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热

疏螺旋体属微生物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及关节疼痛、肝脾肿大,严重者可有昏迷、谵妄、黄疸及出血倾向。发热数日后进入间歇期,发热期与间歇期交替出现,可复发多次,每次发作的时间逐渐缩短,病情逐渐减轻,故为自限性感染。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可分为虱传回归热及蜱传回归热两类,前者流行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以冬春季为多,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体虱是其主要媒介。病原体为回归热疏螺旋体,又称奥伯迈尔氏疏螺旋体。蜱传回归热散发于热带、亚热带,有严格的地区性,以春夏季节为多,鼠类是其主要传染源,病人也是传染源。蜱受染后,传染性将持续终生,且能经卵传代,故蜱既是传宗媒介,也是传染源。蜱的体腔、唾液及粪便内均有螺旋体。病原体为蜱传回归热螺旋体,其种类很多,其中以达顿氏疏螺旋体为代表。虱能传播蜱传螺旋体,但蜱不能传播虱传回归热螺旋体。人对两型螺旋体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虱型者约持续2~6个月,蜱型者约为1年。两型螺旋体间无交叉免疫。预后取决于治疗早晚、患者年龄、有无严重并发症等;及早应用抗生素可使病死率低于5%。婴儿病死率可达20%以上,凡有深度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明显出血倾向者,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病原学

两类螺旋体的形态相同,长 7~30┢m,宽0.3~0.5┢m,有3~10个不规则的疏螺旋,吉姆萨氏染色呈紫红色。运动活泼。对寒冷抵抗力强,对普通消毒药、干燥和热均较敏感。螺旋体除含有特异性抗原外,尚与其他微生物有共同抗原,故受感染者的血清可与变形杆菌OXk株起阳性凝集反应,也可短暂出现假阳性瓦瑟曼氏反应及康氏反应。本病原体易产生变异,其反复发热与病原体在感染过程中的抗原变异有关。患者在发热期间逐渐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具有凝集、杀死及溶解螺旋体的作用,使血循环中大部分螺旋体被消灭,症状消退;但少数螺旋体因抗原发生变异,仍能存活在组织中,当繁殖到一定数量时,再次进入血循环引起发热,此时患者在新抗原的刺激下,又产生相应抗体,发热再度下降,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回归热周期。

临床表现

虱吸入病人血液后,病原体在其体腔中大量繁殖,但不进入唾腺,人搔痒时将虱压碎,虱体腔内的螺旋体通过人的皮肤创面或粘膜而进入人体。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在血液中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15天,绝大多数急骤发病,表现畏寒、高热、剧烈头痛、肌肉及关节疼痛、面红、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肝脾肿大、肌压痛及淋巴结肿大。红细胞被破坏,导致溶血性黄疸及贫血。疾病早期由于螺旋体在毛细血管内堆聚、阻塞、血小板减少等而有出血性皮疹,若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则出现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斑、呕血及便血等;有时心脏呈弥漫性心肌炎和间质性病变,少数病例可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脑膜可充血及炎性浸润,脑水肿时则发生昏迷、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热持续6~7日后体温骤降,大汗而进入间歇期,此时症状大部消失,肝脾肿大及黄疸等也随之减退。7~9日的间歇期后,多数患者可再度出现全部症状,即所谓“回归”,但大多症状较轻,病程也较短,多数患者经复发2次后自愈,复发2次以上者仅1~2%。

蜱传回归热发病常因蜱叮咬引起,蜱的成虫、幼虫叮咬吸血时,可将病原体直接注入人体,病原体也可随抓痒伤口进入人体。病原体侵入局部有紫红色炎症改变,中央隆起,抓破后易发生化脓感染,局部淋巴结肿大。一般症状与虱型回归热相似,但病情较轻。

诊断

发病季节、地区、体虱寄生或野外作业史均有助于诊断,住宿周围发现鼠、蜱则为蜱型回归热的重要线索;典型的临床表现亦可提示诊断;确诊则须在发热期病人周围血中查到螺旋体,病人尿、脑脊液内有时也可查到。血清学检查、动物接种操作困难。

治疗

发热期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饮食、足量水分及降温,必要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抗生素能消除体内螺旋体,故治疗有特效,四环素族抗生素是目前最有效的药物,一般选用四环素,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疗效亦佳,国外报告顿服强力霉素100mg一次亦可获良好效果。吸收缓慢的青霉素不能杀灭脑内的螺旋体,故治疗后疾病有复发可能;部分蜱传回归热对青霉素不敏感,故不宜选用;抗生素治疗中须严加注意可能出现严重的休克反应即雅里施-赫克斯海默二氏反应,重者可致死,这可能是螺旋体大量溶解时出现的过敏性休克反应,故第一次抗生素剂量不宜太大,必要时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新胂凡纳明只用于晚期反复发作、对抗生素疗效较差的蜱型回归热患者。

预防

预防虱型回归热,主要是及时治疗病人及彻底灭虱。预防蜱型回归热,则必须防鼠、灭鼠、灭蜱及防止蜱类钻进住处,可采用1~2%DDVP(敌敌畏)喷洒灭虫,野外作业时采取防蜱灭蜱措施。

参考书目
  1. 黄铭新主编:《内科理论与实践》,第2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