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鸣乐器

以电子方法改变或摹拟传统乐器的发音的乐器。常简称电乐器。常见的电乐器按其功能可分为如下4类:

电扩音乐器

简称电声乐器。这类电乐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先用某种换能装置把传统乐器的声振动变换为与之相应的电能,再送入电子放大器放大,并作适当的音色滤波处理,最后用扩大了并修饰了的音响放出。电吉他是这类电乐器的典型代表。常见的电吉他是将一个条状电磁拾音器安放在琴弦下面靠近乐器音窗的某个部位,当拨动钢质琴弦时,由于振动的琴弦改变了穿过线圈的磁力线数量,就在线圈中产生了与琴弦振动相应的感应电压。此电压经滤波并放大后,即产生新的音色效果。为了扩大音色的可变范围,一些电吉他沿弦长部位安置有2~3个拾音器,以检拾不同的谐波振动成分。随后用电位器调整各拾音器的输出量,就可合成范围较大的音色变化形式。

近年来工程师G.鲍利发明了一种不用钢丝弦,而用光学纤维作弦的电吉他。吉他上端装有一只发光二极管,光通过光学纤维弦。当拨动弦时,一部分光就会被散射离开琴弦。每根弦的振动波长决定了光散失的程度;剩下的光沿纤维弦传到吉他体内一个光检测器上,再变换成电流送入放大器发音。据称这种吉他不受周围交流磁场的干扰,因此不会有交流声产生,音质更纯。其他形式的电气乐器还有电小提琴、电大提琴、电钢琴、电琵琶、电阮、电柳琴等。

纯电子乐器

通称电子乐器。这是品种形式最多、流传最广的一类电子乐器,其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是各式各样的电子风琴(俗称电子琴),其主要特性均源于摹拟传统管风琴的种种功能。其他如电子钢琴、弦控式电子乐器、吹奏式电子乐器等,都属于这一类。其基本原理是将电子音源产生的波型经频谱合成及滤波电路形成多种不同的音色,再经音型电路(包络产生器)形成吹、拉、弹、拨的演奏效果,送至放大器输出。复杂一些的电子乐器加有自动伴奏器和人工残响等功能,使一个人的演奏有如一个小乐队的效果。由于电子乐器的音源不是取自弦、簧、管、膜等机械体的振动,而是直接用电子方法产生,因此有着任意而宽广的音域、音准和频率,稳定度可达到很高标准,音色可以用各种电子方法合成,在同一乐器上可形成多种音色。

电风琴 电子转奏器

亦称半电子乐器。这是一种能将任何乐器、甚至人声转变为各种电子乐器音色的乐器。称它为“半电子乐器”,是因为它的音源并非直接来自电子音源,而是来自传统乐器本身,但通过声-电换能器将其变为相应频率的电振动,此后的音色变换方法,则和一般电子乐器采用的方法十分相似。电子转奏器的最大优点是演奏者不必改变传统的演奏手法,就能得到比电扩音乐器更多种完全不同于传统乐器音色的效果。

电子音响合成器

它是一种音响的“调色盘”。它使用较少的几种基本“声源”电路,由操作者对这些电路作不同的组合联结和调整,就可以得到非常多样的音色:可以是音乐性的,随后供操作者以键盘演奏乐曲;或是效果性的,用以模仿各种自然音响,如雷电、风雨、海浪、爆炸、动物叫声、机械轰鸣等,以及自然界从没有过的奇特声效。

使用一般电子音响合成器时,由于要经过合成手续,故演奏操作速度一般低于普通电子乐器;因此它更适于在电影、电视、广播等方面的音乐和效果录音中使用。最早的电乐器可以追溯到约1904年,美国科学家T.卡希尔发明了泰尔哈莫纽姆,它通过旋转着的铁质齿轮对线圈进行电磁感应产生音源,随后以电合成方式形成多种音色。在原理上它是电子乐器的前身。

1920年,苏联无线电工程师Л.С.捷尔缅发明了差频式电子乐器,用两个电子管高频振荡器产生的差拍音作为音源。这种电子乐器没有琴键,演奏者以两手分别离开或靠近乐器某些部位,就能改变音高和音量。1928年,法国作曲家兼电气工程师M.马特诺发明了用电子管产生音频,用键盘控制音高的电子乐器。从1927~1936年期间,相继产生了许多种电乐器。但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除电吉他、电钢琴等一类电扩音乐器外,电子乐器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电子乐器由于使用了晶体管及借鉴电子计算技术的某些原理,使其在自动伴奏等辅助功能上有了不少创新。音乐电子转奏器及电子音响合成器也相继问世。

60年代以后,家用电子乐器也都具有了自动打击乐节奏、自动和声、分解和弦伴奏以及人工残响等功能。70年代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电子乐器更加小型化和多功能化。1978年后,中国也相继有电子钢琴、弦控式电子乐器、电子风琴、音乐电子转奏器及电子音响合成器等研制和生产。弦控式电子乐器能较好地模拟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和演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