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非意料中的、非外因直接引起的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死亡。一部分猝死者不一定真正死去,经及时抢救仍可存活。猝死之所以受到医学界愈益重视,原因是:

(1)猝死者为数很多,在美国占男性死亡原因中的首位(约1/3)。中国无确切的统计,根据北京友谊医院对北京宣武区部分人口进行的回顾性调查,猝死者占死亡数的5.1%。

(2)猝死发生突然,会给死者亲友带来很大的精神创伤和震动。

(3)随着对猝死认识的深入,目前约1/5猝死者经抢救可以长期存活。

猝死的概况

猝死可发生于体内潜在的进行性疾病的基础上,可在某些外因(如激动、劳累)的作用下发生,亦可无外因而发生。从发生症状至死亡的时间究竟多长才算作猝死,目前意见分歧较大。有人定为1小时以内,有的定为24小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定为6小时。如果定为1小时,则猝死的绝大部分为心脏病所引起。40岁以上的心脏病人中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比例很大,因此,1小时以内的猝死主要由冠心病引起。与心脏病或冠心病有关的猝死称为心性猝死或冠心病猝死。猝死的原因除冠心病外,还有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急性心肌炎、急性大块性肺梗塞、动脉瘤破裂、 Q-T间期延长综合征、二尖瓣脱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猝死发生前可以完全没有症状,或原有的一些症状稍有加重。猝死往往发生在医院外,所以抢救常很困难,但若组织动员社会上的非医药人员,使他们学会抢救猝死的初步措施,使患者有机会被转送至医疗部门继续抢救,当中亦有部分可以复活。

心性猝死

冠心病是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冠心病引起猝死的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是心电不稳定、折返激动所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而引起。部分猝死后经抢救复活者,事后从心电图或心肌活体组织检查证实有急性心肌梗塞。对猝死者作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一部分死前曾有多次无症状型心肌缺血(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时,却无心绞痛等症状出现)的表现,因此猝死可能发生于心肌较严重的缺血时。

冠心病患者合并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时,如心室晚电位阳性,或阵发性、无症状型心肌缺血频发且持续时间较长者易发生猝死。

猝死发生前可无任何先兆。部分人先觉胸前区不适,或原有心前区疼痛发作的频度及程度略有增加。随后突然迅速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呼吸变慢、变浅而停止,脉搏、血压、心音均不能测知,心电图显示心室颤动或心电静止。或者尖叫一声,瞬即死去。表现形式多样。

发生猝死时医院外的抢救十分重要,应由城市的一个医疗中心为核心负责组织、领导抢救工作,设立急救网,组织、训练社会力量如急救队、消防队、教员和部分学生进行抢救。在医院内监护病房或其他病房中遇到猝死者,首先要进行心肺复苏,发现室颤则可进行心脏电复律,用抗心律失常药等。对猝死目前尚缺乏完全有效的预防措施。用抗心律失常药能有效地控制室性心律。手术切除容易引起折返激动的心肌,通过心导管消蚀心肌的导位折返激动病灶,植入体内自动心脏除颤器,避免引起室速或室颤的诱因(如过度体力劳动、情绪过度激动、过度饮酒或过度疲劳)可能对一些病例有效。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