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图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1919年9月11日在《时事新报》上发表诗作时开始使用的笔名。1910年入成都分设中学,开始参加反清爱国运动。1916年赴日本留学,习医,同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在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他的创作始于1918年。“五四”运动时期以收入诗集《女神》中的新诗开一代诗风,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抗日战争开始,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站在民主运动的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第一、四届常务委员和二、三、五届副主席。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郭沫若学识渊博,著述很多,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生前已有《沫若文集》行世。去世后由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新编的《郭沫若全集》共38卷,分为《文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历史编》(人民出版社出版)、《考古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郭沫若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独特的贡献:

(1)1928年在日本从对殷代甲骨文字和殷、周两代的青铜器铭文研究入手,首开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之先河,写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论证了中国社会也曾经存在奴隶制,证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的普遍真理同样符合中国的历史。在中国历史和思想史、哲学史研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2)抗日战争期间所著《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是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史、哲学史的重要著作,这两个内容相辅相成的关于先秦社会和学术思想的研究文集,对先秦“社会的机构和它的转变,以及转变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理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轮廓。对先秦诸子的哲学、政治、伦理等各方面的思想及其源流和演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中一些重要人物和著作做了考辨和评价,自成一说,颇多创见。同时自我修正了过去在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分期等问题上的一些论断。这些书对中国古代史、思想史,尤其是先秦哲学史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历史、思想史、哲学史的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所著《奴隶制时代》等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交的见解,为多数中国史学工作者所接受。此外,在其他文史论著中涉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也不少,给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以广泛影响。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