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

概况

异名:梅实(《本经》),熏梅、桔梅肉(《现代实用中药》)。

基源:为蔷薇科杏属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杏属全世界约8种,中国约7种。

原植物:梅Armeniaca mume Sieb.[Prunus mume(Sieb.)Sidb etZucc.],又名春梅(南通),干枝梅(北京),红梅花(四川)。

历史:梅始见《本经》,列为中品。《别录》云:“五月采实,火干。”乌梅、白梅、梅花、梅叶、梅根等均入药。《纲目》载:“谭子化书云:……梅实采半黄者,以烟薰之为乌梅、青者盐腌曝干为白梅,亦可蜜煎、糖藏,以充果饤……,惟乌梅、白梅可入药。”又谓乌梅“造法,取青梅盛篮,于突上薰黑,若以稻灰淋汁润湿蒸过,则肥泽不蠹。”所述即为本品。

形态:小乔木,稀灌木;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cm,宽2.5~5cm,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cm,幼时具毛,老时脱落,常有腺体。花单生,有时2朵同生于1芽中;花直径2~2.5cm,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1~3mm,无毛;花萼一般红褐色,但有些品种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简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5,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5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与花瓣近等长,多数;心皮1,子房密被柔毛。果实近球形,直径2~3cm,有浅沟,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核椭圆形,顶端有小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华北果期延至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06页.图2341)

生境与分布: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对气候适应性较强,能耐寒,略耐阴,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种。用种子育苗繁殖,于夏季采摘黄熟果实,去肉晒干,次年春季播种。按行距20cm开沟,以6~9cm间距点播,深约5~6cm,每穴播种子2~3粒。播后覆土盖草,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揭去盖草,进行松土除草,并用人畜粪水追施1~2次。幼苗培育1年后即可移栽定植,以行株距各4~5m穴栽。亦可用种子培育的实生苗作砧木,选取健壮、高产的母树枝条作接穗,进行芽接和枝接。或将桃、杏、李等实生苗作砧木,以梅树枝条作接穗进行嫁接繁殖。造林后,每年注意中耕除草和追施肥料。冬季或早春应整枝修剪,保留短果枝;适时喷洒农药防治病虫。

采集:5月采摘将成熟的绿色果实(青梅),按大小分开,分别炕焙,火力不宜过大,温度保持在40℃左右。当烘焙至六成干时,轻轻翻动(勿翻破表皮),使均匀干燥。一般炕焙2~3昼夜,至果肉现黄褐色起皱皮为度,焙后再闷2~3昼夜,待变成黑色即成。药材主产于福建、四川、浙江、胡南、广东。

鉴别:类球形或扁球形,直径2~3cm;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肉柔软,可剥离;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内含淡黄色种子1粒。气微,味极酸。以个大、肉厚、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显微 粉末:红棕色,气微,味酸。 ①内果皮石细胞极多,呈类多角形、类三角形、三角卵形、类圆形、长圆形或梭形,有的一边或末端有凹凸,直径13~72μm,长约至110μm,壁厚4~25μm,孔沟细密,胞腔形状不规则,常含红棕色物。 ②种皮石细胞分布于种皮外表皮,单个散在或三数个相集,棕黄色、金黄色或淡黄色,侧面观呈贝壳形、盔帽形、类长方形、类方形、类梭形至长条形,径向28~78μm,底部宽约至166μm,外壁呈半月形或圆拱形,厚约至23μm,层纹细密,孔沟无或甚短,底部壁厚至11μm,层纹无或少见,孔沟明显;表面观呈类多角形、类圆形、类梭形、长圆形或长梭形、 ③果皮非腺毛单细胞,稍弯曲或作钩状、镰刀状,长52~504μm,直径10~22μm,壁厚4~9μm,有的胞腔具2~4菲薄横隔,胞腔内常充满黄棕色物。 ④中果皮薄壁细胞有的含草酸钙簇晶。另可见果皮表皮、子叶细胞及厚壁细胞。(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08)

