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子

概况

异名:落帚子(《日华子本草》),竹帚子(《滇南本草》),帚菜子(新疆)、铁扫把子(四川)。

基源:为藜科地肤属植物地肤的果实。

原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

余项参见“地肤苗”条。

化学性质

含三萜皂甙、脂肪油、黄酮类和生物碱

参考文献

中药志.第3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26。

药理

果实水浸剂(13)在试管中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0%煎剂用干板挖沟法对伤寒杆菌稍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药志.第3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28。

药性

性味:辛、苦、寒。 ①《本经》:“苦,寒。” ②《纲目》:“甘,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卢复:入膀胱。 ②《要药分剂》:“入肾、膀胱二经。”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主治:小便涩痛,淋病,带下,疝气,湿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 ①《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②《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 ③《药性论》:“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 ④《日华子本草》:“治客热丹肿。” ⑤《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湿热带下。” ⑥《本草原始》:“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 ⑦《本草备要》:“益精强阴,除虚热,利小便而通淋。” ⑧《玉揪药解》:“疗头目肿痛,狐疝阴腰痛胁痛,血痢,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使用注意:《本草备要》:“恶螵蛸。”

栽培:宜温和湿润的气候,能耐旱,一般向阳排水良好的土壤均可栽培。用种子繁殖,于3~4月间播种,按行株距各40~50cm开穴点播,覆土1cm,稍加镇压,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每穴留苗1~2株,并施肥1~2次,用人畜粪水或尿素追施。虫害有地老虎,咬食幼苗,用90%晶体敌百虫毒饵诱杀。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净枝叶杂质。药材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

鉴别

性状:果实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外面包有宿存膜质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顶端5裂,裂片钝三角形,外侧具膜质三角形的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柄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具点状花纹。种子1枚、扁卵形,长约1mm,灰黑色。气微,味微苦。以饱满、色灰绿者为佳。

显微 ①果实纵切面:果皮细胞1~2列,充满细小方晶。种皮细胞1~2列,黄棕色。外胚乳菲薄;胚乳位于马蹄状胚中心,含微细淀粉粒。 ②粉末(包括宿存花被):灰绿色或黄褐色。 1)非腺毛存在于花被裂片边缘,2~3细胞,有的具壁疣。 2)石细胞存在于宿存花被筒部,壁稍厚,纹孔稀少,有的石细胞呈短纤维状,长65~150μm,壁较厚。 3)花被裂片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气孔类圆形,黄棕色,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 4)果皮细胞垂周略呈波状弯曲,充满细小方晶,直径3~13μm,偶见簇晶。 5)种皮细胞黄棕色,略呈长方形或方形。(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205)。

理化:取样品粉末10g,置圆底烧瓶中,加15%硫酸30ml,氯仿100ml,回流水解2小时,滤过,分出氯仿层,回收氯仿至10ml,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丙酮-环己烷(2∶1∶7)为展开剂,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展开后,喷以5%磷钼酸乙醇试液,加热,斑点显蓝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54)

加工炮制:①地肤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土。 ②炒地肤子 取净地肤子,用文火炒至色变深时取出,放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蛇床子,治皮肤湿病或风热,如湿疹和痒疹。 ②配槐花、菊花,治多形性红斑。 ③配牛膝,治血尿。 ④配白矾、苦参外用,治荨麻疹,湿疹,疥癣,皮肤瘙痒。 ⑤配金银花、蒲公英,治丹毒,疥癣,疮疡肿痛。 ⑥配决明子、青葙子,治雀目,青盲眼,视物不清,近视。 ⑦配瞿麦、知母,治小儿热入膀胱,小便不通,或血尿。 ⑧配地榆,治血痢。 ⑨配浮萍、桑白皮,治水肿,且有风热表症者。 ⑩配石南叶,治风毒瘾症。 ⑾配生地黄,治肝虚目暗,男子五劳七伤。 ⑿配萹蓄,治湿热淋症,小便不利。 ⒀配菊花,治风热目赤。 ⒁配小茴香、川楝子,治疝气。 ⒂配阳起石,治阳痿。 ⒃配白蒺藜、浮萍,治小儿风疹。 ⒄配生姜,治雷头风肿。 ⒅配瞿麦、竹叶,治泌尿系感染、浮肿。 ⒆配决明子,治高血压。 ⒇配白矾、治寻常疣,扁平疣,以及阴囊湿疹。

