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镜重明

昏镜重明,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昏镜重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ūn jìng chóng míng
成语简拼
HJCM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昬鏡重明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成语用法

作谓语;比喻重见光明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昏镜重磨

成语接龙

1、昏镜重明→明见万里→里通外国→国仇家恨→恨如头醋→醋海翻波→波路壮阔→阔步高谈→谈古论今→今昔之感→感慨系之→之死靡他→他山之石→石心木肠→肠肥脑满→满舌生花→花好月圆→圆孔方木→木干鸟栖→栖丘饮谷→谷父蚕母→母难之日→日复一日→日新月着→着手生春

2、昏镜重明→明镜高悬→悬车束马→马首欲东→东挪西借→借古喻今→今是昨非→非昔是今→今愁古恨→恨相见晚→晚节不终→终始若一→一日三月→月朗星稀→稀世之宝→宝山空回→回光返照→照人肝胆→胆大泼天→天南海北→北门南牙→牙牙学语→语四言三→三朝元老→老马恋栈

3、昏镜重明→明廉暗察→察言观行→行思坐想→想入非非→非此即彼→彼此彼此→此呼彼应→应答如响→响答影随→随物应机→机心械肠→肠肥脑满→满天星斗→斗方名士→士农工商→商彝夏鼎→鼎铛玉石→石赤不夺→夺人所好→好吃懒做→做好做恶→恶衣恶食→食宿相兼→兼收并采

4、昏镜重明→明廉暗察→察言观色→色胆如天→天长地久→久悬不决→决胜千里→里外夹攻→攻城掠地→地塌天荒→荒诞无稽→稽疑送难→难乎为情→情深友于→于安思危→危言核论→论甘忌辛→辛壬癸甲→甲第连天→天行时气→气满志得→得不补失→失张冒势→势穷力屈→屈尊就卑

5、昏镜重明→明目张胆→胆大如斗→斗而铸兵→兵连祸接→接踵而来→来者勿拒→拒人千里→里外夹攻→攻疾防患→患至呼天→天高地迥→迥乎不同→同日而论→论短道长→长谈阔论→论千论万→万语千言→言行相顾→顾影惭形→形劫势禁→禁情割欲→欲言又止→止戈散马→马角乌白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康康不会写成语“昏镜重明”的最后一个字。

(2)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昏镜重明”几个大字。

(3)逍林初级中学的蹇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昏镜重明”。

(4)小铛写不出成语“昏镜重明”的拼音。

(5)馨菲叔叔给珀苗和甸菱介绍了“昏镜重明”的成语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今日投至见大人,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明。』

分字解释

昏:hūn 1、 <名> 黄昏;傍晚。《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害昏晓。』2、 <形> 黑暗;昏暗。《项脊轩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3、 <形> 糊涂;迷乱。《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未尝也以昏气出之,惧其味没而杂也。』《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4、 <形> 愚钝。《为学》:『吾资之昏不逮人也。』5、 <动> 失去知觉; 昏迷。《范进中举》:『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又] 视觉模糊。《新唐书·魏征传》:『臣眊昏,不能见。』6、 <动> 通『婚』,结婚。《诗经·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镜:jìng(1)镜子(1)穿衣镜;波平如镜。(2)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花镜;眼镜儿;凹镜;凸镜;望远镜;三棱镜。

重:zhòng 1、 <形> 重,与『轻』相对。《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又] <形意动> 以……为重。《五蠹》:『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2、 <形> 重要;重大。《〈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又] <名> 重要作用。《 五人墓碑记》:『匹夫之有无重于社稷也。』3、 <动> 重视;看重。《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4、 <形> 贵重。《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5、 <形> 严重。《狱中杂记》:『情罪重者反出在外。』6、 <形> 严格。《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7、 <形> 庄重。《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8、 <动> 尊重。《过秦论》:『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9、 <副> 更加;加重。《苏武传》:『见犯乃死,重辱国。』chóng 1、 <形> 重叠。《三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 <量> 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我屋上三重茅。』3、 <副> 重新;再次。《琵琶行》:『添酒回灯重开宴。』4、 <动> 拖累;牵连。《汉书·荆燕吴传赞》:『事发相重,岂不危哉。』[重民] 农民。[重泉] (1)水极深的地方。(2)黄泉。[重舌] 古代指通晓外族语言并能够口译的人。[重身] 怀孕。[重阴] (1)浓云密布的阴天。(2)地下。[重足] 迭足而立,不敢前进。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明:míng 1、 <形> 明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2、 <动> 照亮。《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3、 <形> 明白;清楚。《答司马谏议书》:『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又] 明白地;公开地。《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明谓左右。』4、 <动> 证明;说明。《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5、 <动> 明确。《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6、 <形> 英明;高明;明智。《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7、 <名> 智慧。《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8、 <名> 视力。《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又] 视力好。《管子·制分》:『聪耳明目』9、 <形> 次;下一个(专指年、月、日)。《为学》:『明年,贫僧自南海还。』10、 <名> 明朝。

