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舰导弹

从水面舰艇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是舰艇的主要攻击武器之一。 它与舰艇上的指挥控制、 探测跟踪、水平稳定、发射系统等构成舰舰导弹武器系统。舰舰导弹主要由弹体、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电源等组成。其战斗部有聚能穿甲型、半穿甲型和爆破型,可采用普通装药或核装药,配备触发引信或非触发引信。射程一般为40公里左右,当导弹靠外界提供信息进行中继制导时,射程可达数百公里。其飞行速度多为高亚音速,也有超音速的。多数采用两级动力装置。第一级为固体火箭助推器,用于助推导弹起飞。导弹爬高升空后,该助推器脱落。导弹靠第二级主发动机(可采用火箭发动机或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动力继续飞行。其飞行弹道分为自控段和自导段。在自控段由自动驾驶仪(或惯性导航仪)和无线电高度表控制,使其按预定弹道飞行,巡航高度为十几米至数百米;在自导段由自导装置(主动雷达或红外导引头等)和自动驾驶仪(或惯性导航仪)协同工作,使其导向目标。导弹在掠海面飞行时,通常由无线电高度表和惯性加速度表组合控制(见图)。

图

20世纪50年代,一些国家的海军已装备舰舰导弹,如:瑞典的“罗伯特” 315和苏联的SS-N-1等。60年代初,中国海军装备了舰舰导弹。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蚊子”级导弹艇发射SS-N-2舰舰导弹,击沉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这是舰舰导弹击沉军舰的首次战例,引起各国海军的重视。舰舰导弹和舰炮相比,其特点是射程远,命中率高,威力大,但易受干扰。70年代以来,舰舰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不断得到改进,主要是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速度和制导精度,降低了飞行高度,增强了抗干扰和突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