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盛未艾

整理了方盛未艾的基本信息,解析释义,用法示例,造句,近义词,

方盛未艾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āng shèng wèi ài
成语简拼
FSWA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方盛未艾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同]方兴未艾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宋·真德秀〈龙山书院记〉:『自是举于有司者,前後相望,人物彬彬,方盛未艾。』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方盛未艾”几个大字。

(2)冰冰不会写成语“方盛未艾”的最后一个字。

(3)泗纶中学的尧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方盛未艾”。

(4)小宝写不出成语“方盛未艾”,所以单元测试只考了99分。

(5)尧爷爷给他的孙女讲了“方盛未艾”的故事。

分字解释

方:fāng 1、 <名> 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诗经·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2、 <名> 方形,与『圆』相对。《促织》:『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颈。』3、 <形> 正直。《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4、 <名> 方向;方位。《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5、 <名> 区域;地方。《 <论语> 六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6、 <名> 方圆;周围。《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7、 <动> 比拟;相比。《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8、 <名> 方法;计策。《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9、 <道理;礼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旦知方也。』《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 <名> 药方;单方。《林黛玉进贾府》:『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11、 <介> 当;在。《伶官传序》:『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12、 <副> 才;刚刚。《 雁荡山》:『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13、 <副> 正;正在。《荆轲刺秦王》:『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14、 <副> 将要;就要。《涉汇》:『吾方高驰而不欧。』15、 <动> 纵横;方圆。《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之地方千里。』[方技] 指医、卜、星、相之术.[方士] 方术之士,指古代从事仙、炼丹等迷信活动的人。[方夏] 中国。[方舆] 1.指地,古代以为天圆地方,又有天为盖。2.指天下。

盛:shèng 1、 <形> 兴盛;旺盛。《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 <形> 多;大量;茂盛。《采草药》:『山寺桃花始盛开。』3、 <形> 大;盛大。《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形] 程度深;范围广;规模大。《活板》:『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4、 <形> 充足;充沛。《答李翊书》:『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5、 <形> 好;美好。《教战守策》:『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6、 <副> 极;非常。《中山狼传》:『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chéng 1、 <名> 放在器皿里用来祭祀的谷物。《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2、 <动> 把东西放进器物中。《伶官传序》:『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未:wèi 1、 <副> 没有;不曾。《 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2、 <副> 不。《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3、 <副> 用在句尾表疑问,相当于『否』、『没有』。《书博鸡者事》:『是足以报使君未耶?』4、 <名> 地支的第八位,古代用以记日子。《登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5、 <名> 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一至三点。[未亡人] 旧时寡妇自称。

艾:(一)ài 1、 <名> 植物名,即艾蒿,叶可灸病。《孟子·离娄》:『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诗经·采葛》:『彼采艾兮。』2、 <名> 绿色。范晔《董宣执法》:『赐艾绶,葬以大夫礼。』〖又〗 <名> 灰白色。元稹《郡斋感怀见奇》:『艾发衰容惜寸辉。』3、 <名> 对老年人的敬称。《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说幼,学。…五十曰艾, 服官政。』4、 <形> 美好。《孟子·万章上》:『知好色则慕少艾。』5、 <动> 停止。《左传·哀公二年》:『虽克郑,犹有知在,忧未艾也。』(二)yì 1、 <动> 通『刈』,割。《汉书· 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草菅艾草菅然。』2、 <动> 铲除,杀害。《左传·哀公元年》:『亦不艾杀其民。』3、通『乂』,治理;安定。《史记·越世家》:『至于今诸夏艾安。』[艾服] yìfú古代的一种象征性的刑罚。即割去犯人衣服上的蔽膝部分,以示宫刑。

方:《卯集下·方字部》《唐韵》府良切《集韵》《韵会》分房切,□音芳。《说文》倂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或从水作汸。《诗·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传〉方,泭也。《释文》小筏曰泭。《尔雅·释水》大夫方舟。〈注〉倂两船。《史记·郦食其传》方船而下。〈注〉谓□船也。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注〉地体安静,是其方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圜者中规,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又《易·观卦》君子以省方观民设敎。〈疏〉省视万方。《诗·大雅》监观四方。《周礼·天官·冢宰》辨方正位。〈注〉别四方。《释文》视日景,以别东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别也。《礼·内则》敎之数与方名。〈注〉方名,如东西也。又《易·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诗·大雅》万邦之方,下民之王。〈笺〉方,犹向也。〈疏〉诸言方者,皆谓居在他所,人向望之,故云:方,犹向也。又道也。《易·恒卦》君子以立不易方。〈注〉方,犹道也。《礼·乐记》乐行而民乡方。〈注〉方,犹道也。又《易·复卦》后不省方。〈注〉方,犹事。〈疏〉不省视其方事也。又术也,法也。《易·系辞》方以类聚。〈疏〉方谓法术性行。《左传·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注〉方,法术。又放也。《书·尧典》方命圯族。《释文》方,放也。又有之也。《诗·召南》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传〉方,有之也。又今也。《诗·秦风》方何为期。〈笺〉方今以何时为还期。《庄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异形。〈注〉凡言方且者,言方将有所为也。又谷始生未实也。《诗·小雅》既方既皁。〈笺〉方,房也。谓孚甲始生而未合时也。又倂也。《仪礼·乡射礼》不方足。〈注〉方,犹倂也。又旁出也。《仪礼·大射礼》左右曰方。〈注〉方,旁出也。又板也。《仪礼·聘礼》不及百名,书於方。〈注〉方,板也。《礼·中庸》布在方策。〈注〉方,板也。策,□也。又常也。《礼·檀弓》左右就养无方。〈注〉方,犹常也。又文也。《礼·乐记》变成方谓之音。〈注〉方,犹文章也。又义之宜也。《左传·隐三年》臣闻爱子,敎之以义方。又《闵二年》授方任能。〈注〉方百事之宜也。又比方也。《论语》子贡方人。《何晏注》比方人也。又《博雅》方,大也,正也。又祭名。《诗·小雅》以社以方。〈传〉迎四方气於郊也。又地名。《诗·小雅》侵镐及方。〈注〉镐,方,皆北方地名。又姓。《诗·小雅》方叔涖止。〈传〉方叔,卿士也。又官名。《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土方氏,怀方氏,合方氏,训方氏,形方氏。《前汉·朱云传注》尚方,少府之属官也,作供御器物。又医方。《史记·扁鹊传》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前汉·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泽侯人主方。〈注〉侯家人主方药也。又《广韵》《集韵》□符方切,音房。方与,县名。《前汉·高帝纪》沛公攻胡陵方与。〈注〉音房预,属山阳郡。又《集韵》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汉·扬雄传》方皇於西清。〈注〉方皇,犹彷徨也。又文纺切。蝄[音wǎng]或作方。《周礼·夏官·方相氏》敺[音qū]方良。〈注〉方良,罔两也。木石之怪夔罔两。《张衡·东京赋》脑方良。〈注〉方良,草泽之神也。○按《说文》作蝄[音wǎng]蜽。又《集韵》甫两切,音仿。效也。又《韵补》叶肤容切《道藏·左夫人歌》腾跃云景辕,浮观霞上空。霄軿纵横舞,紫盖记灵方。