理化:①取样品果肉干粉0.1g,加蒸馏水5ml,沸水浴中煮20分钟,滤过,滤液于水浴上蒸干,用乙醇1ml溶解作供试液。另以枸橼缘酸和苹果酸的乙醇溶液为对照,点于硅胶G-05CMC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422)上层液为展开剂,展距10cm,喷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枸橼酸和苹果酸显黄色斑点。(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75-1) ②取样品果肉1g,加乙醇50ml,浸渍24小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点于未活化的硅胶G板上,以苯酚正丁醇-醋酸-水(5212)上层液为展开剂,以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为对照。展距17cm,用电吹风吹干,于120℃烘烤1小时,喷以0.5%的碱性品红试液显色,在灰白色背景上显粉红色斑点。(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75-2)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乌梅、乌梅肉、醋乌梅和乌梅炭。 ①乌梅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②乌梅肉 取净乌梅,淋水润软,略晾,捣破,剥取净肉。 ③醋乌梅 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用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时,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2~4小时,取出干燥,每乌梅100kg,用米醋10kg。 ④乌梅炭 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皮肉鼓起,表面呈焦黑色,喷洒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醋乌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柠檬酸、苹果酸、枸橼酸、琥珀酸、酒石酸、齐墩果酸、碳水化合物、蜡样物质及谷甾醇。在成熟时期含氢氰酸[1,2]。种子含苦杏仁甙[1]

参考文献

[1]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14 。
[2]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64。

药理

蛔虫在5%乌梅丸溶液中活动明显受抑制,在30%乌梅丸溶液中经2min,蛔虫活动消失,若将其移至生理盐水中,经2~3min又能逐渐恢复活动[1]。乌梅丸、乌梅汤加减或含乌梅的其他方剂,用于胆道蛔虫病,由于能使胆汁分泌增加且趋于酸性,奥狄氏括约肌松弛,因而能促使蛔虫退回十二指肠,然后再用驱虫药或泻药,一般均能将虫驱除。对蛔虫性肠梗阻,特别对蛔虫性腹痛和吐虫,能迅速止痛、止吐,但驱虫不明显[1-3]。小鼠玫瑰花试验表明,乌梅能增强体机的免疫功能[4]

参考文献

[1]福建中医药 1970;5(6).29 。
[2]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19 。
[3]山东医学院学报 1959;(8)42 。
[4]北京医学院学报 1978;(3):156。

药性

性味:酸、涩,平。 ①《本经》:“酸,平。” ②《日华子本草》:“暖。” ③《医学启源》:“酸。”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涩,温。”

归经:肝、脾、肺、大肠经 ①王好古:入脾、肺二经血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肝。” ④《药品化义》:“入肺、胃、大肠三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止渴,安蛔止痢。

主治:久咳,久泻,虚热烦渴,久疟,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胆道蛔虫症,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①《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②《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③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孟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捋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寕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④《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⑤《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 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⑥《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一作燥)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⑦《用药心法》:“收肺气。” ⑧《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喧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巴汗毒、疏黄毒。” ⑨《本草求原》:“治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⑩《全国中草药汇编》:“肺虚久咳,口干烦渴,胆道蛔虫,胆囊炎,细菌性痢疾,慢性腹泻,月经过多,癌瘤,牛皮癣,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口,鸡眼。” ⑾《中草药学::“蛔虫病腹痛,烦热口渴,久泻,牛皮癣,疮痈脓净后胬肉翻出不易收口,胼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或煅研干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病初起有实邪者忌用。 ①《食疗本草》:“多食损齿。” ②《日华子本草》:“多啖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 ③《本草经疏》:“不宜多食,齿痛及病当发散者咸忌之。” ④《药品化义》:“咳嗽初起,气实喘促,胸膈痞闷,恐酸以束邪气,戒之。” ⑤《得配本草》:“疟痢初起者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生鳖甲,治久疟疟母,脾脏肿大。 ②配甘草,治虚热消渴、久咳、久痢。 ③配木瓜,治食欲不振,消化无力,口干少津,舌红,脉细。 ④配黄连,治肝胃热盛,不思饮食,烦躁腹痛,面赤心烦,舌赤,脉数,身热吐蛔。 ⑤配罂粟壳,治肺气浮散,气不归元之咳喘无力,久嗽不止,或下焦滑脱之久泻久痢。 ⑥配生地,治阴虚内热所致的口渴多饮,糖尿病,尿崩症及胃酸缺乏症。 ⑦配肉豆蔻,治久泻,久痢。 ⑧配诃子,治久咳不止,久泻脱肛。 ⑨配五味子,治久咳,久泻。 ⑩配黄连、枳实,治蛔虫。 ⑾配槟榔、榧子肉,治蛔虫引起的腹痛。 ⑿配蜀椒、白芍,治蛔虫。 ⒀配木香、石莲子,治慢性泻痢脱肛。 ⒁配槟榔、木香、枳壳,治胆道蛔虫。 ⒂配罂粟壳、半夏、杏仁,治肺虚久咳。 ⒃配肉豆蔻、诃子、罂粟壳,治气虚脾弱之久痢久泻。 ⒄配天花粉、葛根、麦冬,治消渴症。 ⒅配干姜、细辛、黄柏,治蛔虫引起的呕吐,腹痛等症。 ⒆配豆蔻、诃子、党参、白术,治气虚脾弱之久痢、滑泄。 ⒇配山楂、神曲、川朴、砂仁,治消化不良,胸脘痞满。 (21)配川连、黄芩、茯苓、银花,治久痢之口渴、咽干,甚至夹杂咳嗽等症者。 (22)配蜀椒、干姜、细辛、黄柏,治蛔虫引起的呕吐,腹痛等症。 (23)配半夏、杏仁、苏叶、阿胶,治久咳不止。 (24)配天花粉、葛根、麦冬,党参,治虚热口渴。 (25)配百合、五味子、紫菀、诃子肉,治久咳伤肺,肺气浮散而干咳久久难愈之症。 (26)配黄连、黄柏、蜀椒、干姜、细辛,治蛔厥,腹痛、呕吐等症。 (27)配麦冬、石斛、沙参、玉竹、花粉,治消渴、烦热口渴等症。 (28)乌梅炭配地榆、阿胶,治便血、崩漏。 (29)乌梅炭配川椒,治脾虚久泻久痢,便血等症。 (30)乌梅炭配当归、阿胶、白芍,治便血、子宫出血、表现血虚而有口干渴者。

