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余粮

概况

异名:太一余粮(《本经》),白余粮、禹粮石(《中药志》)。

基源:禹余粮为氢氧化物类矿物。

原矿物:正品禹余粮一般指褐铁矿

历史:禹余粮最早记载于《本经》,列为上品。陈承释其名谓:“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大禹会稽于此,余粮者本为此尔。”说明禹余粮名字由此而来。陶弘景谓:“今多出东阳(今浙江省东阳县)形如鹅鸭卵,外有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沙者佳。近年茅山凿地大得之,极精好,状如牛黄,重重甲错。其佳处乃紫色靡靡如面,嚼之无复碜”。苏颂曰:“旧说鹅鸭卵,外有壳。今图上者全是山石之形,都不作卵状,与旧说小异。”李时珍认为:禹余粮乃石中黄粉,生于池泽;其生山谷者,为太一余粮”。上述各种形状和产状和现今禹余粮——褐铁矿相同。因褐铁矿在自然界中有多种成因类型,不同成因的褐铁矿,其成分、形态、结构构造不完全相同。因而认为古代正品为褐铁矿。《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形态:褐铁矿不是单一的矿物,而是以针铁矿或水针铁矿为主要组分,并包括纤铁矿、含水氧化硅、泥质等组成的矿石。隐晶质的针铁矿、纤铁矿均属斜方晶系。通常所见到的褐铁矿呈钟乳状、葡萄状、结核状、块状等。外部凹凸不平,具壳层构造。土黄至黄褐色,暗褐色,少数为黑色。条痕黄棕色、黄褐色或褐色。主为土状光泽。不透明,硬度1~4。断面为层状,层间颜色不一。密度2.7~4.3g/cm3

产状:褐铁矿为次生矿物,分布十分广泛。岩浆岩、变质岩中许多铁镁矿物遭受风化后均可形成褐铁矿。在沉积岩中常形成结核状、鲕状和皮壳状,或作为碎屑岩的胶结物。产于池泽及山谷地带。

产地 产于河南、江苏、浙江、四川、广东。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挖。挖出后,除净泥土、杂石。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南、四川。

鉴别

性状:禹余粮呈类卵球形的结核状,有核心或中空。但完整者少见。通常壳层与核心分离,壳层碎成不规则斜方块状或扁块状;大小厚薄不等。表面多凹凸不平,土黄色、黄褐色、褐色,内表面粗糙,含有土黄色细粉。体重质坚,但可砸碎.断面层状,色泽不一,呈土黄色、褐色、紫褐色,灰青色。各层厚薄不等,一般褐色层或紫褐色层最厚。中心结核,表面粗糙并附有细粉;黄褐色至褐色;断面不显层次,而有许多蜂窝状小孔,有的打破后,无核心,具黄粉,摸之污手,略有滑感。土腥气,味淡。

理化:①取本品粉末少许,加盐酸2ml溶解,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2)加硫氰酸铵试液,即显血红色。 ②取禹余粮少许于试管中,密闭,在火焰上加热,有微小水珠附于试管内壁的上方。

加工炮制:常用的炮制品有禹余粮、煅禹余粮和醋禹余粮。 ①禹余粮 打碎或研成细粉。 ②煅禹余粮 取净禹余粮、打碎,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打碎。 ③醋禹余粮 取净禹余粮,打碎,置坩锅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立即投入醋中淬酥,取出,干燥,研粉。每禹余粮100kg,用醋30kg。

贮藏:置干燥处,防尘。

化学性质

禹余粮因产地不同,其化学成分亦有差别。因而各文献记载成分不一。有人认为禹余粮主成分为Fe2O3,又含Al、Mg、K、Na、PO4[1]。有的认为主要是Fe2O3,含Fe58%左右,其次为O、H2O及有机物质等[2]。有人经分析认为壳层含Fe2O3 65.47%,Al2O3 1.80%,CaO 0.36%,MgO 3.01%,壳内黄粉含Fe2O3 45.47%,Al2O3 6.10%,CaO 0.73%.MgO 0.52%[3]。有人进行了化学全分析;含Fe2O3 48.98%,Al2O3 7.02%SiO2 30.20%,FeO 0.05%,TiO2 0.10%,P2O5 1.10%,MnO 0.35%.CaO 1.41%,MgO 0.69%,K2O 1.02%,Na2O 0.22%,H2O 8.48%,CO2 0.14%,As 0.005%,ZnO 0.04%,S 0.01%;禹余粮光谱全分析:含Pb、Zn、Cu、Ni、Cr、Co、V、As、Sn、Ga、In、P2O5、Ti、Mn、Be、Ba、Ca、Mg等。不同产地的禹余粮,其微量成分也不同;如Pb,杭州市售品中含PbO0.15%;北京市售品中含量<1%;辽宁市售品含Pb量大于1%[4]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690。
[2] 矿物药浅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16。
[3] 矿物学报 1983;(2):132。
[4] 中国矿物药.地质出版社,1988:173。

