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

概况

异名:凝水石、白水石(《本经》),凌水石(《别录》),盐精(《丹房鉴源》),水石、冰石(《石药尔雅》),鹊石(《本事方》),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纲目》)。

基源: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Mirabilitum.方解石Calcitum及石膏Gypsum的晶体。

原矿物:为硫酸盐类矿物。

据《中药大辞典》:“《本草》所载的寒水石,据考证应为芒硝的天然晶体,但近代寒水石药材的商品,有红石膏与方解石二种,前者多用于北方,后者多用于南方。”

生药

采集:采掘出后除去泥土、杂石,洗净,晾干。方解石主产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南。红石膏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甘肃。

鉴别:方解石菱面体形,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表面平滑。三方晶系,晶体为菱面体,也有柱状或板状者,有完全的解理,故晶体可沿三个不同方向劈开,无色或乳白色,但有时被混入物染成各种色彩,如灰色、黄色等,具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质坚硬而脆,硬度3,比重2.7,条痕为白色或淡灰色。滴加稀盐酸溶液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泡。

红石膏扁平块状或片状,大小不等;粉红色,略有光泽,表面凹凸不平,侧面有纵纹理。质硬,硬度1.5~2,比重2.3,条痕白色,易砸碎,断面粉红色,细纤维状。

加工炮制:煅寒水石 取净寒水石,置适宜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碾碎或打碎。

贮藏:置干燥处,防尘。

药性

性味:辛、咸,寒。 ①《本经》:“辛,寒。” ②《纲目》:“辛、咸。”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辛、咸,寒。”

归经:入心、胃、肾经。 ①《纲目》:“入肾走血。” ②《本草新编》:“入胃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阴、太阴、阳明经。”

功效:清热降火、利窍、消肿。

主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①《本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 ②《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③《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小腹痹。” ④《医学入门》:“治小儿丹毒,烧为末,醋调敷之。” ⑤《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牙明目。” ⑥《医林纂要》:“除妄热,治天行大热及霍乱吐泻,心烦口渴,湿热水肿。” ⑦《本草求真》:“敷汤火伤。” ⑧《本草求原》:“治心肾实热。”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发热烦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外用治烧、烫伤。用量6~9g。外用适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地榆。” ②《本草求真》:“虚人热浮,切忌。” ③《本草经疏》:“凡阴虚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热骨蒸,并脾胃作泻者不宜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青黛,治小儿热性病。 ②配猪胆汁,水调外搽,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 ③配黄连、甘草,治伤寒发狂。 ④配石膏、青黛,治温病高热,烦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 ⑤配滑石、葵子,治男女转脬。 ⑥配石膏、滑石、甘草,治脏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 ⑦配朱砂、甘草、脑子,治牙齿内出血。 ⑧配石膏、竹茹、金银花,治暑、温邪在气分。

