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物博

地大物博,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地大物博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ì dà wù bó
成语注音
ㄉㄧˋ ㄉㄚˋ ㄨˋ ㄅㄛˊ
成语简拼
DDWB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
地大物博
成语辨形
博,不能写作『搏』。
成语谜语
大中华
成语英文
(a country) vast in territory and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成语日文
土地(とち)が広く,物産(ぶっさん)が豊かだ
成语法文
vaste territoire et ressources abondantes
成语德文
ein riesiges Territorium mit reichen Ressourcen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大国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地广人稀、幅员辽阔、海阔天空

反义词

弹丸之地、置锥之地、一隅之地

成语接龙

1、地大物博→博弈犹贤→贤母良妻→妻离子散→散言碎语→语短情长→长年累月→月下老人→人事不省→省事宁人→人浮于事→事过情迁→迁臣逐客→客死他乡→乡书难寄→寄兴寓情→情逾骨肉→肉颤心惊→惊愕失色→色飞眉舞→舞裙歌扇→扇枕温席→席丰履厚→厚颜无耻→耻居人下→下笔有神→神差鬼使→使心用腹→腹热肠荒→荒无人烟→烟云过眼→眼饧耳热→热血沸腾→腾声飞实→实事求是→是古非今→今夕何夕→夕惕若厉→厉兵粟马→马空冀北→北斗之尊→尊古卑今→今非昔比→比肩系踵→踵决肘见→见所未见→见义当为→为民除害→害羣之马→马鹿易形→形孤影只→只轮无反→反复推敲→敲牛宰马→马放南山→山明水秀→秀出班行→行奸卖俏→俏成俏败→败国亡家→家翻宅乱→乱世凶年→年高望重→重规沓矩→矩步方行→行思坐忆→忆苦思甜→甜言蜜语→语出月胁→胁肩絫足→足不履影→影影绰绰→绰绰有裕→裕民足国→国难当头→头足倒置→置之不问→问寒问暖→暖衣饱食→食不果腹

2、地大物博→博采众议→议论英发→发综指示→示贬于褒→褒贬与夺→夺眶而出→出入无间→间不容发→发短心长→长相思守→守阙抱残→残暴不仁→仁人君子→子为父隐→隐隐约约→约法三章→章父荐屦→屦及剑及→及第成名→名震一时→时异事殊→殊方同致→致之度外→外强中瘠

3、地大物博→博采众长→长春不老→老成练达→达官要人→人约黄昏→昏镜重磨→磨砖作镜→镜分鸾凤→凤协鸾和→和容悦色→色飞眉舞→舞文弄法→法轮常转→转弯抹角→角巾东路→路见不平→平易近人→人材出众→众目共睹→睹始知终→终南捷径→径行直遂→遂迷不寤→寤寐求之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

(2)…喜克复已久,六朝金粉,不减昔日繁华。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加以从前克复金陵立功的…——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成语造句

(1)澳大利亚就是一个洲。该国地大物博,人口稀疏,是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度。

(2)从书本上,我了解到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风景秀丽的天堂;

(3)德化南埕中学的禹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地大物博”。

(4)共和国,地大物博、风光秀美。

(5)今日中国以人为本,国内经济正逐步企稳,且国家地大物博,东西南北均需人才,寻求工作,总有渠道,寻求发展,总有机会。

(6)经过漫长的时间,在我们连1000年前自己发明的火柴都要进口的时候,我们却依然以自己的地大物博、四大发明为骄傲。

(7)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地大物博”几个大字。

(8)吕大爷给策策和包包讲述了“地大物博”的故事。

(9)他向世界证明了一件事,中国,作为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统一之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产生出超越你想象的和谐与力量。

(10)我从见多识广的人那儿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很热衷于展示自己对中国地大物博的尊敬。

(11)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

(12)相信中国这块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物产资源的国家会为您的企业带来切实丰厚的利润回报。

(13)小好不会写成语“地大物博”的最后一个字。

(14)小蕾写不出成语“地大物博”,因此语文考试仅98分。

(15)要兼顾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和能源安全,必须反思地大物博的传统思想,吸取有关国家能源储备和利用的经验,制定能源新战略;

(16)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17)由于中国的地大物博以及民族多样性,催生了中国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

(18)这些发展中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19)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莫过于“地大物博”。

(20)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

(21)昨天在课堂上我们听地理老师说中国地大物博。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韩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蘖牙其间。』

分字解释

地:dì 1、 <名> 大地;地面。《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 <名> 土地;田地。《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3、 <名> 领土;地域。《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4、 <名> 处所;地方。《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5、 <名> 处境;境地。《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6、 <名> 路程。《 红楼梦》:『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一射之地:即一箭之地,约一百五十步。)7、 <名> 底子。《 林黛玉进贾府》:『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8、 <助> 表示前面的词或短语状语。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几时束翠节,特地引红妆。』 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忽地起一阵大风。』[地镜] (1)地面的积水。(2)传说中的宝镜。

大:dà 1、 <形> 与『小』相对。《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2、 <形> 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大任于斯人。』3、 <形> 年长的;排列第一的。《 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4、 <副> 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 <副> 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tài 1、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2、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大方] 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之家。』[大成] 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大。』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大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大。』

物:wù 1、 <名> 事物;东西。《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2、 <名> 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物故] 死亡。[物华] 物的精华。自然美景。[物理] 事物的常理及其内在的规律。[物色] (1)牲畜的毛色。(2)各类物品。(3)外貌形象。(4)寻找;察看;访求。(5)风物;景色。[物议] 众人的议论批评。

