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

概况

异名:毛知母、知母肉(光知母)(《中药志》)。

基源:为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知母属仅1种,为常用中药。

原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又名羊胡子根(河北),蒜瓣子草、兔子油草(辽宁)。

历史:《本经》始载之。陶宏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云:“今出彭城形似菖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枯燥乃止。”宋代苏颂所撰《图经本草》也云:“今濒河,怀卫彭德诸群,及解州滁州皆有之,四月开青花,如韭花,八月结实。”《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都有记载。所述应是此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茎肥厚,横走,浅留许多黄褐色纤维状的旧叶残基,下部生有多数肉质须根。叶基生,线形,长20~70cm,宽3~7mm,基部常扩大成鞘状,上面淡绿色,下面深绿色,质稍硬。花葶直立,不分枝,高50~100cm或更长,其上疏生鳞片状小苞片;花2~6朵成一簇,散生在花序轴上,排列成长穗状;花黄白色或淡紫色,多夜间开放,有香气;花被片6,2轮,长圆形,长6~8mm,宽1~1.5mm,外轮具紫色脉纹,内轮淡黄色;雄蕊3,着生于内轮花被片中央,花药黄色;子房长卵形,3室,每室含种子1~2。种子黑色,长三棱形,两侧有翼,长8~12mm。花期5~8月,果期8~9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475页.图37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向阳山坡、干燥丘陵或草原地带。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山东。

生药

栽培:宜温暖气候,能耐干旱。于排水良好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栽种。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在3~4月播种。直播按行距17cm开浅沟播种;育苗以行距15cm条播,或用根茎繁殖,将根茎切成4~7cm长小段作种栽,按行株距26×10~13cm条栽。种子播种后须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进行匀苗,直播者以株距7~10cm留苗;育苗者培育2~3年,于秋末或早春移栽,栽植密度与根茎繁殖相同,进行穴栽,每穴1株,栽后应注意中耕除草,适当追施氮肥。植株开花时须剪除花茎。

采集:秋季采收质量最好。挖取根茎,剪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去掉泥土后晒干者习称“毛知母”;鲜时剥去或刮去外皮晒干者习称“知母肉”(光知母)。药材主产于河北。

鉴别

性状:①根茎呈长条状,略扁,微弯曲,少数有分枝,长3~15cm,直径5~15mm。表面棕色,一端较粗,有淡黄色的花葶及叶的残基,可称“金包头”;上面中央有一纵沟,并有排列紧密的节,两侧向上密生黄棕色毛须状的叶基,下面略凸起,有纵皱纹及凹点状根痕或须根残基。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颗粒状。气微,味微甜后微苦,嚼之带粘性。 ②知母肉 外皮大部分已除去,表面黄白色,有的残留少数毛须状叶基及凹点状根痕。均以条粗长、质充实而硬、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显微 ①根茎横切面:栓化皮层由数层多角形木栓细胞和10~20余层扁平的长方形木栓细胞组成,它与皮层薄壁组织中均散有少数叶迹维管束。中柱内分布有多数外韧型维管束,中柱鞘处常有横走的根迹维管束。有时维管束鞘的细胞壁稍厚,微木化。本品薄壁组织中有多数粘液细胞,以皮层中分布较多,内含草酸钙针晶束;另有一种草酸钙柱状针晶束,多存在于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组织中。薄壁细胞均含有脂肪油滴。 ②知母肉 有少量栓化皮层残存;余同毛知母。(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477页.图376) 粉末: ①用无水乙醇装片可见粘液细胞类圆形、椭圆形或梭形,直径56~160μm,长约至34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②草酸钙针晶长36~110μm,较细,有的粗至7μm,碎断后,状如细小方晶。 ③纤维(叶茎)淡黄色,较细长,直径8~14μm,壁稍厚,木化,纹孔稀疏,有的成人字形。另可见导管,木栓细胞,木化厚壁细胞等。(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257页.图122)

