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

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妇科病证。其中,起病急、大量出血者为崩;起病缓慢,出血量少,淋漓不净者为漏。二者在发病过程中常可相互转化,故统称崩漏。多由脏腑、气血失调,冲任不固而致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其中又以肾虚为根本。治疗以调理脏腑功能为主,使气血和调,冲任复常,崩漏自愈。

有关崩漏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汉代《金匮要略》有“漏下”的病名及其治疗处方。隋代《诸病源候论》载有漏下候、崩中候,并指出崩漏的发病由劳伤气血、脏腑损伤及冲任二脉虚损引起。明代方广《丹溪心法附余》提出了塞流、澄源及复旧的治崩三法,至今仍为治疗崩漏的基本方法。

病因病机

崩漏是由脏腑虚弱、气血失调和冲任失固所致。肝藏血,脾统血,故肝不藏血、脾不统血,都可导致崩漏。肾藏精,是产生月经的根本,又是冲任气血之源,肾虚则冲任不固,经血失约而为崩漏。崩漏发生在青春期,多因肾气初盛,冲任功能尚未健全;更年期妇女则因肾气渐衰,冲任亏虚;育龄期妇女则多因胎孕分娩或房室不节,耗损肾精。以上是均与肾虚有关而致的崩漏。此外还有湿热化火,血热妄行或瘀血留滞胞宫,新血不能归经而致崩漏者。

崩漏须与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及月经先后无定期鉴别,前三者为月经周期的异常为主,而月经的经期和经量无明显的异常表现;崩漏与经期延长的不同点是后者仅为经期的延长,月经周期和经量无明显异常表现;至于月经量过多、过少,只是表现为量的异常,周期和经期均无异常,而崩漏则表现为月经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同时异常。

辨治

崩漏是以出血为主症,辨证应首先根据出血的量、色、质及出血时间的长短,病势缓急,以辨其寒热虚实。如量多势急,继而漏下不止,血色淡者属虚;血崩色鲜红,血质黏稠者属热;若淋漓漏下,色紫红,质稠者属虚热;若血色紫黑有臭味或有血块属湿热;如崩漏下血时来时止,崩漏交替出现者属瘀滞;若血色晦黯而质稀,多属虚寒。

崩漏的治疗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基本原则,正确采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就是止血,用于暴崩失血者,有固气摄血、回阳救逆、益气养阴等法。出血逐渐减少后宜采用澄源求因之法,即根据不同证情辨证。血止后进一步固本善后以期复旧,根据证情分别采用补肾、调肝或健脾益气等法。当然三法不能截然分割,塞流亦需求因,澄源不忘固本、复旧。崩漏常见以下证型:

(1)血热崩漏。由血热损伤冲任,迫血妄行所致。有虚实之分,虚热证多因身体阴虚,或久病大病,失血伤阴,阴虚火旺,热扰血海而致。证见出血量多,血色鲜红,质黏稠,伴见心烦潮热,头晕耳鸣,小便黄,大便干结,苔薄黄,舌质红,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养血止崩,方用保阴煎合生脉散加减。实热证因素体阳盛或郁久化火,或外邪入里化热,或过食辛辣食物,酿成实火,迫血妄行而致。证见崩漏下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便秘溲黄,苔黄,脉弦细。治宜清热凉血止崩,方用清热固经汤加减。如由下焦湿热,蕴久化火,引起崩漏下血,血量多而黏稠,有臭味,下腹胀痛拒按,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苔黄腻,脉弦数或弦细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止崩,方用银翘红酱解毒汤加减。

(2)劳伤崩漏。多因思虑过度,或饮食劳倦,损伤脾气,以致脾失统摄,冲任失固所致。证见崩漏下血,血色淡,苔薄白,舌质淡,脉濡弱。治宜健脾养血、益气固崩,方用固本止崩汤或归脾汤加减。

(3)气陷崩漏。由于素体气弱或多产,或久病大病伤气,致气虚下陷,气不摄血。证见崩漏下血,血质淡,质稀薄,气短乏力,懒言少语,小腹空坠,苔薄舌淡脉细弱。治宜益气升提、固摄止崩,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圣愈汤加仙鹤草、煅龙牡等。

(4)血瘀崩漏。可因抑郁气滞,日久血凝成瘀,瘀血阻滞冲任,使新血不能归经而致崩漏。证见阴道不规则出血,时下时止,时多时少,日久不止,色黯黑有块,小腹疼痛,或胀痛拒按,舌质紫黯,脉涩。治宜活血化瘀、调经止血,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5)虚寒崩漏。肾虚体质或手术损伤胞宫,或房事不节,以致肾阳虚寒,冲任不固而致崩漏。证见阴道出血或多或少,时来时止,血色淡,质清稀,腰酸膝软,畏寒肢冷,苔薄舌淡,脉沉细。治宜温肾暖宫、固本止血,方用右归丸加减。

(6)虚脱崩漏。暴崩失血,气随血脱。证见失血量多,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不温,精神萎靡,舌质淡,脉细弱。亟宜益气固脱,方用独参汤、参附汤。待虚脱情况好转后,再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补气生血,澄源固本。

其他疗法有:

(1)大出血时可服云南白药或三七粉止血。

(2)棉花根、红枣煎水服,有补气生血作用。气虚崩漏血止后可常煎服黄芪或人参代茶。

(3)针灸:大出血虚脱者同时针刺人中、合谷、足三里或百会穴,出血缓慢者可艾灸百会、隐白穴。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