方选和验方: ①地肤子丸(《太平圣惠方》)治青盲眼,无所见物:地肤子、蓝子、白蒺藜各15g,细辛、桂心、大黄、黄连、青葙子、决明子、萤火虫各30g,菟丝子、茺蔚子、冬瓜子、车前子各60g。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温水下。 ②地肤子丸(《太平圣惠方》)治近视:地肤子、白蒺藜、青葙子、决明子、黄连、覆盆子、菟丝子各0.9g,生干地黄30g、车前子、甜瓜子、细辛各15g,蓝子、茺蔚子、萤火虫各0.3g。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温酒下。 ③地肤子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积热,小便不通:地肤子、瞿麦、冬葵子、知母、黄芩、升麻、木通、大黄、猪苓各15g。研为散,每服3g,水煎服。 ④地肤子散(《太平圣惠方》)治肝虚目昏:地肤子500g(阴干,捣罗为末),生地黄2500g(净汤捣,绞取汁)。上药相拌,日中曝干,捣细罗为散。每服,空腹以温酒调下6g,夜临卧,以温水调再服之。 ⑤明目地肤子散(《太平圣惠方》)治眼青盲:地肤子、川芎、车前子、酸枣仁各30g,石决明,羚羊角屑各45g。研为散,每服3g,黑豆汤调下。 ⑥地肤子汤(《备急千金要方》)治小儿热入膀胱,小便不通,涩痛出少如血,须臾复出:地肤子、瞿麦、知母、黄芩、升麻、枳实、冬葵子、猪苓各11g,海藻、橘皮、通草各5.5g,大黄33g。水煎服。 ⑦地肤散(《外苔秘要》)治血痢:地肤150g,地榆、黄芩各60g。研为散,每服1g,1日3次。 ⑧三圣地肤汤(《洞天奥旨》)治风热疮:地肤子30g,防风6g,黄芩9g。水煎取汁,另取猪胆2个取汁同煎。外涂搽患处。 ⑨复方地肤子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急性肾炎:地肤子15g,荆芥9g,苏叶9g,桑白皮9g,瞿麦9g,黄柏9g,车前子9g,蝉蜕10只。水煎服。 ⑩《肘后方》:“治跳跃举重,卒得阴:白术1.5g,地肤子3g,桂心0.9g。上3物,捣末。服0.1g,每日3次。” ⑾《中医临床验方集》:“治小儿风疹:地肤子16g,白蒺藜16g,浮萍15g,川椒3g。水煎外洗,1日数次。” ⑿《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皮肤湿疹:地肤子、白鲜皮各15g,白矾9g。水煎熏洗。” ⒀江苏医药 1975;(2):“主治多形性红斑:地肤子30g,槐花12g,白菊花9g,款冬花9g,夜交藤9g。每日1剂,7水煎,日服2次。” ⒁《安徽中草药》:“治湿热淋症,小便不利:地肤子、猪苓、萹蓄各9g,知母、黄柏、木通各6g。煎服。” ⒂《安徽中草药》:“治风热目赤:地肤子、生地各12g,桑叶、菊花各9g。煎服。” ⒃《湖南药物志》:“治水肿:地肤子9g,浮萍75g,木贼6g,桑白皮9g。水煎服,每日3次。” ⒄《长白山植物药志》:“治荨麻疹、皮肤瘙痒:地肤子30g,蝉蜕15g,苦参15g,荆芥15g,防风15g。水煎服,每日2次。” ⒅《长白山植物药志》:“治湿疹:地肤子50g,苍术50g,黄柏20g。共为细面,撒在患处。” ⒆《圣惠方》:“治久血痢,日夜不止:地肤子30g,地榆0.9g(锉),黄芩0.9g。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6g。”

