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门塔

中国古代石造亭式塔。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青龙山麓神通寺遗址的东侧。寺创建于前秦始皇元年(351),原名朗公寺,隋开皇三年(581)更名神通寺。据1972年维修工程时在塔内发现“大业七年造”刻石,确知塔建于隋大业七年(611)。该塔创隋唐同类塔的先河,是研究这类建筑造型艺术的典型实例。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身以青石砌筑。单层方形,四底边分别为北面7.34米,东面 7.41米,西、南两面各 7.38米。四面各有券门,高2.1米,宽1.4米。塔檐叠涩挑出石板五层,后反叠二十三层构成四角攒尖顶,四条垂脊略呈弧形,顶冠露盘、山华焦叶、相轮组成的塔刹,通高 15.04米。塔内正中为一方形塔心柱,柱径2.23米,立于方形基座上。柱顶四周共用16块三角形石梁与四壁搭接,承托拱板与塔顶。方柱四面各刻石雕坐佛 1 尊, 面对四门。像高1.23~1.47米。

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多次进行维修。1955年于檐下增设铁箍加固。1964年成立了历城区四门塔文物保护管理所,树立保护标志。1972年揭顶大修,塔身砌体裂石归安加固,檐口增设圈梁,塔周修筑三级梯台,使塔得到了妥善保护。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