药性

性味:甘、涩,平。 ①《本经》:“甘,寒。” ②《药性论》:“咸。” ③《纲目》:“性涩。”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①《纲目》:“手、足阳明血分。” ②《本草新编》:“入脾、胃、大肠。”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主治:久泻久痢,妇人崩漏带下,痔漏。 ①《本经》:“主咳逆,寒热烦满,下利赤白,血闭癥瘕,大热。” ②《雷公炮炙论》:“益脾.安脏气。” ③《别录》:“疗小腹痛结烦疼。”“肢节不利,大饱绝力身重。” ④《药性论》:“主治崩中。” ⑤《日华子本草》:“治邪气及骨节疼,四肢不仁,痔漏等疾。” ⑥《纲目》:“催生,固大肠。” ⑦《医林纂要》:“补脾,敛固胃气,泻肝,去瘀血,厚大肠。” ⑧《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为撒布剂,治溃疡。配合他种强壮药,作补血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实证忌服,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杜仲为之使,畏贝母、菖蒲、铁落。” ②《四声本草》:“牡丹为使。” ③《本草汇言》:“髓虚血燥之病勿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赤石脂,治久泻久痢,慢性痢疾,腹泻和子宫功能性出血。 ②配血余炭,治久泻久痢,慢性肠炎及慢性腹泻。 ③配干姜,治妇人白带多。 ④配黄芪、鹿角胶,治虚症之月经过多,血崩等症。 ⑤配煅牡蛎、乌贼骨,治妇女带下。 ⑥配补骨脂、白术、甘草,治脾肾阳虚所致的滑泄及老人虚泄。 ⑦配乌头(冷水浸一宿,去皮脐,焙干,捣罗为末),治冷劳,大肠转泄不止。 ⑧配鸦胆子,用馒头皮包裹吞服,治阿米巴痢疾。

