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

北美洲北部国家。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滨北冰洋,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海岸线长2万多公里。西北与美国阿拉斯加州接壤,南与美国本土毗邻,陆界线长8892公里。面积997.61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人口2515万(1984)。全国分为10个省和2个地区。首都渥太华。

自然地理

地形

国土的主体是波状起伏的低高原和平原低地,海拔不足500米的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51%,500~1000米约占28%。山地主要分布在周缘,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21%,其中西部是高大连续的年轻褶皱山脉,东南边缘以及北极群岛的北缘和东北缘为久经侵蚀的古老山地。第四纪冰期时,全境几乎全为冰川覆盖,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响,冰蚀和冰碛地貌广布。

全国分为6个地形区。中、东部是劳伦琴低高原,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略呈马蹄形,环绕哈得孙湾分布。地质古老,以加拿大地盾为构造基础,由前寒武纪花岗岩、片麻岩等组成,经长期侵蚀,起伏平缓,海拔一般介于200~450米间,相对高差仅30~60米。哈得孙湾南岸系冰期后出露海面的低地,海拔不足200米。低高原边缘地势较高,如东北边缘的托恩盖特山海拔1800米,东南边缘的劳伦琴山海拔960米。 因地处第四纪大陆冰川中心,受到强烈的冰川侵蚀,土层瘠薄,基岩裸露,羊背石成群集聚,冰蚀湖星罗棋布,南部分布鼓丘、蛇丘等冰川地貌;加之气候严寒,对农业生产限制极大。但地盾的古老岩层中金属矿藏丰富,如铁、镍、钴、金、银、铂、铜、锌、铀等,是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部平原区介于劳伦琴低高原与落基山脉山麓之间,面积约占全国18%。平原海拔高度由东向西渐增,东部为马尼托巴低地(海拔在300米以下),向西是萨斯喀彻温平原(海拔 600~750米)和艾伯塔平原(海拔900~1300米),南与美国西部大平原相连;向北伸展,宽度收缩,高度渐降,转为马更些低地,波弗特海沿岸三角洲地带海拔仅 150米。冰川遗迹遍地可见,以冰川堆积地貌为主。本区南部地面平坦,土壤肥沃,为加拿大最重要的农业区;石油、天然气、煤和钾盐等的藏量在全国居突出地位。

大湖-圣劳伦斯低地位于劳伦琴低高原东南,其中大湖低地即安大略半岛,位于休伦、伊利和安大略三湖之间,为一冰碛平原;由白云岩和石灰岩两种基岩构成的尼亚加拉崖,呈西北—东南走向斜贯平原,海拔约300米。圣劳伦斯低地沿同名河谷伸展, 最宽处仅150公里,由冰碛物和海相沉积组成,海拔不足200米。本区面积虽小,却是加拿大人口最稠密、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

阿巴拉契亚高地延伸于大西洋沿岸诸省,东北至纽芬兰岛,西南与美国阿巴拉契亚区连为一体,属古生代褶皱带。经长期外力侵蚀,地形上表现为一系列由前寒武纪花岗岩、石英岩和板岩等硬岩层组成的浑圆蚀余山体和高地,海拔一般在600米以下。圣劳伦斯河口加斯佩半岛上残留部分褶皱山地,海拔可达1200米左右。冰川地貌分布很广。沿圣劳伦斯河谷东侧的山麓地带,有一条长达200多公里的蛇纹岩带,蕴藏着世界最大的石棉矿体。本区大部分地面崎岖多石,土壤贫瘠,农业用地面积较小。

