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

中国西南边疆藏族主要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北连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与云南省相毗连,西和南分别与克什米尔、 印度、尼泊尔、 锡金、不丹、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接壤,东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相邻。介于北纬26°52′~36°32′,东经78°24′~99°06′,南北最大宽约1000公里,东西长约1900公里。面积120.1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仅次于新疆,居第二位。1990年人口约219.6010万。辖6地区、1地级市、1县级市、76县。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自然条件

西藏自治区据青藏高原主体,海拔一般4000米以上,居中国大地势的最高一级台阶,以海拔高、面积大、形成时代新为特点,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地势总趋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地质

西藏地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经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研究测得雅鲁藏布江以北地壳厚度为70~73公里,以南的喜马拉雅地带地壳厚度为40~68公里。地壳中存在厚度为10公里的低速层,喜马拉雅地区尚未达到重力补偿的均衡状态,受水平挤压作用,仍在不断上升。水平挤压作用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向北漂移。据研究,印度板块自白垩纪以来的7100万年中,每年以5~6厘米的速度漂移了约5000公里。西藏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从晚二叠世开始,海浸范围从北向南退缩,到始新世晚期海水全部退出。几条岩石圈断裂将西藏分成以下5个构造带:

(1)昆仓山构造带(西藏西北角一小部分)形成于华力西运动,二叠纪海退成陆。

(2)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构造区形成于印支运动,晚三叠世海退成陆。

(3)羌塘—青南构造带,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晚侏罗世海退成陆。

(4)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带,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晚白垩世海退成陆。

(5)喜马拉雅构造带,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始新世海退成陆。上述各构造带是冈瓦纳古陆分裂出来的几个板块,在古生代到新生代第三纪晚期分别向北漂移,并与欧亚大陆逐个碰撞,俯冲,反复多次拼合而形成。拼合的后期均遭受夷平作用,形成统一的高原面。到上新世时,海拔约千米的地区具有森林草原、草原景观。高原大规模隆起于上新世末—第四纪初的新构造运动,经剧烈上升阶段而大幅度抬升,后期并有明显加剧之势。自上新世末以来,高原累计约上升了3500~4000米,年均上升约10毫米。

地貌与水系

西藏分布有东西向、南北向两组高大山脉,山势雄伟壮观,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近东西向山脉从南向北依次为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其中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冈底斯山脉,平均海拔5500~6000米,主峰冈仁波齐峰海拔6656米,有“圣山”之称;冈底斯山向东延伸部分为念青唐古拉山脉,平均海拔4500~5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唐古拉山脉平均海拔5500~6000米,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海拔6621米;昆仑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以北为羌塘高原(藏北高原)湖盆区,属内流水系,长400公里的扎加藏布为这一地区最大内流河;以南为藏南高山峡谷区,属外流水系,雅鲁藏布江横贯本区,为亚洲著名大河──恒河上源。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由西向东延伸转折形成近南北向的横断山脉,从东向西依次为赛a href='//m.wenaishequ.com/baike/224/26477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陈忱锷键/a>、芒康山、他念他翁山(见怒山)、伯舒拉岭。山岭中分别夹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构成著名的藏东南高山深谷区。

西藏地区是中国第2大湖区(见中国的湖泊),亦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区。湖泊总面积约达2.76万平方公里,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即达600多个。著名的有世界海拔最高的纳木错、 色林错、当惹雍错、扎日南木错、羊卓雍错、玛旁雍错、班公错、 班戈错、玛尔果茶卡、玛尔盖茶卡等。

图

西藏冰川冻土发育,东南部泥石流活动频繁。冰川集中分布在高山地带。嘉黎—错那—线以东为海洋性冰川分布区,以西为大陆性冰川分布区。其中最大冰川为恰青(卡钦)冰川,长35公里,面积172平方公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以北为多年冻土区,东部和南部多岛状冻土;季节性冻土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

