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

中国民间歌舞体裁的一种。流行于中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在传统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于广场表演。因源于农民劳动生活中所唱之歌而得名。

秧歌的历史

据清代吴锡麒《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得观者之笑。”由此可见,秧歌几乎有1000余年的历史。秧歌的发展演变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即:从伴随劳动生活的小曲到独立的民间歌舞演唱,由歌舞演唱逐渐向小戏过渡。秧歌演唱的内容多为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此外,有些小段如《于七抗清十二月》、《宋景诗造反》、《洪秀全起义》等,具有反抗封建统治,歌颂农民起义的内容。秧歌表现男女爱情大胆、直率,曾为历代封建王朝所不容,屡遭查禁。到了近代,秧歌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以后,陕甘宁边区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许多革命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创造出具有革命内容,形式健康的新秧歌。如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由于陕北的影响,出现了山东解放区的秧歌剧《张得宝归队》、河北的《宝山参军》以及东北的改革大秧歌等。1949年后,秧歌的活动已不限于传统节日,各种欢庆集会都有秧歌表演。秧歌的舞蹈语汇,已成为舞蹈创作与教学的重要素材。秧歌已成为一些专业歌舞团体经常演出的保留节目,东北大秧歌、山东鼓子秧歌以及脱胎于秧歌的“红绸舞”、“腰鼓舞”等,随同出国访问演出的艺术团体登上了世界各国舞台。

秧歌的表演形式

可分为地秧歌(徒步在地面上歌舞)与高跷(双腿缚以木跷,双脚踩在木跷上歌舞,亦名“踩高跷”)两种。一般由十余人到数十人组成,舞者扮成生活中和神话传说里的各种人物,手执扇子、手帕、伞、鼓、棒等道具。舞蹈开头和结尾为大场,中间穿插各种小场。大场是集体舞,由1~2名领舞者率领秧歌队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如“二龙吐须”、“卷白菜心”、“门转子”等。秧歌的基本动作为挥臂跳跃,扭腰甩肩,1步1拍,以4拍为1组,前3拍向前行进,后1拍退后 1步。小场为2、3个人的舞蹈和歌舞小戏表演。秧歌的音乐,一般分为3个部分:

(1)小场演唱;

(2)锣鼓打击乐;

(3)唢呐吹奏。后两部分主要伴舞用。演唱包括“领唱秧歌”(又名“小秧歌”)与“走戏调”。开场时由秧歌头 1个人演唱“小秧歌”,一般诙谐风趣,起着开场曲的作用。走戏调边舞边唱,大都是从小调中移植过来的独立小曲,结合舞蹈,在尾句前后加入锣鼓过门。此外,还有演唱情节比较简单的秧歌小剧。这类唱腔大都一剧一曲,或小曲联唱;也有吸收了地方戏曲的成分,发展成类似板腔体的结构。过场音乐的打击乐曲目不多,常用的有《三点水》、《杀锣鼓》、《狗相咬》、《老三堆》、《凤凰乱点头》、《什样锦》等。唢呐曲牌常用的有《句句双》、《满堂红》、《小翻车》、《赶子》、《小磨房》、《五匹马》、《柳摇金》、《小对五》等。以上3部分音乐结合秧歌舞步,大都是娺拍,个别地区快速秧歌也有嬋拍。