理化:①取样品粉末2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30分钟,放置,倾取上清液10ml,加盐酸1ml,于水浴上回流水解1小时,再将水解液浓缩至约5ml,加水10ml,用苯20ml提取,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苯2ml,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菝葜皂甙元为对照品,苯-丙酮(9∶1)为展开剂,展距10cm,用香草醛乙醇硫酸液喷雾,于100℃加热5分钟显色,菝葜皂甙元呈黄色斑点。 ②取本品粗粉5g,置圆底烧瓶中,加15%v/v硫酸50ml,摇匀后加氯仿50ml,水解并回流2小时,分取氯仿层,回收至2ml,点于硅胶G水板上,以氯仿-丙酮-环己烷(3∶3∶4)为展开剂,展距16cm,置紫外灯下(254nm),可观察到9个颜色不同的斑点;喷三氯化锑氯仿饱和试液并于105℃加热5分钟,则可见7个颜色不同的斑点;如喷磷钼酸乙醇试液并于105℃加热3分钟,即可见5个蓝色斑点。(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223~224页.图147-1.147-2)

加工炮制:①知母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毛屑,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②盐制知母 取知母片,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知母片,用食盐2kg。此外,尚有炒制,麸制,酒制,盐麸制等炮制方法。

化学性质

含知母皂甙(Timosaponins)A-Ⅰ、A-Ⅱ、A-Ⅲ、A-Ⅳ、B-Ⅰ、B-Ⅱ,甙元为知母皂甙元(Sarsasapogenin)、新吉托皂甙元(Neogitogenin)、马尔可皂甙元(Markogenin)及其3-O-β-葡萄糖-(1→2)-β-D-半乳糖甙,此外还含二十五烷酸乙烯酯(Pentacosyl vinyl ester)等[1~3]

从陕西产的知母中分得异菝葜皂甙元(Smilagenin)和新化合物异菝葜皂甙元3-O-[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甘露吡喃糖甙(Smilagenin3-O-[β-D-glucopyranosyl(1→2)]-β-D-mannopyranoside)[6];从内蒙赤峰地区产的知母中分得1种新的甾体皂甙为26-O-β-D-吡喃葡萄糖基呋甾-20(22)-烯-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甙(26-O-β-D-Glucopyranosylfurost-20(22)-ene-3β,26-di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其甙元也是首次在天然界中发现,初步显示该新化合物具抑制PAF诱导兔血小板聚集[4,5]。最近还分得3种甾体皂甙,Desgalactotiigonin、F-Gitonin和(25S)-26-O-β-D-葡萄吡喃糖基-22-羟基-5β-呋甾-3β,26-二醇3-O-β-D葡萄吡喃糖基-(1→2)-O-β-D-吡喃半乳糖甙((25S)-26-O-β-D-Glucopyranosyl-22-hydroxy-5β-furostane-3β,26-diol3-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alactopyranoside)[7]

知母中有4种聚糖AnemaranA,B,C,D,其分子量分别约为1.2×106,6.0×104,2.4×104和6.5×104[8]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15。
[2] 药学杂志(日) 1988;108(6):551。
[3]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8;9(2):40。
[4]药学学报1992;27(1):26。
[5] Planta Med 1991;57:460。
[6] 药学学报 1991;26(8):619。
[7] 药学杂志(日) 1991;111(6):306。
[8] Planta Med 1985;(2):100。