西部是北美科迪勒拉山系的组成部分。南北伸展约1900公里,东西宽500~800公里。中生代末至新生代褶皱隆起,包括东、西两列高大山带和宽广的山间高原。东部山带以落基山脉为主体,高峻连绵,至少有30个山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仅克罗斯内斯特、基金霍斯和耶洛黑德等山口海拔较低,成为横贯大陆的铁路和公路交通要道。落基山脉西侧的一系列平行山岭,总称哥伦比亚山地,其间为断层地沟所分隔,以与落基山脉之间的落基山脉地沟规模最大,西部主要河流的上游均流经这里。西部山带以高大的花岗岩山体──海岸山脉为主体,南与伸入美国的喀斯喀特山脉相连,北接圣伊莱亚斯山脉,其中的洛根山海拔6062米,为加拿大第一高峰。沿海是夏洛特皇后群岛、温哥华岛等组成的岛山带。山间高原部分北为育空高原,海拔750~900米,地面波状起伏,并受河流切割;南为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由两块深受切割的熔岩高原以及介于其间的花岗岩、褶皱沉积岩山块组成,海拔600~1800米,由北向南递增。加拿大科迪勒拉区系第四纪山地冰川中心,除育空高原外,地形普遍打上冰川作用的烙印。高山地区发育现代冰川,尤其是圣伊莱亚斯山区。本区崎岖多山的地形特点,导致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区小而分散,主要限于河谷低地一带。海岸山脉和哥伦比亚山地富铅、锌、钼、铜等金属矿,岛山地带有煤和铁矿,育空高原有金、银、石棉等。

图

北极群岛属大陆岛,冰期后海面上升,与大陆分离,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北部各岛地势较高,系古生代褶皱山区,通称因努伊特山地。南部各岛地质更为古老,系加拿大地盾的延伸,地势西高东低,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本区自然条件严酷,尚未开发。

气候

加拿大地处高纬,90%以上的国土在北纬50°~80°之间,西部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太平洋温湿气流东侵,大部分地区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气候寒冷是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北极群岛和北部沿岸地带属极地苔原气候,约占国土总面积1/4,常年盛行冰洋气团。冬季严寒漫长,多强风,1月平均气温低于-18℃;夏季凉爽短促,7月平均气温不超过10℃。年降水量250毫米左右,以雪为主,地下有永冻层。因热量不足,无霜期在60天以下,仅适宜地衣、苔藓类植物生长。

极地苔原区以南,包括纽芬兰岛、劳伦琴低高原大部分、中部平原北部和育空高原等约占国土总面积 1/2的地区,属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冬季受高压控制,并是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气温很低,其南界相当于1月-7℃等温线,1947年2月在育空地区的斯纳格记录到-62.8℃的绝对最低气温;夏季为时不长,间有南方热带墨西哥湾气团侵入,7月平均气温可达18℃。年降水量300~750毫米,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递增,以夏雨为主,蒸发弱,相对湿度很大。水热条件适宜针叶林生长,优势树种是黑云杉和白云杉,但农业生产仍受到极大限制。(见彩图)

北美洲加拿大境内的针叶林

太平洋沿岸终年面迎温湿西风,沿海有暖流经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7月则不超过16℃,无霜期长达250天以上;降水丰富,多地形雨和气旋雨,年降水量达2000~3000毫米,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秋冬较多,山地针叶林密布。海岸山脉以东的山间高原,气候的大陆性显著增加,降水量骤减,自然景观转为草原,但两侧山地的冰雪融水可弥补农业灌溉用水的不足。落基山脉西坡,降水复又增加,被覆森林。

中部平原南部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草原广布。落基山脉的屏障作用使本区难受太平洋西风之惠,平坦的地形利于冷气团南侵和暖气团北上,形成冬寒夏热、降水较少、天气多变的气候特点。1月平均气温0~-20℃,寒潮南侵时可降至-30℃以下,伴有暴风雪;春季常受翻越落基山脉后下沉的干热气流即钦奴克风的影响,气温上升,积雪融化。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遇南方热带气团北上,气温可骤升至30℃以上,伴有尘暴。无霜期120天以上,可满足单季作物热量之需。年降水量250~500毫米,自西向东递增,植被由短草转为高草;降水变率很大,季节分配以夏雨为主,约75%的年降水量集中在作物生长季内,缓和了农业缺水的矛盾。