各地秧歌的表演特点

东北秧歌

流行在黑龙江、吉林、 辽宁等省,其中有代表性的地区是营口、 抚顺、海城、金县、扶余等地。以演唱秧歌小曲为主,带故事的小戏较少。一般为男女2~5人,由 1人领唱,众人和。开场的小曲叫“秧歌柳子”,音调高亢、泼辣。演唱的小调有50余种,其中以《闹五更》、《铺地锦》、《放风筝》、《茉莉花》、《绣花灯》、《文武咳咳》等最为常用。带简单情节的小段有《王婆骂鸡》、《锯大缸》、《小老妈开嗙》、《瞎子观灯》、《小姑贤》、《合缽》、《蓝桥会》、《张生戏莺莺》、《姜太公钓鱼》、《孙悟空与猪八戒》等。舞蹈包括大鼓秧歌、小鼓秧歌和地秧歌 3大类。前两种属于高跷。地秧歌当地又称“地崩子”。表演者扮成克力吐(持长鞭)、傻公子、渔夫、樵夫、田夫、秀才、唐僧、孙悟空等各种人物。表演分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程序。花场在傻公子的率领下走各种队形,有“长蛇阵”、“八卦阵”、“盘肠”等。小场有放风筝、扑蝴蝶等舞蹈。伴奏乐器除唢呐、锣鼓外,还有二胡、笛子、竹板等。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比较统一:泼辣、风趣、热情、爽朗。节奏鲜明,富于棱角。它吸收了河北、山东秧歌的一些因素,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民间艺人称之为“稳中浪、稳中逗、稳中俏”。

河北秧歌

以冀中秧歌(定县、蔚县)、榆林秧歌(榆林)最有特点。冀东秧歌,开场小秧歌叫“秧歌绺子”,以演唱小曲为主,曲调有数十种,多为当地流行的传统小调。舞蹈由扮成梁山泊好汉武松或鲁智深的表演者打棒开路、出场,后面跟着《八仙过海》、《西游记》、《白蛇传》中各种人物,手提花篮、拂尘等随舞。舞蹈队形图案有“编花寨”、“马蜂窝”、“筛子眼”、“葫芦蔓”等几十种。男角动作神态幽默、风趣;女角活泼、优雅,以舞扇技巧见长。冀中秧歌以定县最为闻名,它以演唱秧歌剧为主,在棚内台上演唱,已从歌曲形式发展为戏曲表演。伴奏乐器主要有鼓、锣、钹、旋子等。曲目有50余种。其中最具当地特色的有《借髢髢》、《借女孝》、《崔光瑞打柴》等。蔚县秧歌吸收了梆子的腔调,形成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板腔体秧歌唱腔。冀西北张家口一带的榆林秧歌,明末清初较盛,曲牌众多,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河北各地秧歌风格不一,其中以冀东秧歌的淳朴、抒情最为典型。

山东秧歌

流传在山东北部平原的称北路秧歌,以鼓子秧歌为代表;流传在胶东半岛的称东路秧歌,以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为代表。鼓子秧歌以商河、惠民两县为代表,风格较为慓悍粗犷。它的演唱部分主要是“哈尔虎”,又名“摇葫芦”,为一种说唱性歌曲形式,有头腔、尾腔、中段叙述性部分组成。所唱曲目,大都幽默诙谐风趣,其中有《大观灯》、《大实话》、《鸳鸯嫁老雕》等,有领有和。舞蹈分文武两种场子,角色有伞、鼓、拉花、丑等。持伞者左手握伞,伞把插在腰间或扛在肩上,右手握牛骨板或响铃,为秧歌的指挥和领舞者。丑角穿插在秧歌队中间插科打诨或表演小场节目。队形有“黄瓜架”、“八条街”、“东四门”等。平阴秧歌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品种,所唱曲调大都是历史悠久的曲牌,其中有《耍孩儿》、《山坡羊》、《叠断桥》、《清江引》、《照凤阳》、《桂枝香》等。它的代表性曲目有《十八大姐斗王皮》,内容为讽刺权贵,滑稽幽默。唱腔是十几个曲牌联缀而成。海阳秧歌常唱的小曲有《小货郎》、《小机匠》、《卖油郎》、《小罗匠》、《小二姐作梦》、《十二棵树》、《十根手巾》、《吹大气》、《绣花灯》等。胶东秧歌受京戏影响,形成《拨子秧歌》、《二簧联弹秧歌》等。胶东秧歌的扭步、舞扇都有独特风格,为山东秧歌中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其大场气氛热烈,小场细腻风趣。胶州秧歌在演唱音调上吸收了当地的地方戏曲茂腔柳腔的唱腔,分“女腔”、“小腔”、“老腔”等。常唱的曲调有《南锣》、《东坡》、《扣腔》、《上庙调》、《打皂调》等。曲目有《梁祝》、《打水》、《寻亲》、《闹学》等20余种。胶州秧歌的跑场动作火热夸张,扭的幅度大,动作柔韧舒展,脚步重抬轻落,婀娜多姿,民间以“扭断腰”加以形容,在舞蹈上自成一派。鲁西秧歌,又名“小荡子”,以演唱小曲为主,代表性曲目有《长工与二姐》。山东秧歌的风格特点是:北部粗犷、豪放;中部典雅、抒情;东部火热、活泼;西部淳朴、细腻。各有千秋。

