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

中国唐代佛殿及北魏至清代佛教建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0公里佛光山中。寺东南北三面环山。寺宇因地势建造,高低层叠,坐东向西。寺内唐代木构大殿、彩塑、壁画、墨书题记、金建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经幢等,都是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山名刹,寺名屡见于传记。见于敦煌壁画上的唐中叶绘制的五台山图,佛光寺就居显要地位。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法,寺内除几座墓塔外,其余全部被毁。宣宗复法,大中十一年(857)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现存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即是这次重建后的遗物。金代于寺内前院两侧建文殊、普贤二殿。元代补修殿顶,添配脊兽;明清重建天王殿、伽兰殿、香风花雨楼、关帝殿、万善堂等;清末普贤殿焚毁;民国初年增筑窑洞和南北厢房,始成今日规模。

佛光寺全景 东大殿

寺内主殿,坐东面西,背负山腰。殿前依地势用片石垒砌高13米余基座,其上再筑90厘米高的台基。殿面阔七间(34.08米),进深四间八架椽(18.12米),单檐庑殿顶。前檐中五间辟板门,两尽间和两山后间设直棂窗,余皆墙壁。殿身支撑由檐柱和内柱各一周合成,即宋 《营造法式》中“金箱斗底槽” 格局。檐柱微向内倾,角柱增高,侧脚生起显著。内柱宽五间,深两间,依两山及后槽砌扇面墙,制成佛龛。柱身圆形,柱头卷杀,前檐柱础宝装莲瓣,内柱前槽柱础素平无饰,后檐及后槽内柱柱础就山岩砍凿而成,稳固坚实。柱头设阑额联系,阑额不出头,无普柏枋。柱上施肥硕雄健的斗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各间于柱头枋上设补间铺作一朵,斗栱总高约为柱高的二分之一,承托深远翼出的屋檐。内柱柱头上亦设斗栱数层,承托和传递梁枋上的荷载。殿内上部设平 (即天花板) 将梁架分为上下两段,下为明栿,制作精细;上为草栿,加工略粗。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后乳栿用四柱,平以上又施四椽草栿,上设驼墩、瓜柱、平梁、叉手承脊榑,两山置丁栿和顺爬梁。整体梁架榫卯严实,构造稳固。殿顶举折平缓,总举高为前后撩檐榑之间的1/4.77。檐头无飞椽,殿顶全为板瓦仰覆铺盖,各脊瓦条垒砌,两只高大的琉璃鸱吻矗立在正脊两端,使殿宇更加雄伟正饬,气势壮观。殿内四椽栿下墨书“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等多人题记和板门、立颊背面唐咸通七年、八年等游人留题,除书法艺术外,进一步证实了殿宇建造的确切年代,极具价值,向受到古建筑专家及研究者重视。

图

东大殿内依后槽金柱与山柱置宽大的佛坛,坛上主像 5尊,分别是释迦佛、弥勒佛、弥陀佛和各骑狮象的文殊、普贤二菩萨,佛座束腰须弥式。主像旁侧和前隅塑有弟子、胁侍菩萨、童子、天王和供养菩萨30余尊。坛上南隅有宁公迂坐像;南稍间窗槛下有重建时主持僧愿诚像(两山及后槽罗汉像为明代增补)。各像面形丰满,肌肉圆润,佛像端庄慈祥,菩萨俊俏娴静,虽经后人重装,色泽鲜焕,但形体、相貌、衣饰、手势仍不失唐塑风韵。

东大殿内栱眼壁上和明间佛座背面保存有60余平方米唐代壁画,内容多为佛、菩萨、弟子、供养人等,画法劲秀,笔力流畅,与敦煌唐画甚为相似。其中佛座背面束腰部分一幅小画,题材为降魔图,由于特殊的位置,线条清晰,色泽如新,至为可贵。

文殊殿

在山门内前院北侧,金天会十五年(1137)建,是寺内仅次于东大殿的一座大配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明次三间和后檐当心间装板门,两稍间为直棂窗。檐柱之上用阑额、普柏枋联系,五铺作斗栱单抄单下昂,补间铺作施庞大的斜栱,上置令栱、耍头承托檐榑,辽金特征显著。殿内金柱大部减去,七间大殿仅用 4根金柱支撑梁枋,空间异常宽阔。梁架结构因内柱减少而发生奇异的变化,前后槽分别用长跨三间的大阑额承负四椽栿及前后乳栿上的荷载,上用驼峰、襻间斗栱支撑平梁,蜀柱、叉手承负脊榑。前槽阑额设于明次三间,后槽阑额置于明间以外两侧,后阑额与由额之间施斜材负重,近似“桁架”结构,这在中国古建筑中尚属罕见,可谓大胆创制。

文殊殿内塑像是与建筑同时的作品。神龛一间,依后槽金柱设置。主像文殊菩萨骑狮, 两旁有胁侍菩萨、牵兽拂菻、仰望童子等。面相俊秀,衣饰富丽,神态慈祥而凝重,是金代彩塑中的优秀作品。殿内两山及后檐墙下部,明代绘有五百罗汉壁画,时代虽晚,画艺尚佳,笔法亦属上乘。

唐幢

佛光寺唐代石幢2座,一在东大殿前,大中十一年(857)镌,轮廓秀美,雕工精致。幢总高 3.2米,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刻有狮兽壶门及仰覆莲瓣,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末尾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之名,与东大殿内墨书题记可相印证,是该殿建造年代之依据。另一幢在山门内庭院当心,唐乾符四年(877)造,总高 4.9米。束腰基座刻宝装莲瓣和壶门乐伎。幢身亦刻陀罗尼经,上雕宝盖、矮柱、屋檐和宝珠。两幢相较,前者造型工艺尤佳。

墓塔

寺内外墓塔 7座,东大殿左侧六角形砖塔 1座,名祖师塔,是创建时主持禅师墓塔。塔两层,总高12米余,塔形为国内所罕见。底层空心,内置六角小室,门洞外作莲瓣及火焰形券面,塔檐叠涩砌筑。上层塔身作假券洞式门及破子棂窗。塔刹设仰覆莲座、覆钵和宝珠。形制和构造与敦煌壁画上魏齐间古塔多同,当是寺宇创建时的遗物。寺外东山坡上墓塔 3座,皆单层。一为大德方便和尚塔,平面六角形,唐贞元十一年(795)建;一为志远禅师塔,八角束腰式基座,覆钵形塔身,唐会昌四年(844)建,已残;一为无垢净光塔,平面八角形,天宝十一年(752)建,现仅存基座,塔下发现汉白玉石雕像数躯,乃建塔时制作。寺西北里许,亦存墓塔 3座,一为解脱禅师塔,方形,唐长庆四年(824)建;另二为六角形,雕饰式样相同,一有铭文,金泰和五年(1205)造。上述诸塔,形制奇特,建造技艺亦佳,且年代确切,实为有价值的一批古塔遗物。

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级政府对佛光寺的保护极为重视,1952年成立了文物保管所,专事保护保养,接待游人参观。1954年落架修缮了文殊殿,1957年重筑寺周围墙,绿化环境,整顿寺容,砌筑石堤石坝,防止水土流失,1988年又安装了消防设施。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