药理

①抗菌作用 知母煎剂100%浓度,用平板挖沟法试验,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肝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及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1]。知母煎剂30%浓度在沙氏培养基上对许兰氏毛癣菌、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2]。知母煎剂100%浓度用平板纸片法,对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3]。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以含知母5%的面粉喂饲(相当每日5~7.5g/kg生药量),有减轻小鼠肺部病变的作用[4]。 ②降血糖作用 从知母根茎分离得知母聚糖A、B、C、D4种,以100mg/kg ip,7h后使小鼠的血糖水平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78%、56%、62%、64%,知母聚糖C 100mg/kg ip,可使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下降为对照组的51%[5]。 ③对钠泵的作用 知母成分知母皂甙元10-7~10-3mol/L浓度,对人红细胞钠钾泵呈浓度相关的抑制作用[6]。菝葜皂甙元25mg/只 ig3wk,对甲状腺素引起的大鼠肝、肾、小肠粘膜中Na+,K+-ATP酶活性增高,均有抑制作用,Na+,K+-ATP酶的活性与机体产热有关,因此认为知母的滋阴降火与Na+,K+-ATP酶活性抑制有关[7]。 ④抗幅射 知母甲醇提取物1g/kg ip,对x射线照射引起的小鼠皮肤损害有保护作用[8]。 ⑤对皮质激素作用的影响 知母煎剂0.9g/kg ig,对正常兔血浆皮质酮无明显影响,而能对抗地塞米松引起的血浆皮质酮水平的降低[9]。体外试验证明知母可减弱皮质醇C4-5双键的打开与C17、21二羟基和C20酮基的变化,延缓肝脏对皮质醇的代谢[10]。 ⑥对脑内受体的影响 知母皂甙元5mg/ml,知母煎剂1g/ml,均用0.6~0.8ml/只,ig,可明显降低“甲高”(三碘甲状腺氨酸引起的高甲状腺激素状态)小鼠脑β受体结合容量[11]。知母煎剂1g/ml,0.6~1.0ml/只,ig,可提高三碘甲状腺氨酸造成“甲亢”小鼠脑M受体结合容量,使之趋于正常[12]。氢化可的松模型小鼠的肾、脑β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均明显高于正常,cAMP系统对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性也显著增强,知母水提液1g/ml,0.6~0.8ml/只,ig,能使之趋于正常水平[13]。 ⑦其它 知母浸膏4g/kg sc,能防止和治疗大肠杆菌所致的家兔发热,且作用持久[14]

参考文献

[1] 中华新医学报 1950;1(2):95。
[2]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8;6(3):210。
[3] 新医药学杂志 1973;(5):28。
[4]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64;2(2):241。
[5] Planta Med 1985;51(2):100。
[6]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83;10(5):327。
[7]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3;3(4):235。
[8] 药学杂志(日) 1989;109(2):113。
[9]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79;6(6):393。
[10]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80;7(1):37。
[11]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0;6(2):15。
[1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0;10(3):274。
[13]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0;6(1):12。
[14] 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679。

药性

性味:苦,寒。 ①《本经》:“苦,寒。” ②《药性论》:“平。” ③《日华子本草》:“苦、甘。” ④《药品化义》:“微苦、略辛。” ⑤《中药大辞典》:“苦,寒。”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寒。”

归经:入肺、胃、肾经。 ①《珍珠囊》:“肾经。” ②《汤液本草》:“入足阳明经、手太阴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功效:清热除烦,泻肺滋肾。

主治:烦热消渴,热性病高烧,肺热咳嗽,结核病发热,糖尿病,大便干燥。 ①《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②《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③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 ④《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⑤《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⑥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 ⑦王好古:“泻肺炎,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 ⑧《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⑨《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呃逆,盗汗,遗精,痹痿,瘈疭。” ⑩《中药大辞典》:“滋阴降火,润躁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①《别录》:“多服令人泄。” ②《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③《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④《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石膏,治发热烦躁不得眠。 ②配黄檗,滋阴降火,治不渴而小便不通。 ③配贝母、杏仁,治肺热咳嗽。