方选和验方: ①赤石脂禹余粮汤(《伤寒论》)治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150g(碎),禹余粮150g(碎)。上2味以水1200ml,煮取400ml,去滓,分温3服。 ②神效太乙丹(《圣惠方》)治冷劳,大肠转泄不止:禹余粮120g(火烧令赤,于米醋内淬,如此七遍后,捣研如面),乌头30g(冷水浸一宿,去皮、脐、焙干,捣罗为末)。上药相和,用醋煮面和为丸如绿豆大。每食前服,以温水下15g。 ③《千金方》:“治女人漏下,或搓或剧,常漏不止,身体羸瘦,饮食减少,或赤或白或黄,使人无子者:牡蛎、伏龙肝、赤石脂、白龙骨、桂心、乌贼骨、禹余粮各等份。上7味,治下筛。空心酒服6~9g,日2。白多者加牡蛎、伏龙肝、乌贼骨;赤多者加赤石脂、禹余粮;黄多者加伏龙肝、桂心、随病加之。” ④《胜金方》:“治妇人带下:白下,禹余粮30g,干姜等份;赤下,禹余粮30g,干姜15g。上禹余粮醋淬,捣研细为末。空心温酒调下4g。” ⑤《卫生易简方》:“治肠气痛,妇人少腹痛:禹余粮为末,每米饮服6g,日2服。” ⑥《圣惠方》:“治大风疠疾,眉发秃落,遍身顽痹:禹余粮1000g,白矾500g,青盐500g。为末,罐子固济,炭火一秤煅之,从辰至戌,候冷,研末,埋土中,3日取出,每30g入丸蒸九曝炒熟胡麻末90g。每服6g,荆芥茶下,日2服。” ⑦《千金方》:“灭瘢痕:禹余粮、半夏等份。末之,以鸡子黄和。先以新布擦瘢令赤,以涂之,勿见风,日2。” ⑧养气丹(《大同方剂学》)治真阳不固,上实下虚,八风五痹,卒暴中风,神昏气乱,状若瘫痪或中寒邪,手足冷厥,六脉沉伏,唇青口黑,及妇人血海虚冷等证:1)禹余粮石250g,代赭石500g,磁石、紫石英、赤石脂各250g。代赭石火炼7次,醋淬7次;磁石火炼10次,醋淬10次;赤石脂火炼1次。以上5味,各研细末,又用水研,把其毒者过滤,使细末在纸上,候水净滴干,再火炼3次,埋地坑2日,出火毒,再研细,入下药;2)破故纸、茴香、沉香、巴戟天、肉豆蔻、丁香、肉桂、茯苓、山药、远志、附子、当归、鹿茸各30g,肉苁蓉45g。破故纸(酒炒香熟),茴香(炒),沉香(不见火),肉桂(去粗皮),远志(去心),附子(炮去皮脐),当归(酒浸一宿),鹿茸(醋炙),肉苁蓉(酒焙干)。以上15味,各如法修制,同研为末,却入;3)五灵脂(去砂石研)、没药(去砂石研)、乳香(细研)各30g。以上五味,入众药同研,却入;4)钟乳粉、阳起石(略煅)、朱砂(煅或蒸)各30g。以上3味同为细末。用糯米粉煮糊丸,每30g作50丸,阴干,入布袋搽令光莹,每服5~10丸,空心温酒或姜盐汤,或枣汤下,亦得妇人艾醋汤下。 ⑨震灵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妇女崩漏,或白带延久不止,精神恍惚,头晕眼花:禹余粮、赤石脂、紫石英各120g,五灵脂60g,代赭石120g,乳香、没药各60g,朱砂30g。研成细末,充分和匀,加米粉10%~20%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12g,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布包入其它方剂煎服,用量酌加。 ⑩仙方固真丹(《奇效良方》)治精泄不禁:禹余粮、石中黄、赤石脂、紫石英、石燕子各30g(以上诸味俱用炭火煨通红,醋90g淬干,研为极细末),白茯苓(去皮)120g,人参60g,青盐30g。以上为细末,再研匀,用无灰酒煮糊和丸,如小指头大,以朱砂为衣,每服2~3丸,用温酒或盐汤送下,空心临睡服。 ⑾紫桂丸(《证治准绳》)治冲任不足,血海空虚,月经不调,腰腹冷痛,或崩漏:禹余粮(火煅,醋淬)90g,龙骨、艾叶(醋炒)、赤石脂、煅牡蛎、地榆各60g,牡丹皮、厚朴、当归、阿胶(蛤粉炒)、吴茱萸、白芷、肉桂各30g,炮附子15g。上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浓煎醋汤送下。 ⑿《山西中草药》:“治子宫功能性出血,便血:禹余粮15g,白芍12g,生地炭15g,地榆炭、茜草各12g,仙鹤草15g,赤石脂12g。水煎服。” ⒀《山西中草药》:“治白带:禹余粮、海螵蛸、赤石脂各等份。共研末,每次6g,日服2次。”

医药家论述

①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 ②李时珍《纲目》:“禹余粮,手、足阳明血分重剂也。其性涩,故主下焦前后诸病。李知先诗曰,下焦有病人难会,须用余粮赤石脂。《抱朴子》云,禹余粮丸日再服,三日后令人多气力。” ③倪朱谟《本草汇言》:“禹余粮,养肺金,固大肠之药也。凡属水土不和,清浊混乱诸疾,用之奏效。” ④黄元御《长沙药解》:“禹余粮止小便之痛涩,收大肠之滑泄。《伤寒》禹余粮丸,治汗家重发汗,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者,以发汗太多,阳亡神败,湿动木郁,水道不利,便后滞气梗涩,尿孔作痛。禹余粮甘寒收涩,秘精敛神,心火归根,坎阳续复,则乙木发达,滞开而痛止矣。赤石脂禹余粮汤用之治大肠滑脱,利在下焦者,以其收湿而敛肠也。” ⑤黄宫绣《本草求真》:“禹余粮功与石脂相同,而禹余粮之质,重于石脂,石脂乏温,过于余粮,不可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