气候

西藏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总的特点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干洁、土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年均温南部高,北部低。1~7月均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低15~20℃。1927年1月26日在那曲地区曲那格海拔4677米处,测得最低温度为-55℃。年日照时数一般200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在50%以上,且东南低、西北高。年总辐射值达585~836千焦耳/平方厘米,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高0.5~1倍。拉萨、江孜、日喀则全年太阳总辐射值达到815~836千焦耳/平方厘米。全区谷地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通常10月~翌年5月为风季和干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稀少,天气晴干,午后多阵性大风,东北部多暴风雪。夏季温凉,大多数地区最热月均温在10℃以下,雅鲁藏布江中游各地约达15℃。6~9月为雨季,北部地区多冰暴和雷暴,以那曲为中心,东到索县,西到班戈、申扎,北到安多,平均为25~35天,是中国冰雹最多地区之一。降水约占全年的80%,且多夜雨。拉萨、日喀则、江孜夜雨率达80%,其他地区也在60%以上。由于高原迫使迎风气流爬坡,地形雨明显,高原边缘常出现多雨带,喜马拉雅北坡则出现雨影区。印度洋暖湿气流由西南季风输入本区,降水量从东南部的2000~1000毫米,向西北部100~50毫米递减,依次表现出潮湿—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变化。墨脱地区为中国著名多雨区之一。主要农牧区为半干旱气候。

图

动植物

动物中鸟类有474种,哺乳动物126种,鱼类61种,两栖类24种,爬虫类49种。主要有中国特有种白唇鹿、毛冠鹿、黑鹇;西藏特有种野牦牛、藏羚、藏野驴、藏马鸡、藏雪鸡、黑颈鹤;珍贵动物有羚牛、长尾叶猴、虎、金钱豹、雪豹、小熊猫、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红腹角雉、棕尾红雉、白尾稍红雉、雪豹、盘羊、鬣羚、马鹿等。高等植物58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达1000种以上,药用动物则有15种以上。常用中草药400多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藏药300多种,以大黄、胡黄连、党参、秦艽、贝母、虫草、天麻等为著名。

自然地理区

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西藏自治区属于青藏高原区的5个自然地理区。

喜马拉雅南翼山地热带、亚热带森林区

位于西藏南部,包括察隅、墨脱、亚东、樟木、吉隆等地,为西藏主要农林区,其特点是;①垂直自然带发育,以东喜马拉雅山为例,可分为7个垂直自然带。海拔1100米以下为热带雨林带:1100~2300米为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2300~ 2900米为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2900~3800米为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地带;3800~4200米为高山寒带灌丛草甸带;4200~4800米为高山寒冻风化带;4800米以上为冰雪带。

(2)自然条件优越,海拔2500米以下中低山谷地年均温大于10~23℃,最热月均温大于18~25℃,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

(3)农作物一年二熟到三熟,资源丰富。

藏东、川西切割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区

藏东属此区,西藏主要农林区。包括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三江中游的横断山北段地区。高山峡谷,海洋性冰川发育,泥石流、滑坡频繁;气候区域变化显著,以十里不同天为著称。年均温3~9℃,最热月均温12~18℃,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森林、水利资源丰富,产麝香、鹿茸、虫草、贝母、天麻等珍贵药材。

藏南山地灌丛草原区

西藏最主要农业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高原宽谷湖盆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河谷地貌发育,平均海拔3500~4500米,最热月均温10~16℃,年降水量200~500毫米,且从东向西递减,多夜雨,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植被主要为三刺草、白草、狼牙刺、紫花针茅、蒿属、锦鸡儿等组成的灌丛、高山草原为主。

羌塘高原、青南山地高寒草原、山地草原区

藏北属此区。位于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之间,即羌塘高原腹心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气候寒冷,干旱少雨,冻土分布广,年均温低,最热月平均气温6~10℃,年降水量100~300毫米。植被以紫花针茅组成的高山草原为主。

阿里—昆仑山地高寒荒漠和荒漠草原区

位于西藏自治区的最西部和最北部,属农牧区。是西藏最干旱地区,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区内地区差异明显,西南部热量条件好。

