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粉

概况

异名:红海粉(《纲目拾遗》)。

基源:为海兔科背肛海免属动物蓝斑背肛海兔的卵群带。

原动物:蓝斑背肛海兔Notarchus leachii freeri(Griffin),又名海兔(《中国药用动物志》)。

形态:体长100mm左右,略呈纺锤形,胴部非常膨胀,向前后两端削尖。头颈部明显,尾部不明显,背裂孔位于体长的中部。头触粗大,外侧有一条深沟,呈耳状,表面生有树枝状分歧的绒毛突起。体部被有多数大小不同的突起。全体呈黄褐至青绿色,背侧面有许多黑色细点。

生境与分布:生活于潮间带的海涂或海藻体上,多生活在海水清澈、潮流较通畅的海湾。杂食性。分布于东海与南海。

生药

养殖 中国养殖海兔已有百年历史,海兔生活的水温范围约12~26℃,以16~21℃最为适宜。到了产卵季节成群爬行于潮间带,可以在潮间带筑堤进行人工养殖。在养殖区,冬季水温下降到12℃时,即移居较深水层,把头插入泥中,呈静止状态,水温低于12℃,高达26℃以上则大量死亡。本种海兔对盐度的适应力差,以盐度24%~26%为适,在雨季,由于淡水量注入,时常引起死亡。在养殖场要放置若干附着器,如插竹杆,放置石块等,以便于收集卵群带。卵分几次产出。产卵量因海兔个体大小而有别,且同一个体的每次产卵量亦有不同,最长的卵群带长达926cm,湿重20.25g,最短的120cm,湿重2g。卵囊在胶质带里呈螺旋形排列,每1cm的卵群带平均35个卵囊,每个卵囊平均以20个卵子计算,则一般产卵(以卵群带为500cm计)1次约含350000个卵子。它日夜都能产卵。但受季节影响而不同。在厦门养殖的情况是在13~24℃的水温条件下产卵,16~21℃为最适宜温度。冬天多在午后产卵,秋初和春末多在早晨和晚上产卵,以2~3月为每年的产卵旺季,9~10月次之。主产中国东南沿海等地,厦门附近有大量养殖。

采集:春季或秋季在海兔产卵期间,往海中插竹杆,放石块,使卵子产于其上,收集后,洗净、晒干。

药性

性味:甘、咸,寒。

归经:入肺、肝经。

功效:滋阴,清热,软坚,止咳。

主治:肺燥咳嗽,瘿瘤瘰疬,鼻衄。 ①《医学入门》:“治肺燥郁胀咳喘,热痰能降,湿痰能燥,块痰能软,顽痰能消。” ②《本经逢原》:“散瘿瘤,解热毒。” ③《本草再新》:“润肺滋肾,化痰泻热。” ④《随息居饮食谱》:“清胆热,去湿化顽痰,消瘿瘤,愈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经逢原》:“性寒滑,脾虚人勿食。”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慈航活人书》:“治疳积坏眼:谷精草、小青草(俱炒)、青黛(水飞)、海粉、刺疾藜、使君子肉各30g。为末。早用羊肝7片,拌药9g,蒸熟食。”

单方应用:①《中国动物药》:“治阴虚发热、咳嗽:海粉适量,浸淡后冰糖炖服。” ②《中国动物药》:“治鼻衄:海粉适量,水煎,口服2次。” ③《动物药验方集成》:“治传染病性高热:海粉30~60g。淡水浸泡数次后,加适量冰糖炖服。” ④《动物药验方集成》:“治鼻衄:海粉适量,水煎服。” ⑤《动物药物验方集成》:“治咳嗽:海粉(蓝班背肛海兔的卵群)适量,浸淡水后,加冰糖炖服。”

医药家论述

赵学敏《纲目拾遗》:“《虫语》:“海珠,生岭南,状如蛞蝓。大如臂,所茹海菜,于海滨浅水吐丝,是为海粉。鲜时或红或绿,随海菜之色而成,或晒晾不得法则黄,有五色者。或曰此物名海珠,母如墨鱼,大三四寸,海人冬养于家,春种之濒湖田中,遍插竹枝,其母上竹枝吐出,是为海粉,乘湿舒展之,始不成结,以点羹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