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1906~1970)

现代文学作家、戏曲曲艺作家。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25年开始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学习写作。1933年开始在《山西党讯副刊》上发表文艺作品。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做报刊编辑和宣传工作。自1943年发表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而享名。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短篇小说《地板》、《邪不压正》、《传家宝》等作品。1949年参与了组织北京市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的工作,并被推选为主席;又与李伯钊一起主编《说说唱唱》月刊。1953年以后到山西省长期深入农村生活,从事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里湾》及收入《下乡集》中的短篇小说和戏曲作品多种。

赵树理热爱中国民族的戏曲与曲艺艺术,在创作中主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民族的传统艺术学习,从民间的说书艺术中吸取养料,并加以提高,创造为广大农村读者喜闻乐见的饱含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作品,因此,他也是新曲艺运动的倡导人之一。早在抗日战争年代,在山西沁水、阳城等地就写了大量宣传抗日的曲艺作品。1941年主编《抗战生活》、《中国人》时,也编写和发表过不少短小犀利的曲艺作品,其中如鼓词《庞如林》、《茂林恨》、《闹元宵》,快板《为啥要组农民团》,小剧本《打倒汉奸》等。1950年,在他主编的《说说唱唱》上发表的《石不烂赶车》,是说唱作品方面的代表作。这部鼓词分上下两回,叙述了佃农石不烂和女儿蓝妮受地主阶级迫害,起而斗争和得到翻身解放的故事。发表以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很多曲艺艺人加以传唱。此后,陆续发表《王家坡》、《“春”在农村的变化》等唱词和以评书形式写的《灵泉洞》(上部)等曲艺作品及一些理论研究文章。戏曲作品有《开渠》、《十里店》、《万象楼》和整理的传统剧目《三关排宴》等。由于他的小说富有民族风格,所以《小二黑结婚》、《登记》、《三里湾》等作品,也多被改编为曲艺和戏曲形式,广泛演唱。50年代初,赵树理应当时的燕京大学特聘主讲曲艺文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