东南部大西洋沿岸地区和大湖-圣劳伦斯低地,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冬季吹北风和西北风,盛行极地大陆气团,气温较低,一般在0℃以下;夏季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7月平均气温升至16~24℃。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夏雨较多,冬季正当气旋路径上,也不干旱。大湖低地纬度较低,又受大湖水体的调节,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约190天。大西洋沿岸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冬温夏凉,无霜期约165天,降水量较多。圣劳伦斯谷地冬温最低,年较差较大。

河流和湖泊

加拿大河湖众多,水面积合计75.5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6%。年径流量2267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流一般具有水力资源丰富、冰期较长的特点。全国河流分属四大流域系统。哈得孙湾流域约占国土总面积37%,年径流量占全国22%;河网较密,水系紊乱,河湖不分,河道多石滩、急流和瀑布;纳尔逊河为最大的河流,其次是丘吉尔河等。北冰洋流域约占国土总面积1/3,年径流量仅占全国13.8%,拥有加拿大第一长河马更些河,总长4241公里,流域面积181万平方公里。太平洋流域只占国土总面积1/10,自北而南较大的河流有育空河、斯基纳河、弗雷泽河、哥伦比亚河等,河流水量丰富,年径流量占全国32%,并因流经山区,多急流、瀑布,蕴藏巨大水力。大西洋流域约占国土总面积19%,年径流量占全国32%。大湖-圣劳伦斯水系全长3669公里,流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水量大而稳定,邻近经济发达地区,在工农业和城市用水以及航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湖泊多属冰川成因。位于加、美边界上的五大湖(37%属加、63%属美)以及呈弧状排列的温尼伯湖、 阿萨巴斯卡湖、大奴湖、大熊湖等,构成世界上最大的湖带。大湖带外散布成千上万小湖,如温尼伯湖东南有3000个,萨斯喀彻温省伦迪尔湖东南有7500个。湖泊总蓄水量约1.88万立方公里,占世界湖泊总蓄水量的15%。

居民

加拿大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2.5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低的国家之一。人口分布不均匀,绝大部分集中于南部沿加、美边界的狭长地带,占国土总面积89%的地区无常住居民。东南部自苏必利尔湖口的苏圣玛丽至魁北克一线以南,面积仅占全国3%,集中了全国人口的58%。按行政区论,安大略、魁北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3省1982年分别占全国人口的35.4%、26.3%和1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人口出生率为15~16‰,死亡率为7.0~7.4‰,自然增长率为8.0~8.6‰。因每年有10万左右的净移民数,所以实际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13~14‰。1982年的人口年龄构成,15岁以下占24%,65岁以上占9%;人口老化指数36%,低于欧、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占总人口近99%。欧洲向加拿大的永久性移民始于17世纪中叶,初期以法国人为主;18世纪中叶后,英国移民渐占优势。故人口的民族构成向以英裔和法裔为主,1981年英裔占总人口61.3%,法裔占25.7%。法裔的79.3%集中在魁北克省,占该省总人口的87.4%;其他各省均以英裔为主。亚洲移民中,华裔和日裔居多。印第安人近30万,主要分布在安大略和不列颠哥伦比亚2省,其次是草原3省(马尼托巴、萨斯喀彻温和艾伯塔省)和魁北克省。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近2万,2/3以上聚居于西北地区,其余分布在魁北克省北部和拉布拉多等地。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1981年全国67%人口使用英语,16.6%人口使用法语,15.3%人口兼用英、法语。居民大部分信奉罗马天主教或基督教。

人口的经济活动类型具有发达经济国家的典型特征,即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高。1981年全国就业人口1093.3万,各部门所占比重为林、渔、矿业占3.0%,农业4.2%,制造业19.1%,建筑业6.5%,交通运输等公用事业8.1%,金融财政5.4%,商业、贸易和服务业45.9%,政府机关7.6%。

城市化程度很高,1981年城镇人口占76%。中小城市发展比较突出,包括郊区人口在内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只有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

