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炎

子宫颈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而发生的炎症,病原体包括阴道棒状杆菌、淋球菌、念球菌、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等,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者多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和其性状色味的改变。慢性子宫颈炎中最常见的子宫颈糜烂类型与早期子宫颈癌很难鉴别,须作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必要时作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病因

子宫颈是阻止病原体进入内生殖器的一个重要防线,但在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易于侵入而引起感染。子宫颈阴道部为鳞状上皮覆盖,较厚;而子宫颈管内膜为柱状上皮覆盖,抵抗力较弱;子宫颈腺体分枝复杂,子宫颈管内皱襞多,感染不易清除,炎症易转成慢性。

病理

宫颈炎时而见下列几种变化:

子宫颈糜烂

子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因炎症长期刺激而脱落,该处为颈管增生的柱状上皮所覆盖,呈红色细颗粒状(图1),糜烂可分3度,轻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子宫颈面积的1/3以内,中度占1/3~2/3,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子宫颈面积的2/3以上。随着炎症的消退,柱状上皮脱落为新生的鳞状上皮所代替;或是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增生分化为鳞状上皮细胞(鳞状上皮化生),整个糜烂面再为鳞状上皮覆盖后,称为糜烂愈合。

图 子宫颈息肉

慢性炎症刺激可使子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图2)。一个或多个不等,红色舌状软质、有蒂,易出血。

图 子宫颈肥大

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有时在腺体深部有粘液潴留形成囊肿,使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表面多光滑。

子宫颈腺体囊肿

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子宫颈腺管口将其阻塞。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而形成囊肿(图3)。宫颈表面可见单个或多个、青、白或淡黄色小囊泡,内含粘液。

图 子宫颈裂伤及外翻

多发生于产后,侧裂最常见。疤痕收缩,或子宫颈管内膜增生,均可形成宫颈粘膜外翻。

子宫颈管炎 病变局限于宫颈管内粘膜及其下的组织,宫颈口有脓性分泌物或发红充血。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急性宫颈炎的量更多,可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或带血性,伴有息肉时易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性交后出血。还可有腰痛,骶部痛,盆腔下坠痛及痛经等,每于月经、排便或性交时加重。检查时可见子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质硬,有时可见息肉、外翻、囊肿等。

诊断

必须与早期宫颈癌鉴别。常用方法为宫颈刮片及宫颈管刮片或吸片的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切片方能明确诊断。

治疗

以局部治疗为主,使糜烂面粒状上皮坏死脱落,为新生的鳞状上皮所覆盖。

物理疗法

疗效好,疗程短,常用方法有电熨、激光治疗和冷冻疗法,一般治疗后会出现白带增多,短期内应避免盆浴、性交和阴道冲洗,以后每月复查。

药物治疗

适用于面积较小、病变较浅者,常用腐蚀剂有硝酸银或铬酸,也有各种中药局部敷用。

子宫颈锥形切除

对宫颈肥大、糜烂面较广,且涉及颈管者可考虑。目前多用此术鉴别宫颈癌是否浸润,单纯为治疗子宫颈炎症则很少使用。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