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

苏联人数最多的民族。“俄罗斯人”一词来源于古代斯拉夫部落名(罗斯-Ros、鲁斯-Rus等)。19~20世纪初曾自称“大俄罗斯人”或“大罗斯人”。 约13739.7万人(1979),占苏联人口的52.4%。其中约有83%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其余分布在各加盟共和国。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以莫斯科方言为标准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文字采用斯拉夫字母。10世纪前后传入东正教,但至今仍保留精灵崇拜、祖先崇拜和巫术等传统宗教信仰。

9~13世纪,在原始公社解体过程中,由东斯拉夫各部落(即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结合形成古罗斯部族。从14世纪起,俄罗斯人逐渐脱离罗斯部族,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此过程中,莫斯科大公国兼并了诺夫哥罗德、特维尔、普斯科夫、斯摩棱斯克、梁赞诸国。16世纪以来,俄国领土迅速扩张,大批俄罗斯人占据了伏尔加河下游、乌拉尔、北高加索西伯利亚等地。18~19世纪,随着国界的继续扩展,俄罗斯人进而散居到波罗的海、黑海沿岸、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哈萨克斯坦以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在不断向外扩张过程中,俄罗斯人与大量被征服地区的当地居民发生广泛接触,至19世纪后半叶形成俄罗斯现代民族。1917年2月,在Β.И.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推翻了沙皇制度,由于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背叛,成立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1917年11月7日,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由于分布地区和生活文化的差异,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人内部出现了一系列地方性的民族团体。其中区别较大的是北方俄罗斯人、南方俄罗斯人,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部俄罗斯人”(指伏尔加河流域及伏尔加、奥卡两河之间的居民,其语言和文化兼有南北两者的特点)。此外,还有白海沿岸的波莫尔人、梁赞北部的梅肖尔人、哥萨克人(分别聚居在顿河、库班河、乌拉尔河、捷列克河、西伯利亚等地),以及后贝加尔湖地区的谢麦伊人、哈萨克斯坦布赫塔尔姆河的卡缅希克人等。

过去,俄罗斯人主要从事农业,耕作技术落后,使用木犁。畜牧业饲养奶牛、猪、绵羊和山羊、北方鹿等。各地传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如北方俄罗斯人擅长木工,制作木器家具和雪橇,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盛产地毯和陶器,喀山出产毛皮制品等。十月革命后,农业实现集体化,现多已使用机械耕作,主要种植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经济作物有甜菜、向日葵、 亚麻、马铃薯、大豆等。重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燃料、电力、化工等。近些年来,俄罗斯人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住宅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从建筑材料、建筑技术、风格到内部装潢,差别很大,各自有其传统特点。北方较典型的是用大圆木架成的壁桁式木屋,一般都是带地下室的二层楼房,屋顶呈双斜面。南方多是砖瓦或木架结构的平房,四斜面的屋顶。北方农村妇女的民族服装是领口带褶的粗麻布衬衫,外罩一件“萨拉凡”,即无袖长袍;南方农村妇女则喜穿“波尼奥瓦”,即家制毛织裙子。 男子穿斜领麻布衬衫、 细腿裤、呢子上衣,系腰带。目前,这些民族服装只在过节时才穿。俄罗斯人典型的菜肴有红甜菜汤、酸牛奶、各种做法的鱼。饮料以“克瓦斯”最具特色。节日里爱吃馅饼、大圆面包、蜜糖饼干(婚礼时食用)和蜜糖饭(主要在葬礼后宴客用)。

俄罗斯人的民间创作丰富多彩。木刻、彩画、陶瓷、绣花以及金属或骨制品的艺术加工独具风格。口头创作有歌颂英雄的诗歌、历史题材的民歌、故事、传说、相声等。俄罗斯音乐舞蹈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色彩,如小白桦歌舞团的演出受到国内外的好评。

另有100多万俄罗斯人分布在加拿大、 美国和欧亚一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