领土形成和经济开发过程

原居民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长期以采集、农耕或渔猎为生。公元16世纪上半期,法国航海家多次到达加拿大东海岸,把这一带称作“新法兰西”。17世纪初,法国人在新斯科舍建立了第一个居留地;随后又在圣劳伦斯河谷定居,建立起魁北克城。新法兰西逐渐发展成为以圣劳伦斯河谷为中心的皮毛贸易基地。英国的入侵比法国稍晚几年。从17世纪中叶起,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加强了与法国争霸加拿大的力量。英属哈得孙湾公司宣布拥有哈得孙湾流域全部领土的主权,并在哈得孙湾周围建立商站,形成从南、北两面对圣劳伦斯河流域的法国领地夹击之势。两国争霸日趋激化。1713年英国占领新斯科舍。1763年七年战争后,加拿大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当局对法裔加拿大人采取了保留其原有民族特性、允许使用法语、利用和笼络封建领主及宗教上层分子的政策,并宣布设立魁北克省。当地印第安人则被驱赶和惨遭屠杀,人口锐减。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批效忠英王室的保皇派分子流入加拿大,改变了法裔占优势的民族构成。他们大部分聚居在芬迪湾西岸,1784年该地区从新斯科舍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省──新不伦瑞克;另一部分则来到安大略南部,也形成一集中的英语社会。1791年,英国划分了以法裔为主的“下加拿大”和以英裔为主的“上加拿大”,相当于今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到1800年,加拿大近50万人口中,英裔已占优势,法裔占30%左右。

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加拿大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日益高涨。1837年爆发反英起义,迫使英殖民当局进行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初步发展。通过开挖运河、修筑铁路,把东部原来各自孤立的地区经济联成一体。人口增长很快。1851年已达240多万,开始向中西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移民。新兴的加拿大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制度残余的束缚,取得参与殖民地管理的权利。当时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也需要把殖民地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改变殖民统治方式。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英属北美法案,成立了联邦制的加拿大自治领,由上、下加拿大和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组成,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权利再次得到确认。该法案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开辟了道路。新政府提出了向西扩张和建设铁路的纲领,1869年从英国哈得孙湾公司接管了西部领土。1870年在雷德河流域新设马尼托巴省。1871和1873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爱德华王子岛省先后加入联邦。1880年英国政府把北极群岛交给加拿大。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加拿大资本主义进入迅速发展时期。随着横贯大陆铁路干线的建成,大批移民西进,掀起了开发中西部草原区的运动。大片土地被开垦,农场数目激增,农业疆域不断扩大。适应英国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以发展小麦生产为主,加拿大由粮食进口国一跃而为粮食出口国。1905年增设艾伯塔和萨斯喀彻温两省。1901~1921年,全国人口增长0.6倍,而草原3省人口则增长近4倍。新的矿产资源接连发现,采矿、电力、钢铁、农业机械、铁路设备等近代工业部门均有较快发展,铁路沿线出现一批新城市。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加拿大仍然是英国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一半。

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英帝国对加拿大的控制,1931年加拿大在英联邦内获得完全独立。1949年英国将纽芬兰岛移交给加拿大,成为联邦政府一省。在战争中迅速崛起的美国,凭借其实力和处于邻国的有利位置,取代英国,与加拿大建立起更密切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多年来,加拿大经济发展较快,进入了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

经济地理

加拿大地大物博,工农业都相当发达,许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上占突出地位。1982年国内生产总值近3000亿美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七位;人均产值达12168美元。 经济结构特征也属发达国家类型,1982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6.1%、40.4%和53.5%;在物质生产部门中,工业占主导地位,其中制造业比重为56.6%。加拿大经济长期以农、林、矿业及其初级加工工业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工程度高的工业部门如机器制造业等有较大发展。但迄今为止,原料和半制成品仍约占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的1/3至1/2,其比重显著高于一般的发达国家。在对外经济联系上,大量出口农矿原料和半制成品;进口制成品。两者分别占出口总额的68.1%和进口总额的58.5%(1980)。加拿大和美国领土毗邻,经济中心相连,交通便捷,语言相通。这是两国经济关系密切的客观条件。加拿大奉行对外资开放政策,是世界上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1981年外资累计总额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6.5%,主要集中在矿业和制造业。美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外国投资者,1983年占其海外私人直接投资的1/5以上和加拿大外资总额的78%。 美国又是加拿大头号贸易对象,1982年占加拿大出口总额的68%和进口总额的70.3%。加拿大生产布局高度集中。南部沿加、美边界宽约 300公里的狭长地带,是工农业的主要分布区;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南部的大湖-圣劳伦斯低地,更是全国经济的核心地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西部和远西部经济有较快发展,但主要是农、矿业,目前仍然处于原料供应地的从属地位。开发最早的大西洋沿岸诸省已日趋衰落,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广大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尚未开发。

