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移植术

用透明的角膜片置换混浊或有病变部分的角膜,以达到增视、治疗某些角膜病和改善外观的目的。角膜无血管,血流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不能与角膜接触,故角膜移植后不易发生排斥反应,移植成功率在95%以上。由于供眼角膜保存方法、手术器械、显微镜使用和技术操作的不断改进,以及对移植片排斥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手术适应范围已扩大,成功率提高。常用全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板层角膜移植术。

全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把不透明的角膜全层切除,换上一块同样大小的透明角膜。根据移植片大小的不同,可分为:部分性(直径小于7mm)、亚全性(直径8~9mm)和全部性(直径大于10mm)。常用的移植片直径为5~7mm;小于5mm者不易保持透明且术后散光较大;超过 8mm者易有排斥反应;10mm常可影响房水排出通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较大的或整个角膜白斑,在进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前,需作大面积板层角膜移植术,用以改善角膜基地,然后再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适应症和禁忌症

光学角膜移植术应在炎症已稳定半年或一年后进行,否则移植片容易发生混浊。有利于保持移植片透明的主要因素是移植床周围角膜组织正常,无角膜前粘连和新生血管,无活动性角膜炎症,角膜厚度适中。另外应注意眼球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如泪液分泌和角膜知觉有无异常,眼内压是否正常等。常见的适应症为各种中央部分的单纯性角膜白斑、各种角膜营养不良、圆锥角膜、角膜瘘等。全角膜白斑,广泛前粘连、浅前房或无前房,无晶状体眼伴有角膜病变,广泛新生血管,严重化学烧伤,高眼压或低眼压者其手术效果均较差。凡有活动性炎症、弱视、眼球震颤、角膜知觉消失、泪液分泌不足者均不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供眼角膜的选择和保存

供眼角膜质量的好坏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最好选用新鲜无水肿、同样厚度的角膜。供眼年龄在10~50岁之间,以20岁以上为好。常温下死后10小时摘除眼球为宜(尸体低温保存也不要超过24小时)。要保持移植片具有良好活性,尤其角膜内皮细胞的活性。部分角膜移植术失败的原因为供眼内皮细胞在术中受损或保存不佳。凡有长期消耗性疾病、急性传染病败血症、黄疸、恶性肿瘤以及梅毒反应阳性者的眼球禁用。从供者死后到移植手术之间的时间,因保存方法不同而异,但越短越好。移植片的保存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冰箱湿房保存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将用抗生素合剂冲洗或1:1000~5000柳硫汞液浸泡过的眼球,置于带有磨口瓶塞的广口玻璃瓶中,角膜朝上,瓶底以浸渍生理盐水之纱布衬垫,瓶内始终保持湿房条件,置4℃冰箱内储存备用。若在供者死后 3小时内完成采集和保存处理,则保存有效期可达72~96小时。

(2)同种血清保存,抽取受体静脉血10ml,制成血清冷藏。在得到供体角膜后,将无菌操作的角膜片浸泡于受体血清中置冰箱备用,可保存48~72小时。

(3)M-K液保存,此保存液是1974年麦凯里和考夫曼二氏研制的一种角膜保存新技术,其主要成分是在199组织培养液中加上5%低分子右旋糖酐,保存角膜时在保存液中加入青链霉素(浓度为 100μ/ml)。保存液的渗透压为290mOsm/L,pH7.4,每个角膜需保存液10ml,处置完毕置4℃冰箱备用。最长可保存5~9天。

(4)L-H保存液,中国河南眼科研究所1972年开始在实验室用组织培养液L-H液(含0.5%水解乳蛋白和10%小牛血清的汉克斯氏液)保存角膜,1973年用于临床角膜移植。若供者死后立即取下眼球,可保存7~15天,内皮活性>75%。目前将L-H液中的小牛血清改为脐带血清在临床应用。

(5)无血清角膜保存液,是在L-H液基础上加以改良的人工营养液。L-H液配方简单经济,M-K液中的低分子右旋糖酐使角膜相对脱水而减轻其水肿,将这二种配方组合:原L-H液中除去血清,加入5%低分子右旋糖酐,制成一种含0.5%水解乳蛋白和5%低分子右旋糖酐的 Hanks液,另外可加 160μ/ml庆大霉素为抑菌剂。保存期3~7天。

(6)超低温冷藏长期保存法,在液氮冷冻器(-196℃)储存一年以上,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显示角膜在解冻后内皮层依然完整,但冷冻步骤复杂、设备昂贵,不宜普遍使用。

(7)器官培养,无论是湿房或其他人工营养液保存法,都只能在一周内保证供体角膜的高质量,而器官培养液在37℃时其角膜内皮的完整性及其功能可保持3~4周,是一种较长时间的保存方法。

板层角膜移植术

是将浅层角膜病变组织切除,留下一定厚度的角膜作移植床,用一块同样大小和厚度的板层移植片放在受眼角膜床上。其优点是移植片大小不受限制,因手术不穿通眼球故较安全,并发症少。但因接触面有少量瘢痕,故视力改进不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适应症

适用于角膜浅层病变,如角膜瘢痕、角膜营养不良、周边部角膜变性、角膜边缘肿瘤、复发性翼状胬肉、角膜瘘、后弹力膜膨出、蚕蚀性角膜溃疡及疱疹性角膜炎等。此外还适用于浅层角膜病变的无晶状体眼,可避免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引起的并发症。也适用于仅有单眼角膜的浅层病变。

角膜移植片的保存方法

除使用新鲜和冷藏材料外还包括:

(1)甘油脱水保存法。用装有95%甘油5ml的小瓶加盖密封,高压至105℃消毒45分钟备用。无菌操作取下角膜或角巩膜,用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冲去色素,吸去水分,放入消毒甘油内贮存。24小时后取出,再置入另一消毒甘油贮存瓶内,加盖密封,置入4℃冰箱内可保存半年。使用时从甘油中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放入混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中复水约20分钟,待角膜材料呈半透明、变软即可使用。

(2)无水氯化钙干燥保存法。用同样方法将取下的角膜放在消毒的玻璃皿内,上皮向上,置入放有 250克新鲜的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瓶中。24小时后将此瓶置入贮有干燥矽胶的消毒瓶中,加盖密封。放在4℃冰箱内备用。若干燥矽胶由蓝色变红色,说明有水分进入,则不宜使用。使用时取出干燥的移植片,放于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内20分钟复水后即可使用。

角膜移植术的并发症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并发症:手术时损伤虹膜及晶状体,玻璃体脱出,移植片移位,前房延缓形成,虹膜前粘连,继发性青光眼及移植片混浊水肿。角膜水肿若在术后24~48小时发生,多为术中内皮损伤所致;若在术后3~4周发生,可见移植片有水肿及新生血管,为免疫反应的表现。使用激素类药物可减轻症状,直至反应消失。

板层移植术的并发症为:在切除病变时可发生角膜穿通,可改做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若术后感染,可进一步切除病灶,用抗炎治疗,若病灶切除不干净可致移植片水肿混浊,若发生时间较晚,多为免疫排斥反应,可应用大量皮质类固醇治疗。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