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四川、陕西两省边界地区。亦称川陕苏区。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乘四川各派军阀在川西混战之机,由陕南进入川北,攻占通江城。1933年1月,相继占领南江、巴中城。2月,在通江城成立中国共产党川陕省委员会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袁克服任省委书记,熊国炳任政府主席,川陕根据地初步建立。2~10月,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指挥下,在根据地人民支援下,粉碎四川军阀的“三路围攻”,取得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3次进攻战役的胜利,并与王维舟率领的川东游击军会合。川陕革命根据地迅速扩大,东起城口,西抵嘉陵江,南达营山、渠县,北至陕南的宁羌(今宁强)、镇巴,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余万,建立了23个县、市苏维埃政权,红军也发展到5个军8万余人,成为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1933年11月至1934年9月,红四方面军粉碎了四川军阀的“六路围攻”。1935年4月,红军取得了嘉陵江战役的胜利。两年多来,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人民支援下打了不少胜仗。但是由于国民党军轮番“围攻”,搞得民穷财尽;加之张国焘先是推行“左”的政策,加重了根据地的困难,后又被国民党军尚未到来的“川陕会剿”所吓倒,决定退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于5月开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