阿里草原上的牛群

发展简史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自古以来即繁衍生息于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相传公元前青藏高原即居住有许多以游牧为生的原始部落。公元7世纪藏族的民族英雄、 雅隆河谷的悉补野部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各原始部落,建立了吐蕃王朝政权,定都逻娑(今拉萨)。 唐贞观十五年(641)吐蕃王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奠定了吐蕃与唐朝“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从此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医药、历算等科学知识传入西藏,促进了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创立了文字,兴起了喇嘛教(佛教)文化,制定了法律,建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设立了各级官府,统一了度量衡制,吐蕃农牧业走向繁荣兴旺的极盛时期。唐高宗时,封吐蕃王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封为“宾王”。8世纪初,吐蕃赞普墀德祖赞又向唐朝请婚。唐景龙四年(710),唐中宗以金城公主与吐蕃联婚,更促进了藏、汉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唐长庆三年(823)吐蕃赞普赤绕巴巾和唐穆宗在拉萨大昭寺前建立了象征藏、汉两大民族友好关系的“唐蕃会盟碑”。此后,唐与吐蕃的亲谊关系发展历二百数十年之久。

唐末,西藏内部发生了混乱和分裂,各小部落间互相征伐,战争连绵持续近400年之久。公元1253年元宪宗蒙哥派军队入藏,结束了西藏混乱局面,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60年继承汗位后,即封西藏萨迦领袖八思巴为国师(后和帝师)。1264年设释教总制院,命八思巴兼领院事。此后,元王朝还在西藏地区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成为中央政权在西藏地区首次正式建制,行使完全的主权。除向西藏委派官吏外,还在西藏驻扎军队,清查户籍,确定赋税,并以吐蕃故地为皇七子奥鲁赤的世袭封地。从此,在中央政权管辖下,西藏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元朝崩溃后,噶举派取代了“萨迦王朝”的统治。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封噶举派法王为“大司徒”、“勤国公”、“灌顶圆师”,西藏进入了噶举王朝统治时期。明王朝在河州(今甘肃省临夏)设立了“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统一管理西藏地方事务。明崇祯十六年(1643)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推翻了噶举王朝,开始了噶丹颇章王朝的统治时期。

清代对西藏的管理作了重大的改革。清初,中央设置了理藩院(后改部)专管蒙古、西藏事务;1653年清顺治皇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率领天下释教普通瓦剌恒达赖喇嘛”。1713年清康熙皇帝又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名号。1728年清朝派钦差大臣驻藏办事。1751年建立了西藏“噶厦地方政府”。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政府派福康安带兵入藏,驱除了外族对西藏的入侵,维护了祖国的统一。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由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督办西藏地方事务。1888年和1904年西藏地方军两次抗击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英雄业绩,已载入中华民族反帝斗争的史册。

1913年西藏在南京设立了“西藏驻京办事处”。1934年国民党政府封十三世达赖喇嘛为“护国弘化善慈圆觉大师”,并在拉萨设立了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1940年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坐床和1949年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坐床,均循旧制由民国政府据报审批,并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亲往主持典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人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多次发表声明,决心粉碎帝国主义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坚决完成解放西藏、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大业。 1951年5月23日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后,行政区划上分前藏、后藏和阿里3部分,共辖123宗。1956年原西康省昌都地区并入西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委会。1959年废除了封建拧浍制, 西藏进入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

西藏大学校园

人文概况

人口

西藏自治区人烟稀少,现有人口219.601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约1.8人,是中国人口最少、密度最低省区。在自治区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87.41%。自治区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曲及三江流域;广大的藏北地区人烟稀少,大部为无人区。

民族

西藏自治区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藏族人口209.63万,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95.45%。次为门巴族、珞巴族、汉族、回族、纳西族、僜人、夏尔巴人和少数怒、满、傈僳、蒙古、土、壮、苗、独龙、白族等。