农业

农业原是全国最大的产业部门,随着工、矿、交通、建筑等部门的发展,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1982年只占3.6%。但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很高,产量增长很快,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业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起着基础作用,能充分满足本国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要。并提供出口总额的11.3%(1981)。

农业部门构成的特点是农牧并重,畜牧业略占优势。1983年农场现金收入中,种植业占49.2%,畜牧业占48.1%,其他占2.7%。农业用地面积很大,1980年占全国土地面积7.2%,其中耕地6.65多亿亩,人均27亩;天然草地3.56多亿亩,人均14.5亩,为世界上地多人少的国家之一。耕地中约2/3种植大田作物,约1/4为休闲地,其余用作牧场。种植业以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等谷物为主。1983年谷物收获面积3.24亿亩,占耕地总面积近一半;总产量4821万吨,居世界第五位,人均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小麦约占谷物收获面积的63%和总产量的56%。谷物生产商品化程度很高,如小麦出口量一般占年产量的2/3以上,占世界小麦出口量的1/4至1/3,仅次于美国。其他主要作物有干草、油菜、亚麻、马铃薯、甜菜、向日葵、烟草、蔬菜、水果等。20世纪30年代起,畜牧业比重开始超过种植业。除天然草地外,耕地中有相当部分种植饲料作物和用作牧场,实际用于畜牧业的土地占农业用地一半以上。以肉牛和乳牛饲养为主,其次是猪和家禽的饲养。(见彩图)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小麦收割地 图

全国约有30万个农场,按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实行专业化生产。中西部草原3省是最重要的农业区,拥有全国3/4以上的农地,集中全国麦类和甜菜产量的90%以上,以及几乎全部的油菜籽、亚麻籽产量和3/4以上的肉牛,干草和猪也占相当比重。大湖-圣劳伦斯低地以畜牧业为重点,为全国最大的乳牛饲养区,其次是禽蛋类、猪和肉牛;种植业以多种经营为特点,包括饲料作物,烟草、蔬菜、水果等。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东部大西洋沿岸诸省耕地有限,前者水果业发达,后者马铃薯种植居全国之首,畜牧业均仅具地方意义。

渔业以海洋捕捞为主。1981年海洋渔获量 130.5万吨,其中大西洋渔区占85%,纽芬兰岛东南海域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盛产鳕鱼,其次是鲭鱼、大比目鱼等;太平洋渔区占15%,以鲑、鲭鱼等为主。内陆淡水渔获量5万吨左右,伊利湖和温尼伯湖是主要产区。

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仅次于苏联、森林覆盖率37%。针叶林约占4/5,尤以云杉为主。可伐林约占林地总面积57%,森林蓄积量190多亿立方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约占原木采伐量一半左右,林木径级较大,主要生产制材原木,其次是制浆材。以安大略、魁北克两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约占原木采伐量40%,林木径级较小,以生产纸浆材为主。

矿业

世界主要矿业国之一,矿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和苏联。资源多样。产量高,出口比重大。在已开采的60余种矿物中,锌、镍、石棉、钾盐、铀、钼、硫磺、黄金、白银、铜、铅、铁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70%以上产值的矿产品供出口,且以原矿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品出口国。1980年矿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9.8%。

