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

生长于颈部的一种常见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俗称“疬子颈”或“老鼠疮”。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结核。多见于青少年及原有结核病者,好发于颈部、耳后,也有的缠绕颈项,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

瘰疬起病缓慢,初时核块如黄豆,皮色不变,不觉疼痛。以后核块渐增大,数目增多。化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质,经年累月,不易收口。此病大多数能治愈。预后一般良好,少数体虚的人可继发流痰。此病治愈后每因体虚或过度劳累而复发。

瘰疬之名始见于《灵枢·寒热》篇,以后历代文献多有记载。其中宋代《疮疡经验全书》中对瘰病的发病部位及临床发展过程作了详细描述。中医文献中记载的瘰疬有许多名称,有的按所在经络部位分,有的按形态分,也有的按病因分。现在多按发病情况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急性的多因外感风热、内蕴痰毒而发,属颈痈(颈部皮间急性化脓性疾病)范围;慢性的多因气郁、虚伤而发,为目前临床上所指的瘰疬。

病因病机

瘰疬的发生可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主要指消化、吸收功能),使痰热内生,于颈项结成核块。或者病人原有肺肾阴虚,阴虚则火旺,热灼津液为痰,痰火互相凝结成核而生瘰疬。至病之后期,热胜肉腐成脓,脓乃气血所化,长期脓水淋漓,势必耗伤气血,因此瘰疬后期有些病人虚损证候明显。

临床表现

瘰疬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颈部核块如黄豆大小,一个或数个,可同时出现或相继发生,皮色不变、质稍硬、表面光滑、不热不痛,推之能活动。

(2)中期。核块渐增大,与表皮粘连,有时数个核块互相融合成大的肿块,推之不能活动,疼痛。当进一步化脓时,则表面皮肤转成暗红色,微热,按之有轻微波动感。

(3)后期。已化脓的肿块经切开或自行破溃后,流出清稀脓水,夹有败絮状物质,疮口呈潜行性管腔(表面皮肤较薄,皮下有向周围延伸的空腔),疮口肉色灰白,四周皮肤紫黯,并可以形成窦道。如果脓水转稠,肉芽变成鲜红色,表示即将愈合。按照局部病变可分为三期,但实际上有些患者可能同时兼见两个或者三个阶段的病变。

此病初起无全身症状,在化脓时可有低热、食欲不佳。后期破溃,若日久不愈,可导致气血虚弱、肝肾亏损。证见潮热、盗汗、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头晕失眠、食欲不佳、苔少舌红、脉细数无力。此病应与失荣(颈部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相区别,必要时可作活体组织检查

辨治

(1)内治。早期:宜疏肝养血、健脾化痰,用逍遥散合消瘰丸加减。中期:可在早期的治疗中加托毒透脓药黄芪、穿山甲皂角刺等。后期:宜滋补肺肾、益气养血,用六味地黄丸合八珍汤加减。此外,可加服内消瘰疬丸、夏枯草膏、小金丹等,也可吞服壁虎散、蜈蚣散。

(2)外治。早期:局部肿块处敷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加桂麝散,每两日一换。中期:化脓时切开排脓。后期:破溃出脓时用五五丹或八二丹,掺于疮口内,外敷红油膏。当脓水已尽、疮口肉芽鲜红,可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如有空腔或窦道时,可用千金散药线去腐生肌,或用猫爪草膏外敷。也可作手术,将坏死组织刮除,再用生肌收口药。

(3)其他疗法。瘰疬长久未能内消,肿块较小而浅表,可应用拔核疗法。以白降丹少许掺于太乙膏上,盖贴于结核处,每3天一次。结核小的7天左右脱落,大的10天左右可将结核拔去,结核脱落后,可用生肌散、白玉膏。年老体弱或瘰疬大而深者不宜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