藏族自称“博巴族”,属藏缅语族,使用藏文,分布于自治区内各地,从事农牧业生产;门巴族主要分布于藏东南地区,以达旺地区最集中,部分在墨脱,少数在错那、林芝、米林等地,从事农林业生产;珞巴族藏语意为“南方人”,主要分布在察隅至门隅地区,大部分在洛隅,一部分在米林、墨脱、隆子、察隅等县;纳西族分布在芒康县;怒族分布在察隅县;蒙古族集中在拉萨城关;回族76%分布在拉萨;汉族主要分布于城镇;僜人分布在察隅县,从事农业生产;夏尔巴人藏语意为“东方人”,分布在聂拉木县的樟木和定结县的绒辖、陈塘地区,从事农牧业生产。

经济概况

西藏由于地理、历史和交通等原因,长期以牧为主,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水平低。近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对外贸易及旅游业的兴起,西藏城乡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经历了一次新的崛起。

农业

西藏农业生产以牧为主,农牧并重,具有独特的高寒农业特色,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显著。

(1)西藏种植业主要集中于水、热、土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和局部高原湖盆,作物种植单调,适应高寒自然环境能力强,分布上限高,有“河谷农业”和“高寒农业”之称。全自治区有耕地21.35万公顷,95%的耕地一年一熟。农作物以青稞为主,曾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2%以上。次为小麦、油菜、豌豆等以及少量的水稻、玉米、鸡爪谷、荞麦和元根。其中,青稞种植面积大,分布广,耐寒性强,广布于海拔2500~4500米的湿润、半湿润到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可达4200~4300米,局部可达4750米。春小麦分布范围较广,一般青稞种植地区即为春小麦种植范围;冬小麦1952年从内地引进,1972年开始推广,主要分布于海拔3000~3800米的河谷地带,种植上限最高可达4000~4260米;油菜主要分布于3500~4000米的河谷地带,种植上限达4600米。水稻主要分布于藏东南的墨脱、察隅等地海拔2100(或2500)米以下的谷地。

普兰县青稞田

西藏河谷地区气候温凉,有利于麦类作物生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光合作用强度大。冬温高,夏温低,春温回升早,但升温缓慢,夏无酷暑,使麦类作物各个生育阶段都处于较适宜的温度范围,生长季得以延长,为麦类作物的高产打下基础。青稞平均2.25吨/公顷,最高达9.19吨/公顷;春小麦一般2.25~3吨/公顷;冬小麦平均3吨/公顷以上,最高达13吨/公顷左右。1991年全自治区粮食总产量达58万吨。

(2)畜牧业是西藏农业经济的主体,生产历史悠久,发展潜力大。全自治区有天然草场近82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的有5646万余公顷,约占全国的近1/5,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全区草场类型多,90%以上为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牧草营养价值高,但产草量低。畜牧业长期约占农业总产值的54~69%。1990年牲畜存栏数达2280万头(只),比1959年增加2倍多。牲畜以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黄牛为主,又以藏绵羊、牦牛数量最多。牦牛是高原上特有畜种,具有耐寒、耐低氧,喜凉湿润,不耐干、热的特点,有“高原之舟”之称。主要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但以藏东北海拔4100~4800米的高山草甸和灌丛草甸地带为集中,乳肉产量多,具乘、挽、驮运等多种功能。藏绵羊性喜冷凉干旱,耐高寒、耐干旱性能好,饲养经济效益高,故饲养数量大,分布广,以藏西北、藏东南干旱、半干旱地区为集中,为自治区首要的畜种。藏山羊兼有牦牛、藏绵羊的适应能力,在不同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下均有分布,但以植被稀疏的荒漠地带饲养较多,多作为搭配的畜种。

(3)西藏森林面积约为633万余公顷,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5.1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全区木材蓄积量却达14.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是全国极为重要的后备用材林基地和亚洲许多巨大江河水源涵养中心。全区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山南地区及东部的峡谷地带,以原始林为主,80%为过熟林。以云杉、冷杉为主的暗针叶林分布广,生长速度快,为世界所罕见。如云杉林年生长率达2%,可持续生长200~300年,直径可达2.5米,树高超过80米,平均每公顷蓄积量达250立方米,个别地段达2000立方米,具有惊人的生产力

图 农业区

根据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和农业部门结构特点,西藏可分为8个农业区:

