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常守故

安常守故,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安常守故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ān cháng shǒu gù
成语简拼
ACSG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安常守故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墨守成规,不求改变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安常习故、墨守成规

成语接龙

1、安常守故→故伎重演→演武修文→文献之家→家亡国破→破家为国→国之干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沸江翻→翻然改进→进退失措→措置裕如→如意算盘→盘木朽株→株连蔓引→引以为戒→戒备森严→严刑峻法→法无二门→门不停宾→宾客如云→云泥异路→路絶人稀→稀世之宝

2、安常守故→故旧不弃→弃伪从真→真龙活现→现钟弗打→打凤捞龙→龙翔凤跃→跃马弯弓→弓影浮杯→杯酒言欢→欢聚一堂→堂堂正正→正中下怀→怀山襄陵→陵劲淬砺→砺世磨钝→钝学累功→功标青史→史不絶书→书香世家→家藏户有→有眼如盲→盲风暴雨→雨散云飞→飞米转刍

3、安常守故→故弄虚玄→玄圃积玉→玉液琼浆→浆酒藿肉→肉眼惠眉→眉目传情→情天孽海→海水桑田→田连仟伯→伯玉知非→非同寻常→常胜将军→军不血刃→刃迎缕解→解纷排难→难乎为情→情至意尽→尽忠竭力→力所能及→及溺呼船→船坚炮利→利己损人→人心归向→向火乞儿

4、安常守故→故入人罪→罪不容诛→诛故贳误→误认颜标→标新立异→异木奇花→花貎蓬心→心摹手追→追风蹑景→景升豚犬→犬马之力→力钧势敌→敌众我寡→寡见少闻→闻宠若惊→惊魂动魄→魄消魂散→散马休牛→牛衣夜哭→哭哭啼啼→啼笑皆非→非我族类→类聚群分→分茅列土

5、安常守故→故入人罪→罪责难逃→逃之夭夭→夭桃襛李→李广不侯→侯服玉食→食言而肥→肥遁鸣高→高才疾足→足不逾户→户告人晓→晓以利害→害人不浅→浅见寡闻→闻鸡起舞→舞词弄札→札手舞脚→脚不点地→地覆天翻→翻衾倒枕→枕戈饮胆→胆战心慌→慌作一团→团头聚面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安常守故”几个大字。

(2)美美写不出成语“安常守故”的拼音。

(3)南昌六中的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安常守故”。

(4)他持久以来安常守故,缺乏锻炼,故而经不起挫折。

(5)小蔻不会写成语“安常守故”的最后一个字。

(6)煜烨大哥哥给淑芹和梓洁讲了“安常守故”的典故。

(7)安常守故:他持久以来安常守故,缺乏锻炼,故而经不起挫折。

(8)在前往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三中学的公交车上,梦枝大哥哥给子欲和琴阳讲解了『安常守故』的典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海瑞《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至任以来,千万人以鼓舞作兴,翻然改革望之矣。』

分字解释

安:ān 1、 <形> 安定;安稳;安宁;安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山。』《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2、 <形> 安适;安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3、 <动> 养;奉养.《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论语十则》:『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 <动> 抚慰;安抚.《 孔雀东南飞》:『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之安,与结盟好。』5、 <形> 安心;习惯于.《柳敬亭传》:『敬亭亦无所不安。』6、 <动> 安置;安放.《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7、 <疑问副词> 怎么;哪里.《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 <疑问代词> 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鸿门宴》:『沛公安在?』[安厝] 1.安葬.《三国志·蜀书·先主甘皇后传》:『园陵将成,安有期。』2.停灵待葬或浅埋以符改葬.《 红楼梦》:『且说贾政等送殡到了寺内,安毕,亲友散去。』[安堵] 安居;不受骚扰.《三圉志·魏书·钟会传》:『百姓士民,安旧业。』也作『案堵』『按堵』。

常:cháng 1、 <形> 永久的;固定的。《师说》:『圣人无常师。』《促织》:『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2、 <名> 规律;准则。《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 <形> 平常;普通。《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采草药》:『盖常理也。』4、 <名> 平日;平时。《张衡传》:『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5、 <副> 经常;常常。《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信陵君窃符救赵》:『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6、 <量> 长度单位,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7、通『尝』。曾;曾经。《史记·留侯世家》:『项伯常杀人,从良匿。』(良:张良。)[常典] 1.常例,正常的法度。2.经典。[常流] 1.长河。常,通『长』。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宁赴常而葬乎江鱼腹中耳。』2.河流的正道。《史记·河渠书》:『延道弛兮离常,蛟龙骋兮方远游。』3.平庸之辈。《晋书·习 凿齿传》:『琐琐常,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常式] 1.固定的制度。《管子·君臣下》:『国有常,故法不隐,则下无怨心。』2.典范;法式;常规。《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常侍] 经常侍从君主的官员,秦汉有 中常侍,魏晋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

守:shǒu 1、 <动> 防守;守卫。《过秦论》:『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2、 <动> 守候;看守。《五蠹》:『守株,冀复得兔。』3、 <动> 守住;保持。《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守之难乎?』4、 <动> 遵守;奉行。《察今》:『守法而弗变则悖。』5、 <动> 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芋老人传》:『村南有夫妇守贫者。』6、 <名> 操守;节操。《易·系辞》:『失其守者辞守屈。』7、 <名> 官名,也称太守,秦朝郡的最高长官。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 雁荡山》:『 谢灵运为永嘉守。』