方选和验方: ①龙脑甘露丸(《姚僧坦集验方》)治风热心躁,口干狂言,浑身壮热及中诸毒:寒水石(烧半日,净地坑内,盆合,四面湿土壅起,候经宿取出)2500g,入甘草末、天竺黄各60g,龙脑0.6g,糯米膏丸,弹子大,蜜水磨下。 ②青解毒丸(《冉雪峰大同方剂学》)治五脏积热,毒气上攻,头面发热,咽喉肿痛,唇口干燥,两颊生疮,精神恍惚,心忪闷乱,及伤暑毒,面赤身热,小儿惊风潮热,颊赤烦渴等症:寒水石、石膏各500g,青黛250g。上研如粉,入青黛和匀,蒸饼7个,水调,丸如鸡头大。每服1丸。食后新汲水化下,或细嚼生姜水下亦得。 ③《方脉正宗》:“治五脏六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15g,甘草6g。研末。每服3g。白汤调服。” ④鹊石散(《本事方》)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份。上细末,每服6g,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 ⑤《永类钤方》:“治男女转脬,不得小便:寒水石60g,滑石30g,葵子15g。为末。水2000ml,煮1000ml,时服,200ml即利。” ⑥寒水石薄(《千金翼方》)治疮痈:寒水石、黄柏、黄芪、黄连、大黄、石膏、栀子各10g,白蔹20g。上8味,捣筛为末,粉粥和如泥。涂故布薄肿上,干则易之。(注:“薄”也是一种软膏,同时也是一个动词,表示贴敷的含义。) ⑦滑石散(《太平圣惠方》)治转胞,小腹急痛而胀,不得小便:寒水石60g,滑石、血余炭、车前子、木通(去皮节)各30g,冬葵子15g。为粗末,水煎,时时服。 ⑧寒水石汤(《千金翼方》)治身中大热,心胸烦满:寒水石150g,前胡、黄芩、茯苓、泽泻各90g,柴胡、白术、牛膝、甘草各60g,杏仁20枚。水煎服。 ⑨寒水石散(《千金翼方》)治因饮酒致肉疸,饮少,小便多,白如泔色:寒水石、白石脂、瓜蒌各5份,菟丝子(酒渍)、知母、桂心各3份。为细末,每服3g,麦粥送下,1日3次。 ⑩《普济方》:“治牙齿内血出,并有窍眼,时时吐血:寒水石粉、朱砂、甘草、脑子。上等份,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有窍处。” ⑾寒水石散(《苏沈良方》)治小儿因惊心气不行,郁而生涎;及心热不可安卧:寒水石、滑石各90g(水研无声),生甘草粉30g。为散,量儿大小服用,热用冷水下,寒用温水下。加冰片更良。 ⑿蝌蚪拔毒散(《医宗金鉴》)治无名大毒,一切火毒瘟毒,疫喉遗毒肿痛等疾:寒水石、净皮硝、大黄各60g,蝌虫水(于初夏收蝌蚪坛内,泥封口埋至秋天成水)200ml。将诸药为细末,入蝌蚪水内,阴干研匀,收贮每用少许,冷水调涂。 ⒀《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烧伤:寒水石、炉甘石、赤石脂、生石膏各150g,冰片6g,共研细粉(前4味药先研、冰片另研后入)。用1%碱水清创,将粉加适量香油调成糊状,轻涂在伤面上,不必包扎(臂、背等处可在涂药后贴一层油纸以防沾污衣服),每日早晚用碱水洗净后再涂药,直至愈合。治疗期间每日可服牛黄解毒丸1~2丸。” ⒁《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湿疹:寒水石1份,生石膏2份,炉甘石3份,滑石粉4份,共研细粉,加适量复方松溜油(松溜油15g,百里香酚(麝香草酚)、氧化锌各1g,水杨酸5g,加凡士林100g)调成膏,涂患处。” ⒂《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子宫脱垂:煅寒水石15g,青木香、山柰、五味子、木香各6g,诃子、食用碱、光明盐各9g,乌梢蛇4.5g,共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4.5g,温开水送服。” ⒃《陕西中医验方选编》:“治哮喘经久不愈:寒水石30g,鹅管石30g,淡豆豉15g,莱菔子30g,核桃仁10个,山楂10个。600ml水煎之,以核桃仁,山楂煮熟为宜,1次吃桃仁2个,饮药汁3~5杯。” ⒄清热丹(《中国药物大全》)治实火热毒,身热烦渴,头痛目赤,齿龈肿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寒水石、石膏、黄芩、滑石、大黄、栀子、知母、甘草(制)、黄柏、雄黄、冰片。蜜丸,每丸5g。1次1丸,1日2~3次,口服,温开水送下。

单方应用:①《本草汇言》:“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凝水石15g,水调和猪胆汁涂之。” ②《卫生易简方》:“治烫火伤灼:寒水石烧研敷之。”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凝水石其气大寒,其味辛咸,入肾走血,除热之功,同于诸盐。古方所用寒水石是此石,唐、宋诸方寒水石是石膏,近方寒水石则是长石、方解石。用者详之。” ②缪希雍《本草经疏》:“凝水石,《本经》味辛气寒,《别录》加甘,大寒无毒。《经》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又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大寒微咸之性,故主身热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及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也,易饥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阳阴之邪热,故能止渴不饥。水肿者湿热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气上溢于腹,而成脾痹,辛咸走散之性,故能除热利窍消肿也。疗腹中积聚者,亦取其辛散咸软之功耳。”“凝水石,按本文云盐之精,则与石膏、方解石大相悬绝矣。因石膏有寒水石之名,而王隐君复云寒水石又名方解石,以致混淆难辨,其功能各不同,用者自宜分别。生卤地,味辛咸,碎之如朴硝者,是凝水石。其气大寒,能除有余邪热。《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者宜之,诸湿肿满属脾土者忌之,大宜详审,慎勿有误。” ③张璐《本经逢原》:“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治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金匮》风引汤,《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热也。如无真者,戎盐、玄精石皆可代用,总取咸寒降泄之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