山西秧歌

以祁县、太谷、沁源、武乡、襄垣、朔县等地闻名。祁太秧歌也叫晋中秧歌,以唱小曲为主,曲调十分丰富,约有 300多个调子,常唱的有《拣烂炭》、《卖烧土》、《捡麦根》、《卖樱桃》、《走西口》、《十二月》、《珍珠倒卷帘》、《绣花瓶》、《打冻漓》、《踢银灯》、《小赶会》等。秧歌小戏有《张琏卖布》、《起解》、《借粮》等。其风格特点是高亢、粗犷、豪放、明快。襄垣、武乡秧歌已逐渐向戏曲过渡,唱腔有“快板”、“慢板”、“哭腔”等简单的板腔体式。朔县秧歌舞蹈丰富,男角称“踢鼓”,女角称“拉花”,当地又叫“踢鼓子秧歌”。表演时,“踢鼓”引路,每一 “踢鼓”后跟一 “拉花”。队形单引场有“小五柱”、“单盘”、“满天星”等。双引场有“剪子股”、“十字梅花阵”等。表演中间观众可以进场同舞,称“串会”。两队比赛演出称“算会”,两队合演称“合会”。

陕北秧歌

以米脂、 绥德、 佳县、清涧、吴堡等地闻名。 所唱曲调多来自郿鄠。 最常用的有《岗调》、《银纽丝》、《对花》、《戏秋千》、《紧符调》、《大挑菜》、《小放牛》等。以大鼓、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和一对唢呐伴奏。演唱时用板胡托腔。也有秧歌小戏,半说半唱,生活气息浓厚。常演曲目有《张良卖布》、《牧牛》、《抃草帽》等。陕北秧歌舞蹈丰富,大场以一个“伞头”领舞,人们持有彩灯、绸巾等道具,基本舞步有平走步、前走步、跳跃步、抖肩步、斜身步、十字步、圆场步等。舞姿潇洒大方、活泼。小场有2~8人,表演“旱船”、“推小车”等节目。表演顺序一般为:

(1)引场;

(2)安四门;

(3)豁四门;

(4)剁四门;

(5)收场。队形图案有“剪小股”、“牛眼睛”、“里外城”等。陕北秧歌的风格健壮、有力,节奏自由、奔放,演唱富有高原音调特色。

秧歌的艺术特征

(1)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系由诗歌、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成分组成,是 4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

(2)它是一种过渡性的艺术形式,不断地发展变化。从只有锣鼓伴奏的民间舞蹈,发展为歌舞表演的民歌小唱;再进一步形成比较成熟的载歌载舞的形式;到分扮人物的小型戏曲,一直在不断变化,往往几种形式同时存在。

(3)它是一种复合体的艺术。秧歌很少单独存在,大都与小车、旱船、花灯、打连厢、打花棍、莲花落、霸王鞭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演出。

(4)它是风俗性活动中的一种产物,按照特定的时间、场合演唱,集体性较强,非少数人能表演,无职业艺人。

(5)秧歌中的“歌”与“乐”,都是直接从民间小调与民间鼓吹乐中移植选用的,在音乐上个性特征较少。而舞蹈部分则不同,它有着多种风格特色,为中国汉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