图

70年代以来,石油、天然气开采量迅速增长。在矿业生产构成中,燃料类比重已超过金属类而占首位。1980年矿业总产值中,燃料类占57.2%、金属类占29.9%,其他非金属和建筑材料分别占7.6%和5.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矿业分布出现西移趋势,草原三省取代安大略、魁北克两省,渐居优势地位。1982年草原三省占全国矿业总产值70.2%,其中艾伯塔省约占61.8%,居各省之首;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比重也上升至8.2%;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比重则分别降为9.3%和6.1%。

燃料矿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集中产于艾伯塔省埃德蒙顿以南地区,其次是萨斯喀彻温省西南部。1982年原油产量为6216万吨,天然气产量为1056亿立方米。采煤业主要分布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艾伯塔省。因石油、天然气和煤的产地远离东部工业中心,从而出现西部大量出口、东部依赖进口的现象。铀矿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主要产于安大略省,包括休伦湖以北的埃利奥特湖和东部班克罗夫特两大矿区;其次是萨斯喀彻温省北部湖区。1982 年在能源消费中, 按一次能源消费计算,石油占44.4%,天然气占27.8%,煤占14.2%,水电占13.6%。

在金属矿中,铁矿是全国第三大矿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五至六位,魁北克-拉布拉多区为最大产地,矿区自诺布湖南延至圣皮埃尔港,其次是苏必利尔湖沿岸。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产量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其中锌、镍居首位,钼、钴居第二位,金、银、铂居第三位,铜、铅居第四位。安大略省是锌、镍、钴、金、银、铂等的最大产区,铜、钼也占相当比重,主要产地在南部萨德伯里附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钼和铜的集中产区,其次是铅和锌。育空和西北地区的铅矿产量居全国首位,锌矿仅次于安大略省,最大矿区位于大奴湖南岸。此外,魁北克省的金、钼、铜、银,马尼托巴省的镍、铜,新不伦瑞克省的银、锌等,也均占有一定地位。

非金属矿中,石棉和钾盐的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分布集中,近90%石棉产于魁北克省圣劳伦斯河以东地区,钾盐全部产于萨斯喀彻温省中南部地区。

电力工业

以丰富的水力和燃料资源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力工业发展很快。1982年总发电量3875亿度,相当于1945年9.6倍;人均发电量居世界首位。水电长期占极大比重,1945年达98%左右。因接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力资源多已被开发利用,为适应工农业及居民用电迅速增长的需要,50年代中期起,火电有较大发展。石油、天然气的大量开发,则为火电提供了廉价原料。60年代初核电开始兴起。1982年电力工业构成是:水电67.4%,火电23.5%,核电9.1%。安大略省发电量占全国30%,以火电为主,占全国火电60%,并集中了全国核电的95%以上。魁北克省发电量占全国25%,以水电为主,占全国水电36%。纽芬兰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水电也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拉布拉多地区的丘吉尔瀑布水电站,发电能力达523万千瓦,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水电站。规模更大的詹姆湾工程(1000万千瓦)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全国发电量的2/5用于工业,其次为商业、农业和民用,约5~7%供出口。安大略和魁北克2省耗用全国发电量的2/3以上。

制造业

全国最大的产业部门。1982年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0.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运输设备、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等部门发展很快,但传统的农矿产品加工工业仍占较大比重。按产值计,1979年炼油工业已跃居制造业首位,其次是汽车制造、纸浆和造纸、屠宰及肉类加工、钢铁、锯材和板材、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设备制造、乳品、金属冶炼等。制造业中许多部门面向出口,且以半制品为主。

炼油工业规模很大,年炼油能力达1.14多亿吨,远超过石油年产量(1982年为6216万吨)。东部地区远离本国石油产地,却集中了全国炼油能力的3/4,每年从委内瑞拉和中东进口大量原油;安大略省的萨尼亚和多伦多西南,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和魁北克,为重要炼油中心。西部地区所产原油,主要向美国出口,少量供当地炼油工业之需,艾伯塔省的埃德蒙顿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为西部主要炼油中心。近年来,加拿大正在逐步削减对美石油出口,将西部油管延至东部,以实现西油东运,减少东部地区的石油进口量。以炼油工业为基础,石油化学工业相应发展,主要分布在萨尼亚、埃德蒙顿、蒙特利尔等地。

