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

晶状体部分或全部混浊的病理现象。因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和混浊的程度不同,对视力的影响亦异。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约为4‰。新生盲儿中30%为白内障所致。后天性白内障以老年性白内障最多见。50~60岁年龄组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的老人则可达80%以上。白内障的发病率因气候、纬度及海拔高度而有显著差异,海拔高度对发病的影响更大。海拔高、纬度低的地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且发病年龄也提前,如中国西藏地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即如此,这可能与当地日光中紫外线辐射较强有关。中国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年龄比欧美等地约早5~10年。白内障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在成熟期行白内障摘出术。

先天性白内障

多数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小部分在出生后逐渐形成,带有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因素。

先天性白内障多为遗传性疾病。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类。内生性者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可有遗传性。外生性者是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造成损害所致,如母体在妊娠期前 6个月内患有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及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钙质代谢异常等,均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白内障。多为双眼发病,静止性,少数在出生后继续发展。

先天性白内障分为:全白内障,晶状体呈弥漫性混浊;前极白内障,混浊位置在前囊中央;后极白内障,混浊在后囊中央;绕核性白内障,混浊围绕胚胎核,核及皮质表层透明,在晶状体的赤道部,可见呈放射状的马鞍状楔形混浊,名为骑子。前极及后极白内障对视力影响小,无需治疗。绕核性白内障,散瞳后若晶体周边部透明带较宽者则可行光学虹膜切除术。若透明带较窄则应作完全性处理,即行白内障摘出术。

后天性白内障

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

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中国北方的发病率低于南方。病因与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

按裂隙灯显微镜下所见初发混浊的位置,可分为核性白内障(约占20%)及皮质白内障(约占70%)两大类,余为混合型。皮质型又分为皮质周边型(即楔形白内障)、后皮质囊下型(又名盘状白内障)和核周型(即老年点状白内障),后两种较少见。

楔形白内障的临床病程可分为:

(1)初期,混浊开始于下方周边部皮质,呈楔形,尖端指向晶状体中心,以后在上方及两侧也出现类似混浊,此时瞳孔区混浊不明显,病人视力可接近正常。眼底镜检查在红色反光背景前可见车辐状的黑影。

(2)肿胀期,混浊继续扩大,晶状体肿胀,且见水隙,前房变浅,少数有青光眼素质的病人可出现青光眼发作。

(3)成熟期,晶状体内水分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晶状体肿胀消失但混浊增加,前房恢复正常深度。此时的视力仅能眼前数指或见手动,是摘出白内障最合适的时期。老年性白内障从初起到成熟一般需要数月至数年不等。

(4)过熟期,晶状体内水分继续丢失,体积缩小,囊皮多皱,前房加深,病程继续发展,晶状体纤维分解溶化而成为糜粥样乳白色液体,发黄的核便沉到底部,称为莫尔加尼氏白内障。晶状体悬韧带若发生退行性病变,一旦发生外伤,易出现悬韧带断裂引起晶状体脱位(见图)。偶见囊皮破裂,囊内液流出,引起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或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图

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时视力下降,也有以飞蚊症或单眼复视为早期症状者,视力障碍与混浊所在的部位及密度有关,后极部或核混浊会较早地影响视力。

老年性白内障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成熟期行手术摘出。单眼白内障术后不易形成双眼单视,可配戴接触眼镜或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早期也有人试用各种药物(如白内停)治疗,其疗效尚难肯定。

并发性白内障

并发于其他眼病的白内障,如葡萄膜炎、绝对期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和视网膜脱离等。混浊由晶状体后部开始,然后累及整个晶状体,治疗也需行手术摘出,但效果不理想。

外伤性白内障

多数于角膜穿通伤后晶状体囊膜损伤所致。少数严重的眼球顿挫伤也可引起白内障。

代谢性白内障

因内分泌功能不全所致。如糖尿病性白内障,见于青年糖尿病人,为双眼性,初发时在囊下皮质见散在的雪片状混浊,多迅速发展到全晶状体。手足搐搦性白内障是甲状旁腺功能不全引起低血钙的结果。

药物性白内障

某种药物有选择性地对晶状体发生作用而形成的白内障。如麦角碱、萘类、二硝基酚,以及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等。

放射性白内障

能引起晶状体混浊的有X射线、β射线、γ射线、中子束及部分红外线等。白内障发展速度取决于放射线剂量、照射时间、间隔时期等因素。

中毒性白内障

麦角胺、氯丙嗪可引起全白内障;二硝基酚和三硝基甲苯常引起不完全的白内障。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