单方应用:①《僧深集方》:“治目痛及眯忽中伤,因有热瞑者:取地肤子白汁注目中。” ②《补缺时后方》:“治肋痛,积年久痛,有时发动:六、七月取地肤子,阴干,末。服1g,5~6服。” ③地肤子散《圣济总录》治痔疾:地肤子不拘多少,新瓦上焙干,捣罗为散。每服6g,用陈粟米饮调下,每日3次。 ④地肤酒(《经验广集》)治吹乳:地肤子为末。每服9g,热酒冲服,出汗愈。 ⑤《圣济总录》:“治雷头风肿: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取汗愈。” ⑥《寿域神方》:“治肢体疣目:地肤子、白矾等分。煎汤频洗。” ⑦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痈:地肤子、莱菔子各30g。文火煎水,趁热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 ⑧《长白山植物药志》:“治热淋(急性尿路感染):地肤子50g。水煎,日服2次。” ⑨《长白山植物药志》:“治皮肤瘙痒,阴痒:地肤子100g,煎汤温洗。” ⑩《湖南药物志》:“治淋症:地肤子6~9g。水煎服。” ⑾《安徽中草药》:“治阴囊、皮肤湿疹,疥癣痒疮:地肤子9~15g。煎服。另用地肤子适量,白矾3g,煎汤熏洗。” ⑿《宁夏中草药手册》:“治高血压:地肤子12g,决明子15g。水煎服。” ⒀《临床验方集锦》:“治寻常疣,扁平疣:地肤子150g,白矾50g。先将地肤子加水1000ml,煎至300ml后去渣,加入白矾溶化后备用。用时以棉球蘸药水在所有患处稍用力涂擦,使局部红润,每日3~6次。治疗期间禁用化妆品。” ⒁《临床验方集锦》:“治荨麻疹:地肤子25~100g。将地肤子水煎两次,混合煎出液,浓缩至400~500ml。成人每日1剂,小儿酌减,分两次口服。同时将药渣和纱布包好,趁热涂擦局部。3天为1疗程。” ⒂《中国民间小单方》:“治目痛:地肤子3g,将新鲜地肤子捣汁,滴入目中。”

医药家论述

①黄宫绣《本草求真》:“地肤子,治淋利水,清热,功颇类于黄柏。但黄柏其味苦烈,此则味苦而甘,黄柏大泻膀胱湿热,此则其力稍逊。凡小便因热而见频数,及或不禁,用此苦以入阴,寒以胜热,而使湿热尽从小便而出也。但虚火偏旺,而热得恣,固当用以清利,若不佐以补味同入,则小水既利而血益虚,血虚则热益生,热生则淋益甚矣。故宜佐以牡蛎、山药、五味收涩之剂,俾清者清,补者补,通者通,涩者涩,滋润条达而无偏胜为害之弊矣。且能以治因热疝,并煎汤以治疮疥。至书所谓益精强阴,非真具有补益之能,不过因其热除,而即具有坚强之意耳。” ②刘若金《本草述》:“地肤之味,始微甘而后纯苦,且其气寒,应属清热之剂。每见用之者或假酒力,或不须酒。愚谓清热则酒可不用,如用之起阴达阳,则宜以火酒浸一日夜,于饭上蒸透,晒干以去其寒性,乃为得之。” ③赵其光《本草求原》:“地肤子,清利膀胱邪热,补膀胱阴血,热去则小便利,中焦之阴气自受益,而耳目聪明矣。故有阴火而小便不禁,尿数或淋疝,客热丹毒并治,为末酒服治白带,同白蔹为丸治白浊。” ④张德裕《本草正义》:“地肤子,苦寒泄热,止有清导湿热,通泄小便之用、《本经》又谓其补中益精气,《别录》称其强阴者,乃湿热不而阴精自安之意,断不可拘泥字面,认为补益之品。” ⑤丁甘仁《药性辑要》:“其主用多在皮肤,其入正在土脏,益脾主肌肤也,其利水兼能祛湿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