方选和验方: ①白虎汤(《伤寒论》)治大热(不恶寒)口渴饮冷,自汗出,心烦,脉浮滑或洪大:知母54g,生石膏144g,炙甘草18g,粳米90g。水煎,分3次服。 ②《伤寒蕴要》:“治伤寒邪热内盛,齿牙干燥,烦渴引饮,目昧唇焦:知母15g,石膏9g,麦门冬6g,甘草3g,人参24g。水煎服。” ③知母鳖甲汤《延年方》治温疟壮热,不能食:知母、鳖甲(炙)、地骨皮各90g,常山60g,竹叶(切)30g,石膏(碎)120g,以水1400ml,煮取500ml。去滓,分3服。忌蒜、猪肉、苋菜、生葱、生菜。 ④二母汤(《济生方》)治肺劳实热,面目苦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骨节多痛,乍寒乍热:知母、贝母(去心膜)、杏仁(去皮尖、炒)、甜葶苈(略炒)、半夏(汤泡7次)、秦艽(去芦)、橘红各30g,甘草15g。上细切。每服12g,水300ml,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⑤知柏补血汤(《症因脉治》)治火冲眩晕,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轻,仍如平人。右关脉细数,脾阴不足者:知母、黄柏、黄芪、当归身。水煎服。 ⑥知柏参冬饮(《症因脉治》)治气虚劳伤,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动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烦热,下午身凉气爽,脉数有热者:知母9g,黄柏9g,人参6g,麦冬15g,广皮3g,甘草1.5g,水煎服。 ⑦知母甘桔汤(《症因脉治》)治肺家受燥,咳嗽气逆:知母、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水煎服。 ⑧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消渴:生山药30g,生黄芪15g,知母18g,生鸡内金(捣细)6g,葛根4.5g,五味子9g,天花粉9g。水煎服。 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0;9(1):“治输尿管结石并发炎症者:知母、黄柏、牛膝、生白芍,金钱草,海金沙、滑石、甘草、木香、乌药各常用剂量增减。见血尿,加生蒲黄,鲜茅根。久病,加白术,杞子,桑寄生。水煎服。” ⑩《杂兴方》:“治久嗽气急:知母(去毛切,隔纸炒)15g,杏仁(姜水泡去皮尖,培)15g,以水300ml,煎200ml,食远温服。次以萝卜子、杏仁等份为末,糊丸,服50丸,姜汤下。” ⑾《医学集成》:“治久近痰嗽,自胸膈下塞,停饮至于脏腑:知母、贝母各30g,为末,巴豆30枚(去油),研匀。每服1次(约0.4g),用生姜3片,两面蘸药,细嚼咽下便睡。次早必泻一行。壮人乃用之。一方不用巴豆。”

单方应用:①《产乳集验方》:“治妊娠子烦,因服药致胎气不安,烦不得卧者:知母30g,洗焙为末,枣肉丸弹子大,每服1丸,人参汤下。” ②《小品方》:“治妊娠腹痛,月未足,如欲产:知母60g,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粥饮下20丸。” ③《卫生易简方》:“治紫癜风疾:醋磨知母擦之,日3次。” ④《多能方》:“治嵌甲肿痛:知母烧存性,研掺之。”