昏:《辰集上·日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呼昆切,音阍。《说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声。《尔雅·释诂》昏,代也。〈注〉代,明也。〈疏〉日入后二刻半为昏,昏来则明往,故云代明。《释名》昏,损也,阳精损减也。《周礼·秋官·司寤氏注》日入三刻为昏,不尽三刻为明。《淮南子·天文训》日至虞渊,是谓黄昏。至於蒙谷,是谓定昏。又《诗·邶风》宴尔新昏。《仪礼·士昏礼注》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又《左传·昭二十五年》昏媾、姻亚。〈注〉妻父曰昏,重昏为媾,婚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又《书·益稷》下民昏垫。〈传〉昏瞀垫溺。又《书·盘庚》不昏作劳。〈传〉昏,强也。又《书·牧誓》昏弃厥肆祀弗答。〈传〉昏,乱也。〈疏〉昏阍於事必乱,故昏为乱也。又《左传·昭十九年》札瘥夭昏。〈注〉未名曰昏。〈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谓未三月而死也。又《集韵》呼困切,音□。暗也。亦姓。又《韵补》叶许云切。《曹大家ɡū·东征赋》怅容与而久住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又叶许悬切。《马融·广成颂》子野听耸,离朱目眩。隷首策乱,陈子筹昏。

镜:《戌集上·金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庆切,音竟。《说文》取景之器也。《玉篇》监也。《释名》镜,景也。言有光景也。《前汉·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又明也。《前汉·卫姬传》深说经义,明镜圣法。又石镜,山名。《浔阳记》石镜山之东,一圆石县厓,明净照人见形。又石名。《述异记》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於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又破镜,兽名。《前汉·郊祀志》人有言,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注〉祠祭以解罪求福,枭鸟食母,破镜似貙食父,黄帝欲绝其类,故使百吏祠皆用之。又姓。《姓苑》汉河内令镜敛,后唐同光中媵臣镜新磨。又《韵补》叶居亮切,姜去声。《道藏歌》风云隐宛微,讲论五岳匠。砗磲精琉璃,琥珀金刚镜。

