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协作

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专业化是工业或行业内部各部门和企业按专业进行的合理分工;生产协作是专业化部门与企业之间为完成同一生产任务而建立的横向生产联系。实现协作能使专业部门与企业之间加强联系,不断扩大合作范围,促使现代工业生产中相互依存的关系不断发展。专业化把产品及其生产分解为各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单元,而协作又把分解了的各个单元联结成为生产的有机整体。

发展过程

机械工业专业化和协作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1)门类专业化:机械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在一个机械工厂中生产各种机器产品。

(2)行业专业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工业开始分化成若干行业,如纺织机械行业、运输机械行业、机床行业等,在一个工厂中专门生产本行业的产品。

(3)产品专业化:20世纪初出现了拖拉机、汽车等以单项产品为对象的产品专业化企业。

(4)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随着产品品种不断增多,不同产品之间在毛坯、零部件和工艺等方面又有共同或相近之处,因而出现了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的工厂。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工厂的出现,使主机厂只承担产品装配和部分关键零部件的加工,而其他零部件和部分工艺则靠其他工厂协作完成,从而改变小而全、大而全的全能厂的生产组织形式。

在某些机械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机械工厂,零部件、工艺专业化协作程度已超过80%以上,有些国家的工具、模具和软件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化协作也在迅速发展。为保证专业化协作,有的国家的大公司通过各种经济联合形式把与之协作的中小企业组织成联合生产体系,用经济合同、收购股票、技术指导销售供应等方式加以引导和控制。

基本形式

专业化和协作按对象划分为 4种基本形式。

(1)产品专业化和协作:把一定的最终产品集中在一个部门或企业中专业生产。产品专业化又分为两类:一是工厂完成装配和大部分零部件的加工,属于全能厂;另一种是零部件和工艺大部分依靠外协,主机厂主要从事产品装配和服务。全能厂产品批量小,生产环节多,不利于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效率的设备,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形式。工业发达国家产品专业化的主要形式是主机厂只承担装配和少量关键部件的生产。

(2)零部件专业化和协作:在产品系列化和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的基础上,把同类零部件集中起来,采用先进工艺和新的技术进行批量生产,供应不同的行业,为各种产品配套。

(3)工艺专业化和协作:按生产工艺分解,并把同类工艺集中起来组织专业化生产,为各行业服务。主要表现在机械产品的毛坯和特种工艺的生产上,如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和热处理等。

(4)技术后方专业化和协作:以专门完成某种技术后方服务工作的专业化协作,如工模具制造、设备维修、供热、供气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又出现一些新的专业化协作形式,如电子计算机软件的专业化设计和生产等。

专业化协作按其范围划分,有部门(或行业)内部和跨部门(或行业之间)专业化协作,有区域内或区域之间、以及跨国之间专业化协作等。

经济意义

合理地组织专业化协作有利于:发展专业技术和采用先进工艺、高效率设备,扩大生产批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职工技术熟练程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集中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劳动条件

发展条件

发展专业化协作应具备相应的条件。

(1)加强标准化工作:推行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产品系列化以及产品之间、企业和行业之间的通用化,尽可能缩减零部件种类,增加每个种类的生产批量。

(2)发展成组技术:成组技术是指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中,把各种产品的不同零件按照几何形状、尺寸、工艺的相似性分类编组,进行成组加工,以增加工艺相同或相似工序的生产批量。

(3)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专业化协作可以促进技术进步。高度专业化的集中生产,汇成大的生产批量,采用先进技术就更能发挥作用。

(4)制定经济法规:必须严肃合同责任,保护主机厂和协作厂双方利益,使各种经济活动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