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

藏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主要通行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聚居区。此外,在不丹、锡金、尼泊尔和印度等国的藏族中也使用这种文字。藏文创始于 7世纪前后,由30个辅音字母和4 个元音符号组成。辅音字母又依其在音节中的位置和作用分为“基字”、“上加字”、“下加字”、“前加字”、“后加字”和“再后加字”。前 4种字母表示辅音声母,后两种字母表示辅音韵尾。元音符号不单用,必须加在辅音字母的上方或下方。 其中表示元音i、e、o的符号加在字母上方, 表示元音u的符号加在字母下方。元音 a不用符号表示。由于历史音变,现在正字中有的字母已不发音。藏文自左向右横行书写,部分复合声母采用字母上下叠写的方法表示。词不分写,音节之间用一小点隔开。短语和句子结尾用一条垂直线表示,章节段落结尾用双垂直线表示,全文或全书结束用四条垂直线表示。另有专门符号用于篇章书首。字体分为“有头字”和“无头字”两大类。前者主要用于印刷,后者主要用于书写。手写体又分为“粗通”、“粗仁”、“珠杂”等多种形式。最流行的草书叫“秋”,形体与印刷体相差甚大。藏文读音常因地域不同而不完全一样,但正字法各地是统一的。这套正字法大体反映了藏文创制时代的藏语语音面貌。历史上藏文曾有过几次变革。影响较大的一次是 9世纪初一批佛经译师们在当政者的支持下从事的文字厘定工作。现行藏文就是这次改革后规范定型的。历史上用藏文书写和编译的书籍十分丰富,对于藏族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早期文献多属金石铭刻、木简、手卷一类,内容以会盟祭祀、记功述德、历史文书和佛教经典居多。如著名的《长庆会盟碑》(图1、图2)即建于唐长庆三年(823)。此外,还有敦煌石窟的大批藏文手卷以及敦煌、新疆出土的藏文竹简牍等。在创制藏文的同时,就开始了藏文的翻译工作。至元代已纂成闻名于世的“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十分注意收藏和整理藏文典籍,并且重视藏文研究、著作和出版事业。不仅铅印了大批传统作品,还用藏文出版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书籍。藏文在使用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图1 《长庆会盟碑》 图2 《长庆会盟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