重:《酉集下·里字部》《唐韵》柱用切《集韵》《韵会》储用切,□音緟。《说文》厚也。《增韵》轻之对也。《易·系辞》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礼·王制》轻任幷[同并],重任分。又《广韵》更为也。《博雅》重,再也。又难也。《战国策》臣之所重处重留也。〈注〉重,犹难也。《前汉·淮南王传》文帝重自切责之。〈注〉如淳曰:重,难也。又贵也。《战国策》张仪之残樗里疾也,重而使之。〈注〉重,犹贵也。又尊也。《礼·祭统》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也。〈注〉重,犹尊也。又尚也。《礼·缁衣》臣仪行不重辞。〈注〉重,犹尚也。〈疏〉为臣之法,不尚虚华之辞。又数也。《左传·襄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注〉重,犹数也。又甚也。《礼·檀弓》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战国策》今富摰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注〉重犹甚也。又《淮南子·汜论训》古者,人醇,工龎,商朴,女重。〈注〉女重,贞正无邪。又《战国策》军重踵高宛。〈注〉重,輺重也。《前汉·张耳□余传》从间路绝其輺重。又星名。《博雅》岁星谓之重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重平县,属渤海郡。又山名。《山海经》有重阴之山。又木名。《博雅》重皮,厚朴也。又《集韵》《韵会》柱勇切《正韵》直陇切,□音□。《集韵》厚也,善也,慎也。《五音集韵》多也。《韵会》毛氏曰:凡物不轻而重,则上声。因其可重而重之,与再重、郑重,皆去声。○按《说文》柱用切,厚也,即与轻重义同。《集韵》柱勇切,慎也,即与郑重义同。上去虽有二音,□无二义。古人三声通用,必谓上去异训,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过也。又《广韵》直容切《韵会》传容切,□音褈。《广韵》复也,叠也。《易·乾卦》九三重刚而不中。〈疏〉上下俱阳,故重刚也。《书·舜典》重华协于帝。《礼·礼器》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楚辞·九辩》岂不鬰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又谷名。《诗·豳风》黍稷重穋。〈传〉后熟曰重。《释文》重,直容切,先种后熟曰重。又作穜,音同。又多也。《左传·成二年》重器备。〈注〉重,犹多也。《释文》直恭切。又累也。《诗·小雅》无思不忧,只自重兮。〈笺〉重,犹累也。《释文》直龙切,又直用切。又《尔雅·释天》太岁在辛曰重光。《释文》直龙切。又地名。《左传·僖三十一年》臧文仲往宿於重馆。〈注〉高平方与县西北有重乡城。《释文》直龙切。又车名。《诗·卫风》猗重较兮。〈传〉重较,卿士之车。《释文》直恭切。又屋承溜也。《礼·檀弓》池视重溜。〈疏〉重溜,屋承溜也,以木为之。《释文》直容切。又地名。《左传·襄十七年》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丘。〈注〉重丘,曹邑。又人名。《书·吕□》乃命重黎。〈传〉重即羲,黎即和。《释文》直龙切。又姓。《正字通》重黎之后,明有重省。又神所依也。《礼·檀弓》重主道也。〈注〉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重既虞而埋之,乃复作主。〈疏〉言始死作重,犹若吉祭本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丧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又《正韵》徒红切,音同。与穜同。谷名。又与童同。《礼·檀弓》与其邻重汪踦往,皆死焉。〈注〉重当为童未冠者之称。《释文》重,音同。又《正韵》之仲切,音衆[音zhòng]。《前汉·匈奴传》不如重酪之便美。〈注〉重,乳汁也。本作潼。又《韵补》叶直良切,音长。《道藏歌》神畅感寂庭,默思彻九重。灵歌理冥运,百和结朱章。考证:(《礼·缁衣》臣仪□不重辞。)谨照原文□改行。”

明:《辰集上·日字部》(古文)朙《广韵》武兵切《集韵》《韵会》《正韵》眉兵切,□音鸣。《说文》照也。《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时,徧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明。《史记·正书》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又《易·乾卦》大明终始。〈疏〉大明,晓乎万物终始。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又《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疏〉照临四方谓之明。又《书·舜典》黜陟幽明。〈传〉升进其明者。又《书·太甲》视远惟明。〈疏〉谓监察是非也。又《洪范》视曰明。〈传〉必清审。又《诗·小雅》祀事孔明。〈笺〉明,犹备也。又《诗·大雅》明明在下。〈传〉明明,察也。《尔雅·释诂疏》明明,言甚明也。又《礼·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又《礼·礼运》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犹尊也。又《礼·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疏〉明者,辨说是非也。又《韩非子·难三篇》知微之谓明。又《广韵》昭也,通也。又星名。《诗·小雅》东有启明。〈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又《小雅》明发不寐。〈疏〉言天将明,光发动也。又《正字通》凡厥明、质明,皆与昧爽义同。又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晋荀曦从事明预。又与盟同。《诗·小雅》不可与明。〈笺〉明,当为盟。又与孟同。《周礼·夏官·职方氏注》望诸明都也。《释文》明都,《禹贡》作孟猪。今依《书》读。又《前汉·地理志》广汉郡葭明。〈注〉师古曰:明音萌。又《韵补》叶谟郞切。《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辞·九歌》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又叶弥延切。《道藏歌》观见学仙客,蹊路放炎烟。阳光不复朗,阴精不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