汽车工业是发展最快、外资比重最大的部门。汽车产量最高的1977年达177.7万辆, 相当于1950年产量的4.6倍。 以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和美利坚四大汽车公司为首的美国资本约占加拿大汽车工业的97%。从1965年起,实行汽车及其配件自由贸易,促进了两国汽车工业在美资控制下的一体化。加拿大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靠近美国的安大略半岛,以温莎、查塔姆,奥沙瓦、多伦多等地为中心,其中温莎与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隔河相望,就近装配由美国运入的汽车零部件。该地区以及蒙特利尔、魁北克城等地,还是铁路车辆、飞机和船舶的制造中心。

加拿大里德造纸厂车间一角

制材和纸浆,造纸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制材工业的70%分布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温哥华、维多利亚等地为中心;魁北克、安大略两省约占1/4。锯材、板材、胶合板等的产量居世界第三、四位。纸浆、造纸工业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以三河城和魁北克城为中心;其次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安大略省。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和出口国;纸浆产量仅次于美国,出口量则居世界首位。1980年木材及其加工产品提供了全国出口总值的14.2%。

汽车制造、管道建设、建筑业等部门的迅速发展,以及铁矿的大规模开发,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但其生产规模尚不能适应国民经济需要。1982年钢产量1187万吨,远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钢铁工业主要集中在安大略湖沿岸,哈密尔顿为最大中心,约占全国钢产量一半以上。

有色冶金工业一般配置在矿区附近。主要冶炼中心有:安大略省萨德伯里矿区的科珀克利夫(铜、镍)、蒂明斯-波丘派恩(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特雷尔(铅、锌、银)、马尼托巴省的汤普森(镍)和弗林弗伦(铜)。部分金属矿经初炼后,运至制造业发达地区进行精炼,如安大略半岛科尔本港设有大型镍精炼厂。加拿大铝土矿蕴藏很少,但炼铝能力居世界前列,矿石从圭亚那、牙买加等国进口,主要炼铝中心是魁北克省的阿尔维达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基蒂马特,附近均有大型水电站。

食品和饮料工业以本国丰富的农畜产品为基础,企业数量和门类众多,分布很广。主要部门是屠宰和肉类加工、乳品、制粉,其次是饮料、鱼品加工、水果和蔬菜罐头等。大湖-圣劳伦斯低地既是重要农业区,又是最大消费市场,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大城市均为食品和饮料工业中心。草原3省南部食品工业也较发达,主要中心是温尼伯、埃德蒙顿、卡尔加里等城市。

交通运输业

加拿大幅员辽阔,生产大宗初级产品,交通运输对于地区经济联系和对外贸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按人口平均的铁路、公路长度居世界首位,航空运输和水运也相当发达,民航飞机数量仅次于美国。重要交通干线都位于人口和经济活动密集的国土内缘,以东西方向线路为主。

铁路总长9.89万公里(1982),以货运为主,煤、矿石、谷物为大宗。横贯大陆的加拿大国家铁路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是最重要的干线。前者东起哈利法克斯,西至鲁珀特王子港,全长约7000公里;后者东起圣约翰,西至温哥华,全长6100公里。两者承担全国铁路运输量的88%。南北向铁路支线多为开发北部矿区而建,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通往纳尔逊堡、艾伯塔省通往派恩波因特,安大略省通往穆索尼、魁北克省通往谢弗维尔等支线。萨斯喀彻温省的里贾纳至丘吉尔港线,主要承运小麦。

公路总长92.8万公里(1981),其中2/3是加铺路面的。主要承担客运和短途货运,约占全国客运量90%。南部公路网稠密,连接各大城市。东起圣约翰、西迄维多利亚的横贯加拿大公路,为最重要的公路干线,全长7907公里,通往北方的阿拉斯加公路、马更些公路等,也具有重大战略和经济意义。