医药家论述

①张元素《医学启源》:“知母,《主治秘诀》云作利小便之佐使,肾中本药。” ②李杲:“知母入足阳明,手太阴,其用有四: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仲景用此入白虎汤治不得眠者,烦躁也。烦出於肺,躁出於肾。君以石膏,佐以知母之苦寒以清肾之源,缓以甘草,粳米,使不速下也。又凡病小便闭塞而渴者,热在上焦气分,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宜用气薄味薄淡渗之药以泻肺火,清肺金而滋水之化源。若热在下焦血分而不渴者,乃其水不足,膀胱干涸,乃无阴则阳无以化,法当用黄檗知母大苦大寒之药以补肾与膀胱,使阴气行而阳自化,小便自通。” ③李时珍:“凡用,拣肥润里白者去毛切,引经上行则用酒浸焙干,下行则用盐水润焙。”又云:“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辛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檗则是肾经血分药,故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 ④李中梓《本草通玄》:“知母苦寒,气味俱厚,沉而下降,为肾经本药,兼能清肺者,为其肃清龙雷,勿使僭上,则手太阴无销烁之虞也。泻有余之相火,理消渴之烦蒸。凡止咳安胎,莫非清火之用。多服令人泄泻,亦令人减食,此惟实火燔灼者,方可暂用。若施之于虚损之人,如水益深矣。盖苦寒之味,行天地肃杀之令,非长养万物者也。” ⑤张介宾《本草正》:“古书言知母佐黄柏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盖谓黄柏能制膀胱、命门阴中之火;知母能消肺金,制肾水化源之火,去火可以保阴,是即所谓滋阴也。故洁古,东垣皆以为滋阴降火之要药。继自丹溪而后,则皆用以为补阴,诚大谬矣。夫知母以沉寒之性,本无生气,用以清火则可,用以补阴,则何补之有。” ⑥贾所学《药品化义》:“知母与黄柏并用,非为降火,实能助水;与贝母同行,非为清痰,专为滋阴。” ⑦陈士铎《本草新编》:“黄柏未尝不入气分,而知母未尝不入血分也。黄柏清肾中之火,亦能清肺中之火;知母泻肾中之热,而亦泻胃中之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岂止入于气分,而不入于血分耶?是二药不必兼用。” ⑧王秉衡《重庆堂随笔》:“知母,清肺胃气分之热,则津液不耗而阴自潜滋暗长矣。然仲圣云:“胃气生热,其阳则绝。”盖胃热太盛,则阴不足以和阳,津液渐干而成枯燥不能杀谷之病。其阳则绝者,即津液涸竭也。清其热,俾阳不绝。则救津液之药,虽谓之补阳也可。乃后人以为寒凉之品,非胃家所喜,谆谆戒勿轻用,辄从事于香燥温补之药者,何哉!” ⑨张璐《本经逢原》:“知母,《本经》言除邪气、肢体浮肿,是指湿热水气而言。盖下文云下水,补不足,益气。乃湿热相火有余,烁灼精气之候。故用此清热养阴。邪热去则正气复矣。” ⑩邹澍《本经疏证》:“知母能益阴清热止渴,人所共知,其能下水,则以古人用者甚罕,后学多不明其故。《千金》、《外台》两书用知母治水气各一方。《千金》曰,有人患水肿腹大,其坚如石,四肢细,少劳苦足胫即肿,少饮食便气急。此终身之疾,服利下药不瘥者,宜服此药。微除风湿,利小便,消水谷,岁久服之,乃可得力,瘥后可常服。其所用药,则加知母于五苓散中,更增鬼箭羽、丹参、独活、秦艽、海藻也。《外台》曰,《古今录验》泽漆汤,疗寒热当风,饮多暴肿,身如吹,脉浮数者。其所用药则泽泻、知母、海藻、茯苓、丹参、秦艽、防己、猪苓、大黄、通草、木香也。其曰除风湿,利小便,曰疗寒热当风,饮多暴肿。可见《本经》所著下水之效,见于除肢体浮肿。而知母所治之肢体浮肿,乃邪气肢体浮肿,非泛常肢体浮肿比矣。正以寒热外盛,邪火内着,渴而引饮,火气不能化水,水遂泛滥四射。治以知母,是泄其火,使不作渴饮水,水遂无继,蓄者旋消。由此言之,仍是治渴,非治水也。于此,见凡肿在一处,他处反消瘦者,多是邪气勾留,水火相阻之候,不特《千金方》水肿腹大四肢细,即《金匮要略》中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身体羸,脚肿如脱,亦其一也。《金匮》方邪气水火交阻于下,《千金》方邪气水火交阻于中。阻于下者,非发散不为功,阻于中者,非渗利何由泄。此《千金》方所以用五苓散,《金匮》方所以用麻黄、附子、防风。然其本质均为水火交阻,故其用桂、术、知母则同也。桂、术治水之阻,知母治火之阻,于此遂可见矣。” ⑾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知母原不甚寒,亦不甚苦。尝以之与黄芪等分并用,则分毫不觉凉热,其性非大寒可知。” ⑿张德裕《本草正义》:“知母寒润,止治实火,泻肺以泄壅热,肺痈燥咳宜之,而虚热咳嗽大忌。清胃以救津液,消中瘅热宜之,而脾气不旺亦忌。通膀胱水道,疗淋浊初起之结热,伐相火之邪,主强阳不痿之标剂。热病之在阳明,烦渴大汗,脉洪里热,佐石膏以扫炎熇;疟证之在太阴,湿浊熏蒸,许多热甚,佐草菜以泄脾热。统详主治,不外实热有余四字之范围。”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