故:gù 1、 <名> 事故;变故。《孟子·滕文公》:『今也不幸至于大故。』《报刘一丈书》:『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2、 <名> 缘故;原因。《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3、 <形> 旧;旧的;原来的。《墨池记》:『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4、 <副> 旧时;从前。《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5、 <名> 老朋友;旧交情。《垓下之战》:『若非故人乎?』《鸿门宴》:『君安与项伯有故?』6、 <形> 衰退;衰老。《琵琶行》:『暮去春来颜色故。』7、 <动> 死亡;去世。《红楼梦》:『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个儿子。』8、 <副> 故意;特意。《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9、 <副> 还是;仍然。《孔雀东南飞》:『大人故嫌迟。』10、 <副> 通『固』,本来。《促织》:『此物故非西产。』11、 <连> 所以;因此。《屈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故人] (1)旧友。《汉书·高帝纪下》:『所封皆故所爱,所诛皆平生仇怨。』(2)指前妻。古乐府《上山采蘼芜》:『新人从门入,故从阁去。』(3)指前夫。《孔雀东南飞》:『怅然遥相望,知是故来。』(4)死者。《 儒林外史》:『今不想已作故。』[故事] (1)过去的事情。《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2)先例;成法。《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天子命公赞不名……如 萧何故。』(3)典故。《六一诗话》:『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4)花样。《红楼梦》:『吃腻了肠子,天天又闹起故来了。』[故意] 旧情。杜甫《赠卫八处士》:『十觞亦不醉,感子故长。』

安:《寅集上》《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寒切,案平声。《说文》静也,从女,在宀下。《广韵》徐也,止也。《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注〉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注〉谓止於至善也。又宁也,定也。《书·臯陶谟》在知人,在安民。《齐语》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又危之对也。《前汉·贾谊传》置之安处则安,置之危处则危。又佚乐也。《礼·表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偸。《左传·僖二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又《諡法》和好不争曰安。又何也。《礼·檀弓》吾将安仰。《楚辞·天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又与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犹何之於曷,音别义通。又姓。《风俗通》汉太守安成,唐安金藏。又安期,安平,俱复姓。又州名,春秋时郧国,汉属江夏郡,宋改为安州。又叶乌前切,音烟。《诗·大雅》执讯连连,攸馘安安。又叶於真切,音因。《苏轼·李仲蒙哀辞》矫矫荦荦,自贵珍兮。欺世幻俗。内弗安兮。考证:(《贾谊·治安策》置之安处则安,置之危处则危。)谨照原书改前汉贾谊传。

常:《寅集中》《巾字部》《唐韵》市羊切《集韵》《韵会》辰羊切,□音裳。《玉篇》恒也。《正韵》久也。《易·坤卦》后得主而有常。《系辞》动静有常。《诗·周颂》□常于时夏。〈笺〉谓□久长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传》谓君臣父子之常道。又五常。《书·舜典慎徽五典传》五典,五常之敎,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传》五品,谓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为五常耳。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兑为常,西方之神也。又地名。《诗·鲁颂》居常与许。〈传〉常许,鲁南鄙西鄙也。又州名。《隋书·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又山名。《前汉·地理志》常山郡。〈注〉恒山在西,避汉文帝讳,故改曰常山。又水名。《史记·夏本纪》常卫既从。〈注〉常水,出常山上曲阳县。《书·禹贡》作恒。又旗名。《周礼·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为常。〈又〉王建大常。《释名》日月为常。谓画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又常服。《诗·小雅》载是常服。〈传〉日月为常服,戎服也。又《广韵》倍寻曰常。又车戟名。《释名》车戟曰常,长丈六尺,车上所持也。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故曰常也。又木名。《尔雅·释木》常棣。〈注〉关西棣树,子如樱桃,可食。《诗·小雅》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又姓。《广韵》出河内。《前汉·常惠传》惠,太原人,甘露中为右将军。又与裳同。《说文》下帬也。《徐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考证:(《周礼·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为常。〈又〉王建太常。)谨照原文旗改旗太改大。

守:《寅集上》《宀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说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护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兽人职时田则守罟。〈注〉防兽触攫也。又《广韵》主守也。《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又《增韵》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史记·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又姓。《正字通》宋守恭,与苏轼为诗友。又叶式视切,音矢。《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长人何守。在音泚。又叶虽遂切,音粹。《前汉·班固叙传》崇执言责,隆持官守。宝曲定陵,□有大志。考证:(《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麓守之。)谨照原文衡麓改衡鹿。(海之蜃蛤,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谨照原文蜃蛤改盐蜃。衡麓改衡鹿。

故:《卯集下》《攴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暮切,音顾。《说文》使为之也。〈注〉徐锴曰:故使之也。又《广韵》事也。《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谓事也。又《广韵》旧也。《易·亲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二曰敬故。〈注〉不慢旧也。又《书·大禹谟》□故无小。〈传〉故犯虽小,必□。又《礼·曲礼·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语。又《礼·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注〉大故,谓丧忧。又《前汉·艺文志》鲁故二十五卷。〈注〉师古曰:故者,通其指义也。今流俗毛诗,攺故训传为诂字,失真。又《前汉·苏武传》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注〉师古曰:物故,谓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又《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旧法,而好诈故。〈注〉故,巧也。又《韵补》叶攻乎切,辜也。《贾谊·吊屈原文》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正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按《史记》故作辜。又叶果五切。《东方朔·客难》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说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