盛:《午集中·皿字部》《唐韵》氏征切《集韵》《韵会》《正韵》时征切,□音成。《说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书·泰誓》牺牲粢盛。〈传〉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周礼·天官》甸师掌帅其属,耕耨王藉,以共齍盛。〈注〉谓黍稷稻粱之属,可盛簠簋者。又器名。《左传·哀十三年》旨酒一盛。〈注〉一器也。《礼·丧大记》食粥於盛不盥。〈注〉谓今时杯杅也。又《广韵》受也。《诗·召南》于以盛之,维筐及筥。《古今注》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又成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白盛。〈注〉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垩墙,所以饰成宫室。又盛服,严饰也。《左传·宣二年》宣子盛服将朝。〈注〉盛,音成。本或作成。又防堤也。《尔雅·释山》山如防者盛。〈疏〉盛,读如粢盛之盛,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也。又山名。《前汉·郊祀志》日主祠盛山。〈注〉在东莱不夜县。〈注〉盛,音成。又国名。《公羊传·隐五年》秋卫师入盛。〈注〉盛,音成。《左传》作郕。又《唐韵》丞政切《集韵》《韵会》《正韵》时正切,□成去声。《博雅》多也。《广韵》长也。《增韵》大也。茂也。《易·系辞》日新之谓盛德。《礼·月令》生气方盛,阳气发泄。《中庸》官盛任使。《史记·循吏传》世俗盛美。《吕氏春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又极也。《庄子·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又犹嘉也。《张衡·东京赋》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於神明。又受物曰盛。《前汉·东方朔传》壷者,所以盛也。《师古注》叶音去声。又地名。《前汉·武帝纪》南巡狩至於盛唐。《魏书·神元帝纪》魏始祖迁於定襄之盛乐。又姓。《后汉·西羌传》北海太守盛苞,其先姓奭,避元帝讳,改姓盛。一曰周穆王时盛国之后。《穆天子传》姬姓也。盛柏之子也。天子赐之。上姬之长,是曰盛门。〈注〉盛,国名,盛姬,王同姓也。

未:《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无沸切,音味。《说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叶之形。《尔雅·释天》太岁在未曰协洽。《礼·月令注》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汉·律正志》昧薆於未。《释名》未,昧也。日中则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犹不也,未有不,即有也。又未央,复姓。见《李淳风·乙巳占》。

艾:《申集上·草字部》《唐韵》五盖切《集韵》《韵会》《正韵》牛盖切,□音碍。《玉篇》萧也。《诗·王风》彼采艾兮。〈传〉艾,所以疗疾。《急就篇注》艾,一名冰台,一名医草。《博物志》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得火,故号冰台。《本草注》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又《博雅》老也。《礼·曲礼》五十曰艾,服官政。〈疏〉发苍白,色如艾也。《扬子·方言》东齐、鲁、卫之间,凡尊老谓之艾人。《尔雅·释诂》艾,正也。〈注〉长者多更正。又《尔雅·释诂》艾,相也。〈疏〉谓相视也。又美好也。《孟子》知好色则慕少艾。又养也。《诗·小雅》保艾尔后。又止也。《左传·哀二年》忧未艾也。〈注〉未绝也。又报也。《周语》树于有礼,艾人必丰。又《史记·正书》横艾淹茂。《索隐》横艾,壬也。又山名。《春秋·隐六年》公会齐侯,盟于艾。〈注〉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又亭名。《水经注》甘陵故清河直东二十里有艾亭。又姓。《通志·氏族略》春秋大夫艾孔之后。又《正韵》倪制切,音刈。芟也。《诗·周颂》奄观銍艾。《谷梁传·庄二十八年》一年不艾而百姓饥。〈注〉艾,获也。又与乂通,治也。《前汉·郊祀志》天下艾安。又《张衡·东京赋》齐腾骧而沛艾。〈注〉沛艾,作姿容貌也。《五经文字》从义,讹。《集韵》或作□。□字原从□,作草下□。考证:(《扬子·方言》东齐鲁卫之间,凡尊老谓之艾人。)谨按原文艾下无人字,谨改人字为又字,作更端之词属下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