂停病情发展。

硬化剂注射疗法

将硬化剂( 5%鱼肝油酸钠等)注入压闭的血管腔内,并保持1分钟以上的接触时间,可造成内膜炎症、纤维化以堵塞血管。此法只适用于小范围的静脉曲张和手术后残留的曲张静脉。

手术治疗

凡有症状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无手术禁忌症,均应施行手术治疗。应高位结扎大(小)隐静脉根部,剥脱主干全长(自卵圆窝至内踝)并切除所有可见的蜿蜒扩张的属支。

参考书目
  1. S. E. Wilson,Vascular Surgery: Principles & Practice,McGraw-Hill,New York,1987.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