博:bó 1、 <形> 宽广;广博。《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 <动> 增广,开阔。《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参之《国语》以博其趣。』3、 <名> 古代一种赌输赢的游戏。《史记·游使列传》:『剧孟行大类朱家而好博。』4、 <动> 赌博。《书博鸡者事》:『博鸡者袁人,素无赖。』5、 <动> 换取;求取。《原君》:『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拚博一笑。』

地:《丑集中·土字部》“(古文)埊□埅□嶳《广韵》徒四切《集韵》大计切《韵会》徒二切《正韵》徒利切,□音弟。《说文》元气初分,重浊阴为地,万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交易变化也。《释名》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易·说卦传》坤为地。《内经》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黄帝曰:冯乎。曰:大气举之。《周礼·地官》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诏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为辅佐,石为之骨,川为之脉,草木为之毛,土为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汉·丙吉传》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颂》闭目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扬雄·羽猎赋》鸟不及飞,兽不得过,军惊师骇,刮野埽地。○按吴棫收地入个韵,音隋,则过可如字读,沱隋亦平去间耳。本作坔。考证:(《内经》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黄帝曰,何凭。曰,大气举之。)谨照原文何凭改冯乎。”

大:《丑集下·大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徒盖切。《正韵》度柰切,□音汏。小之对。《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经》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庄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谓大。《则阳篇》天地者,形之大。阴阳者,气之大。又初也。《礼·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注〉日初明,击鼓徵召学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礼·郊特牲》大报天而主日。又肥美也。《仪礼·公食大夫礼》士羞,庶羞皆有大,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宾。〈注〉大,以肥美者特为脔,所以祭也。又过也。《战国策》无大大王。又长也。《尔雅·释器》珪大尺二寸谓之玠。〈疏〉大,长也。又都大,官名。宋制有两都大,一提举茶马,一提点坑冶铸钱与提□序官。又措大,士也。《书·言故事》穷措大,眼孔小,与钱十万贯,塞破屋子矣。又唐大,弓名,见《周礼·夏官》。又四大,地、水、火、风也,见《梵书·圆觉经》。又姓大。廷氏之后,见《风俗通》。又《集韵》《韵会》《正韵》□他盖切,音忲。易:大和大极。书、诗:大王大师。礼:大羹大牢。□音泰。又《广韵》《集韵》《韵会》□唐佐切,音□。《杜甫·天狗赋》不爱力以许人兮,能绝目以为大。又《集韵》《韵会》《正韵》□吐卧切,音拕。猛也,甚也。《礼·童子不衣裘裳注》郑康成为大温也。徐邈大音唾。又叶徒计切,音第。《诗·大雅》戎虽小子,而式弘大,叶厉泄愒败。《正字通》杨慎曰:大无音一驾切者,韵书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驾切之音。《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达切,经史大太泰通。考证:(《仪礼·公食大夫礼》士羞,庶羞皆有大,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治宾。)谨照原文治宾改授宾。”

物:《巳集下·牛字部》《唐韵》文弗切《集韵》《韵会》《正韵》文拂切,□音勿。《说文》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於牵牛,故从牛。勿声。《玉篇》凡生天地之间,皆谓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又《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周礼·天官·大宰》九贡,九曰物贡。〈注〉物贡,亲物,鱼盐橘柚。又《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疏〉物,事也。《礼·哀公问》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注〉物,犹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敎万民,而賔兴之。又《诗·小雅》比物四骊。〈传〉物,毛物也。〈又〉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周礼·春官·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注〉谓毛色也。又《夏官·校人》凡军事,物马而颁之。〈疏〉物即是色。《楚语》毛以示物。又《周礼·地官·卝人》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注〉物地,占其形色,知咸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左传·昭三十二年》物土方。〈注〉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又《玉篇》类也。《左传·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注〉物,类也。谓同日。又《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疏〉物者,财也。以三酒所成有时,故豫给财,令作之也。又《周礼·地官·司门》几出入不物者。〈注〉不物,衣服视占不与衆[音zhòng]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又《周语》神之见也,不过其物。〈注〉物,物数也。又《广韵》旗名。《周礼·春官·司常》亲帛为物。又叶去声。《唐韵正》符沸反。《扬子·太玄经》人人物物,各由厥汇。《阮籍·东平赋》及至分之国邑,树之表物,四时仪其象,阴阳畅其气。又叶微律切。《班固·东都赋》指顾倏忽,获车己实。乐不极盘,杀不尽物。又叶微月切。《苏轼·四达斋铭》孰如此间,空洞无物。户牖盍开,廓焉四达。达,陀悦切。考证:(《周礼·春官·鸡人》掌共鸡牲,办其物。)谨照原文 办改辨。(《班固·东都赋》义不极盘,杀不尽物。)谨照原文义改乐。

博:《子集下·十字部》《唐韵》补各切《集韵》《韵会》《正韵》伯各切,□邦入声。《说文》大通也。从十尃。尃,布也,亦声。《徐曰》十者,成数也。《玉篇》广也,通也。《增韵》普也。《荀子·修身篇》多闻曰博。又《韵会》贸易也。古琴曲有不博金。又六博,局戏。《家语》君子不博,为其兼行恶道故也。又州名。《韵会》春秋,齐之聊摄随为博州。又姓。《韵会》古有博劳,善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