(1)藏东北牧区。历为西藏自治区纯牧区。全区大部分土地为天然草场所覆盖,牲畜以牦牛和绵羊居多,所产羊毛和肉类及酥油等在自治区占有重要地位。区内耕地甚少,仅局限于东部峡谷热量条件稍好的地方,主要种植青稞、豌豆、元根和油菜等耐寒作物,但产量不够稳定。本区今后应重点发展肉乳兼用牦牛和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相应地发展山羊、马、骡等家畜品种,增加肉、乳、毛等畜产品,逐步建成为自治区稳定、优质、高产的商品畜产品基地。

(2)藏西北牧区。 本区占有自治区一半以上的土地和2/3的草场资源,适于放牧耐干寒和粗放饲养的藏绵羊,其饲养数量约占本区牲畜自然头数的2/3左右。山羊分布相当广泛,牦牛则集中于局部高山草甸草场。全区土地利用以牧为主,宜重点发展毛肉兼用地毯毛羊,并相应发展山羊和牦牛,建成自治区毛肉兼用地毯毛羊基地。

(3)藏西农牧区。本区是阿里地区自然条件较好,垦殖利用历史较早的地方,耕地面积约占阿里地区的一半以上,粮食总产量则占80%左右,是阿里地区粮食主产区。区内农牧交错分布,南端和西端以农为主,兼营牧业,其他地区则以牧为主,兼营农业。今后仍应农牧并重,因地制宜发展粮、料生产,积极发展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三北羊和白绒羊等牲畜。

(4)藏南农牧区。本区普遍具有农牧兼营的特征,是自治区一个农牧并重的地区。农、牧业生产在水平地带呈镶嵌交错分布,在垂直地带上则层次分明。一般来说,海拔4100米以下的谷地和湖滨平原是区内耕地集中的地方和粮食主产地。海拔4100~4500米的高寒湖滨和谷地,耕地显著减少,为农、牧交错分布地带。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则属纯牧区。

(5)藏中农区。本区农业利用条件较好,是自治区重要商品粮基地。种植业主要集中于海拔略低、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平原,以种植冬、春小麦、青稞、豌豆和蚕豆等为主,农业生产较发达,尚需积极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开展多种经营。

(6)藏东南农林区。区内种植业集中分布于雅鲁藏布江等一些水利灌溉条件较好的宽谷地段,水浇地约占耕地面积的70~80%左右,以冬小麦和冬青稞为重要,粮食单产高,林芝波密一带为自治区著名余粮区。区内森林资源较丰,以云杉居多,冷杉、高山松次之,还有高山栎,材质多较优良,是自治区主要用材林基地。同时,本区还是自治区苹果、梨和核桃等干鲜果品集中产区。

(7)藏东(三江)农林牧区。本区耕地面积约占全自治区的1/4,种植业人口占本区农牧业人口的80%以上,种植业产值一般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75%。农业较发达。耕地以三江北部海拔3200~3900米的中切割河谷和3400~3900米的山麓阳坡及河谷地区为集中,其余地区已耕地较少。森林主要分布于三江北部海拔3400~4100米的山地阴坡和三江南部3200~3600米的山地阴坡,尤以后者面积为大,其云杉林约占本区林地面积的2/3左右。 三江南部3200~3900米的山地阴坡则尚有一定面积的高山松林。区内的鹿茸、麝香、虫草、贝母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8)藏南边境农林区。本区自然环境复杂,森林资源丰富,除云杉、冷杉、铁杉、高山松和云南松等用材林外,还有许多经济林木和珍贵特有树种。森林覆盖率约达40%左右,是自治区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仅察隅—墨脱一带的森林蓄积量即约占自治区的1/4以上,约与林芝、波密林区相当。本区向有“西藏江南”之称,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以水稻为主,尚有鸡爪谷、玉米、小麦等,甘蔗也可种植,但耕作方式尚较落后,生产水平低下。畜牧业除高山带有牦牛放牧外,中、低山地则以黄牛和瘤牛(驼峰牛)居多。

