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经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表示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具有特殊的亲和作用的药性。这使它们对这些部位的病变有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早在《周礼》、《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已有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可视为归经理论的先声。张仲景的《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学说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唐代《本草拾遗》和宋代《本草衍义》等都对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作用有所论述,构成归经理论的雏形。金代《珍珠囊》和元代《汤液本草》等把归经作为药性的主要内容,标志着归经理论已经确立。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药品化义》均把“行某经”、“入某经”作为论述药性的主要内容;清代《要药分剂》正式列出“归经”名称,并采用五脏六腑之名加以论述;清代《得配本草》等总结了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归经药;温病学派的兴起,又产生了卫气营血及三焦归经的概念,都对归经理论的完善产生了重要影响。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疗的病证为依据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表里,因此一旦发生疾病,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体内的脏腑,脏腑病变又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由于疾病所在脏腑经络部位的不同,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由此某种药物能治疗某脏腑经络病变时,便确认某药物归该经。如柴胡、香附归肝经,常用以治疗气郁胁痛的肝经病变;桔梗、杏仁归肺经,常用以治疗胸闷喘咳的肺经病变。某些药物一药归数经,如山药归脾、肺、肾三经,功能补脾肺肾、益气养阴、涩精止带,用治脾虚泄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等多种病证。再如甘草能通行十二经脉,则治疗病证的范围也就极为广泛。六经辨证学说中含六经用药的归经理论,如麻黄、桂枝为太阳经药,石膏、知母为阳明经药等。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学说中含有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理论,如银花、连翘为卫分药,石膏、知母为气分药,生地、赤芍、丹皮为营分和血分药;又黄芩主入上焦,黄连主入中焦、黄柏主入下焦等。还有按中药自身特性(形、色、气、质)的归经理论。如连翘心,其形似心,主入心经以清心降火;白芨色白,入肺以补肺生肌;砂仁气味芳香,入脾、胃经,以醒脾开胃;代赭石重镇潜降入肝经,以平肝潜阳等。归经理论给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如热证有肺热、胃热、肝热的不同见证,若肺热气喘咳嗽,当用桑白皮地骨皮等肺经药以清泄肺热、止咳平喘;若胃热熏蒸、齿龈肿痛,又当用生石膏、黄连等胃经药以清泄胃火、消肿止痛;若肝热目赤翳障,则用菊花、夏枯草等肝经药以清肝泄火、明目退翳。药物归经部位有主次之分。如黄芩主清肺火,兼清胃、胆、大肠、小肠诸经之火。脏腑经络之间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因此某经病变并不单用某经的药物。如肺病见脾虚时,每用补脾之药促使肺病痊愈,称为“培土生金”。再如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每用滋阴潜阳的肾经药获效,称为“滋水涵木”。同归一经的药物,因其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不同,治疗作用也各异,因此,必须相互结合、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指导临床用药。掌握药物的归经,还可以探索药物的潜在功能,如益母草归心、肝、膀胱经,是一味活血调经的妇科常用药,近年来根据益母草归心经,心主血脉的理论,而用治瘀血痹阻心脉的胸痹证(即瘀血型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也证明益母草确有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抗实验性心肌梗塞及抗血栓形成等药理作用,从而发掘了益母草的新效用,扩大了使用范围。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