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杯羹

分一杯羹,羹:肉汁。分给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分一杯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ēn yī bēi gēng
成语简拼
FYBG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分一杯羹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羹:肉汁。分给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分享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分我杯羹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成语「分一杯羹」是一个动宾式成语。

(2)歌歌写不出成语“分一杯羹”,导致语文测试只考了97分。

(3)和歌哥哥给仲仪和蕾馥介绍了“分一杯羹”的历史典故

(4)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分一杯羹”几个大字。

(5)牛场坡学校的勤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分一杯羹”。

(6)小斌不会写成语“分一杯羹”的最后一个字。

(7)我意识到许多保守派对增值税深恶痛绝,因为它让政府又可以从收入中分一杯羹。

(8)事实并非如此,他余下的一周都在和美国发行商会谈,后者都想从这部鼎鼎大名的热门影片中分一杯羹。

(9)战争刚结束,各派都来分一杯羹。

(10)城门内,几个玩家早已想过来分一杯羹,听到刺客的话,都是猛冲了过来

(11)在去宁都县田埠中学的公交车上,泽泉叔叔给我们讲了『分一杯羹』的历史故事。

(12)而女人,只要选蚌好郎君就可以安安稳稳过一生了,哪怕是做老二或容忍老二分一杯羹。

(13)但对那些想冒出来,成为超级行会分一杯羹的,他们却是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其成长壮大

(14)需要地方企业支持的时候,曹正阳当了缩头乌龟,现在看到省里拨款了,就着急慌忙的过来分一杯羹,想都不用想。

(15)孔国舅吃了一惊,杨岳是军中第二大将,最近又东山再起,重新担任东北讨逆军总司令,他要是也想分一杯羹,那可麻烦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分字解释

分:fēn 1、<动>剖开;分开。《谋攻》:『倍则分之。』《滕王阁序》:『星分翼轸,地接衡庐。』2、<名>半;一半。《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天日。』3、<动>分配;分享。《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动>区分;辨别。《荷蓧老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5、<名>春分;秋分。《左传》:『日过分而未至。』6、<量>成;事物的在十分之一。《祭妹文》:『减一分则喜。』7、<量>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fèn 1、<名>职分;名分;本分。《屈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欺于郑袖。』《﹤指南录﹥后序》:『予分当引决。』2、<名>情分;情谊。曹植《赠白马王彪》:『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3、<名>缘分;福分。刘禹锡《寄乐天》:『幸免于斯分非分。』4、<名>才分;天分。《颜氏家和训·杂艺》:『良由无分故也。』5、<动>料想。《苏武》:『自分已死久矣。』

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杯:bēi(1)杯子:茶杯;杯盘狼藉;杯酒言欢。(2)杯状的锦标:银杯。

羹:gēng 1、<名>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带汤的食物。《荀子·非相》:『啜其羹,食其胾。』《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死。』[辨] 羹,汤。『羹』,在上古时指用肉或菜等做成的带汁的食物,和『菜汤』不同。『汤』,在唐以前一般只指热水,后来才指菜汤。

分:《子集下·刀字部》《唐韵》府文切《集韵》《韵会》方文切,□音餴。《说文》别也。从八刀,刀以分别物也。《易·系辞》物以羣分。又《增韵》裂也,判也。又《广韵》赋也,施也。《增韵》与也。又《玉篇》隔也。又《前汉·律正志》一黍之广为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着,可分别也。又半也。《公羊传·庄二年》师丧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又徧也。《左传·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又与纷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终始也。《淮南子·缪称训》祸之生也分分。〈注〉犹纷纷。又《周礼·天官》以待国之匪颁。〈注〉匪读为分。又《唐韵》扶问切《集韵》《韵会》符问切,□汾去声。名分也。《礼·礼运》礼达而分定。又均也,分剂也。《礼·曲礼》分毋求多。又分位也。《汉诸葛亮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又《集韵》方问切,纷去声。均也。《左传·僖元年》救患分灾。又《正韵》府吻切,音粉。《尔雅·释器》律谓之分。〈注〉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气。又《韵补》叶肤容切,音丰。《曹植·七启》太极之初,浑沌未分。万物纷错,与道俱隆。又叶肤眠切,音近徧。《班固·西都赋》九市开场,货别队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灾字原刻从□。

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杯:《辰集中·木字部》《唐韵》布回切《集韵》《韵会》晡枚切《正韵》晡回切,□背平声。《说文》作桮。俗作□,通作杯。饮酒器。唐孔颖达曰:《周礼》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礼·玉藻》母没而杯棬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又盛羹器。《前汉·项羽传》幸分我一杯羹。《师古注》今之侧杯有两耳者。又叶博孤切,音餔。《曹植·陇西行》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又叶薄侯切,音裒。《鲍照·合欢诗》饮共连理杯,寝共无缝裯。考证:(《史记·项羽传》一杯羹。《师古注》今之侧杯有两耳者。)谨按师古注系前汉书,谨将史记改为前汉。幷[同并]照原文增幸分我三字。

羹:《未集中·羊字部》《广韵》《正韵》古衡切《集韵》《韵会》居行切,□音庚。《说文》作□。五味和羹也。小篆从羔从美。《尔雅·释器》肉谓之羹。〈注〉肉臛也。〈疏〉肉之所作臛名羹。《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礼·乐记》大羹不和。〈注〉大羹,肉湇,不调以盐菜。又《云仙亲记》史凤,宣城妓也。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又《集韵》何庚切,音行。义同。又《集韵》卢当切,音郞。《韵补》左氏传,陈蔡不羹。《释文》音郞。正义曰:古者羹臛之字亦为郞,故鲁颂、楚辞、急就章与杨房浆为韵。近世独以为地名。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和酸若苦陈吴羹。◎按说文、小篆俱作羹。《正字通》止收羮,不收羹,则从俗字,而反失正字矣。今增入。羮,俗羹字。见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