全国共有 800多个注册的机场,国内航线四通八达,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卡尔加里等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内河航线以大湖-圣劳伦斯水系为主。航道整治工程于1959年竣工后,最大深度增至8.2米,2.5万吨级远洋海轮可直通大湖沿岸各港口,对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管道是运输石油、天然气和石油产品的主要通道,已成为加拿大现代交通运输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油、气管道长度达3.5万公里左右,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居世界第三位。

地区经济差异

(1)中央区。包括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面积占全国26.3%,人口占61.7%(1982)。在全国经济中处支配地位,集中工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其中制造业的比重近 4/5。本区中、北部林、矿和水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原料和动力基础。南部安大略半岛和圣劳伦斯谷地,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陆、空交通便捷,与美国大湖工业区连为一体,成为加拿大经济的核心地带。这里城市云集,人口稠密,制造业发达,并是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区。安大略半岛以机械制造、钢铁、炼油工业最重要,其次是有色金属冶炼、木材加工、化学、造纸、食品、纺织等;沿安大略湖和伊利湖西岸,大小城市相互衔接,延伸近200公里,为全国最大的制造业带,工业主要集中在全国第一大城市多伦多(1981年人口299.9万),此外有哈密尔顿、温莎、奥沙瓦、查塔姆、萨尼亚等工业中心。圣劳伦斯谷地以纸浆、造纸工业最为突出,其次是食品、纺织、炼铝、飞机、运输机械等,以全国第二大城蒙特利尔(1981年人口282.8万)为首,包括魁北克、三河城、舍布鲁克、贝科莫、阿尔维达等,组成另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带。首都渥太华位于安大略、魁北克两省交界的渥太华河谷,是全国的行政和旅游中心。城郊农业发达,种植牧草,燕麦、玉米等饲料作物,经营乳肉畜牧业,并是重要的烟草、蔬菜、水果产区。

(2)中西区。包括马尼托巴、萨斯喀彻温和艾伯塔草原3省,面积约占全国1/5,人口占17.6%(1982)。20世纪以来,由于移民激增,大规模垦殖土地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经济发展较快。现为全国最大的农牧业区,麦类、甜菜、亚麻、肉类等的产量在全国占突出地位;矿业以开采石油、天然气、煤、钾盐为主,产值居全国首位,故有加拿大的“谷仓和燃料库”之称。农产品和石油加工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学等工业部门也在发展中。温尼伯、埃德蒙顿、卡尔加里等为重要工业中心;其中温尼伯为全国东、西之间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草原诸省农牧产品集散地。

(3)远西区。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9.6%和11.3%(1982)。林业是本区首要生产部门,近一半就业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林业,为全国最大的制材原木产区。近海渔业较发达。河谷平原农业区主要发展水果、蔬菜和小麦种植业。制造业仅次于安大略、魁北克两省,主要部门是木材加工、纸浆和造纸、金属冶炼、食品等。全区人口和工农业生产高度集中于弗雷泽河下游谷地和温哥华岛。温哥华是全国第三大城和最大的港口,本区首要的工业中心,1981年人口126.8万;其次是维多利亚以及基蒂马特、特雷尔等金属冶炼中心。

(4)大西洋沿岸区。包括纽芬兰、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爱德华岛4省,面积和人口均不到全国1/10。本区是欧洲移民定居和开发最早的地区,近代发展停滞。经济以农、林、矿、渔业为主,工业薄弱。海洋渔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木材加工和造纸业较普遍。农业限于沿海和河谷平原,除马铃薯外,产品仅供当地消费。有规模不大的煤、铁开采。全区无大城市,主要中心哈利法克斯为不冻港。

(5)北部区。包括育空和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近40%,人口仅占0.2%(1982)。气候严寒,属尚未开发的森林、苔原和冰原带。居民多以渔猎为生。

参考书目
  1. D.F.普特南,R.G.普特南著,周起业等译:《加拿大──区域分析》,北京出版社,北京,1980。(Donald F.Putnam & Robert G.Putnam,
  2. Canada: A Regional Analysis,J.M.Dent and Sons,Limited,1970.)
  3. J. Wreford Watson,North America-Its Countries and Regions,Longman London,1970.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