察隅地区的梯 工业

西藏过去只有藏毯、 氆氇、 花围裙、藏靴、木碗等传统手工业,没有现代工业。1950年和平解放后,特别是1959年民主改革后,工业从无到有地迅速发展,现已建立了动力、冶金、煤炭、机械、化工、建材、森工、火柴、塑料、纺织、食品、皮革、造纸等工业部门,多属小型企业,主要分布于拉萨市、林芝、日喀则、江孜、昌都、狮泉河镇等地。到1991年自治区工业产值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6, 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约占29%,重工业产值占71%。1960年以来,随林芝毛纺厂的兴建, 西藏毛纺织工业逐步发展。 主要产品有呢绒、毛线、氆氇、毛毯等,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远销其他省区,甚至国外。机械工业以农机修造、汽车修配为主。除地(市)建有农机修造厂外,农业县、半农半牧县普遍建有农机修理厂。农业加工工业也初具规模。

西藏已发现的矿产约有60余种。主要有铬、铁、铜、铅、锌、 钼、钴、锡、金、锂、铷、 铯、硼、硫、煤、泥炭、菱镁矿、 重晶石、芒硝、石膏、 食盐、天然碱、白云母、刚玉、大理岩、石灰岩、花岗岩等。其中,铬、刚玉的储量居全国首位,铜居第2位,硼居第3位。锂的蕴藏量居世界前列。

西藏自治区水能蕴藏量约达2.0亿千瓦, 占全国的29.7%。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达1.1亿千瓦, 占全国的1/6,仅次于长江,居第2位,而单位河长出力则居中国河流之首。其中,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段是中国水能蕴藏量最集中,最丰富地区,达6880万千瓦,约占全国的10%。地热资源丰富,仅次于云南省,居全国第2位。地热分布广,类型多,已知水热区有600多处,其中部分水热区构成有开发价值的地热田,如羊八井地热田已开发利用。拉萨附近的羊应乡打出了中国第1眼超过200℃高温地热井。 太阳能资源居世界第2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治区电力工业有一定发展,许多县建立了中小型水电站。1989年发电量2.75亿千瓦小时,其中羊八井地热站装机2.518万千瓦,是目前西藏最大电站,年发电量占拉萨电网的40%。

自治区手工业历史悠久,主要产品有卡垫(地毯)、围裙、氆氇、藏鞋、藏帽、藏被、木碗、藏刀、马鞍具、酥油桶、金银首饰等。其中尤以“江孜地毯”、“姐德秀围裙”、“松巴鞋”等为著称。江孜地毯以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图案多样,享誉国内外。

交通运输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海拔高,空气稀薄, 地位险要。 1951年开始陆续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3条公路大干线,后又修建了中尼、滇藏、黑阿、川藏南线等主要公路干线,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全自治区公路全长达2.2万公里,区内98.7%的县和70%的区已通公路。公路运输是西藏货运的主要形式,青藏、川藏是西藏交通运输的大动脉。目前,青藏公路约承担85%的进藏物资运输任务,有“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之称。

青藏公路1951年动工修建,1954年通车。从青海的西宁经格尔木翻过昆仑山、唐古拉山、越过藏北高原到拉萨,全程2100公里,从格尔木到拉萨的黑色路面已于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前夕竣工。川藏公路1951年动工,1954年通车。从四川省成都市经过雅安,翻过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过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经昌都到拉萨,全程2416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公路。新藏公路从新疆的叶城,翻过西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到阿里地区的狮泉河镇,再过冈底斯山到普兰,全程1700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正在建设中的公路有中尼(拉萨—樟木口岸)、那昌(那曲—昌都)、拉普(拉萨—普兰)公路。

西藏是中国迄今没有铁路的省区。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已通车到青海省格尔木市。此外,格尔木到拉萨铺设了输油管,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输油管道运输。民用航空运输自1956年中国民航突破了号称“空中禁区”的青藏高原上空之后,已开辟有拉萨到成都、西安、北京等地的航线。1987年又开辟了拉萨至尼泊尔加德满都国际航线。西藏河流水运不发达,仅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拉孜到日喀则、曲水到泽当及年楚河、拉萨河局部地段有牛皮船行驶;米林到派区有汽船航行。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