方选和验方: ①乌梅丸(《圣惠方》)治天行下痢不能食者;黄连30g,乌梅20枚(炙燥)。并得捣末,呈茶子大,蜜30g,合于微火上。令可丸,丸如梧子大。1服1丸,日3。 ②玄霜膏(《医便》)治吐血虚嗽神效:乌梅(煎浓汁)120g,姜汁30g,萝卜汁、梨汁、柿霜各120g,款冬花,紫菀(俱为末各60g,以上药制下听用。另用白茯苓300g,取净末250g,用人乳300g,将茯苓半浸入,取出晒干,又浸又晒,乳尽为度,却将前款冬花、紫菀末、柿霜、白糖并各汁,再加蜜糖120g和匀,入砂锅内,慢火煎熬成膏。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临卧时噙化,薄荷汤漱口,半月即效而愈。 ③乌梅煎(《圣惠方》)治小儿冷热痢,烦渴腹痛,胸膈滞闷:乌梅肉、诃黎勒各5枚,炙甘草3寸 水煎服。 ④乌梅散(《圣惠方》)治赤痢,行数不减,时感口干发渴:乌梅肉、炮干姜、枯矾各15g,黄连09g,诃黎勒0.9g。研为散,每服6g,粥汤调下。 ⑤乌梅散(《圣惠方》)治妊娠疟疾,寒热体痛,烦闷.乌梅肉、黄连、桑寄生、人参、甘草各30g。研为散,每服12g。水煎服。” ⑥乌梅散(《圣惠方》)治急劳烦热,不得睡卧:炒乌梅肉、黄连、炙甘草各15g。柴胡45g,秦艽、炒杏仁各30g。为细末,每服6g,食前煎生姜、童便,调下。 ⑦乌梅散(《正治准绳》)治腹痛,及初生儿脐下冷痛、疝气:乌梅肉、延胡索、甘草(半生、半炙)各15g,乳香、没药、钩藤各7.5g 为粗末,每服6g,水煎,空腹服。 ⑧乌梅膏(《中医外科临证手册》)治鸡眼、胼胝:乌梅30g,食糖9g,水50ml、醋15ml,先将食醋溶在水内,再入乌梅,浸24小时,取出,加醋研和,敷患处 ⑨乌巴丸(《不居集》)治胸膈久为顽痰所害,面色青自浮肿,不思饮食,遍身疼痛,夜间气壅不得睡,往来寒热,手足冷痛,不得转侧,屡用痰药坠之不下,取之不出:乌梅肉60g,巴豆霜(去油)5粒。乌梅肉水煮烂,候水少干,入巴豆,煮片刻,搅如稠糊,取出捣为丸,梧桐子大 每服7~15丸,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服 ⑩乌白丸(《杂病源流犀烛》)治酒积乌梅肉.生姜各120g.白矾.半夏各60g(摇匀,以新瓦夹定,火焙3昼夜),神曲、麦芽、青皮、陈皮、莪术、丁香皮、大腹子各30g。为末酒湖为丸,每服50丸,姜汤送下。 ⑾乌梅木瓜汤(《证治准绳》)治嗜酒积热,熏蒸五脏,津枯血燥,小便反多,肌肉消铄,嗜食冷物寒浆:乌梅(不去核)、木瓜、炒麦芽、草果仁、甘草各15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5片,水煎,不拘时服。 ⑿乌梅饮子(《外台秘要》引《集验方》)治温疟、劳疟:乌梅7枚,桃心、柳心各7茎,葱白7茎,柴胡、知母、甘草各1.5g,大黄0.9g。童便200ml浸1夜,明晨煎服。 ⒀乌梅膏(《回生集》)治咯血,吐血,虚劳嗽:乌梅汁、梨汁、柿霜、白砂糖、白蜜、萝汁各120g,生姜汁30g,赤苓末(乳汁浸晒干)240g,款冬花、紫菀末各30g。上药共入砂锅内,熬成膏,如弹子大,每服1丸,临卧含化咽下。 ⒁浙江中医杂志 1985;(9):“治胆道蛔虫:乌梅、皂角刺各15g,细辛、川椒各3g,制附子、黄连各6g,桂枝5g,当归、党参各10g。水煎服。” ⒂云南中医杂志 1986;(1):“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乌梅15g,川楝子、白术、山药各10g,熟地、肉豆蔻各12g,五味子6g,山楂15g。1日1剂,1日3次,水煎服。” ⒃乌梅煎剂(《河南中医 1986;(3))治脚癣:乌梅100g,苦参、黄柏、苍术、苦楝皮、白术各20g,吴茱萸、丁香各15g,乌头、冰片各10g,75%乙醇200ml,水适量(以煎药液500ml为度)。先以冷水煎乌头,白及到沸,30分钟后将乌梅等放入,文火煎到药液色深浓,约60分钟,放丁香、吴茱萸并加盖,闻到其香味即离火,加入乙醇,待凉,滤入消毒容器内,溶以冰片摇匀,密闭备用。用药前,先以温水洗脚,擦干,用水刷沾取药液涂擦患处。每日1~3次。 ⒄乌黄姜蜜饮(浙江中医杂志 1988;(3))治蛔虫性肠梗阻:乌梅、大黄各30g,干姜20g,蜂蜜100g。先将干姜、乌梅用清水300ml先煎10分钟,再将大黄、蜂蜜入煎2~3分钟即可。将药汁少量频频喂服。呕吐剧烈者,可往胃管灌入,每次50ml左右,每隔2小时1次。如6小时后,~般情况未见好转,可将药液由肛门灌肠。 ⒅椒梅汤(江苏中医 1988;(3))治腹型过敏性紫癜:川雅连6g,炒枯芩10g,淡干姜6g,潞党参10g,大白芍30g,川椒10g,乌梅30g,姜半夏、炒枳实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 ⒆乌龙煎剂(湖北中医杂志 1988(5))治急性细菌性痢疾:乌梅30g,龙胆草15g,山楂20g,地榆12g。上药加水500ml,浓煎,去渣取汁400ml。每次口服100ml,1日4次,连服5剂为1个疗程。 ⒇乌梅合剂(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6))治胆道蛔虫症:乌梅1000g,麸炒白芍500g,花椒125g,黄连250g,细辛125g,醋炒元胡500g,麸炒川楝子500g,附子250g,干姜250g,甘草125g。第1次加水27L,浸泡30分钟,文火煮沸40分钟,四层纱布过滤,第2次加水13.5L,煮沸20分钟,过滤。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8L,加防腐剂苯甲酸24g,装瓶,每瓶200ml。成人每次服用100ml,每日3次,重症加量。 (21)乌雷汤(新中医 1981;(6))治兰氏贾第鞭毛虫病:乌梅12g,雷丸6g,川椒5g,茯苓12g,苦楝根皮15g,木香5g,神曲9g,陈皮5g,甘草3g(儿童酌减)。水煎服。每日1剂。 (22)消斑酊(辽宁中医杂志 1983;(6))治白癜风:乌梅60%,补骨脂30%,毛姜10%,放入80%~85%的乙醇(药物与乙醇1:3配制)内浸泡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时以棉花或纱布蘸药涂搽患处,每天次数不限,每次1~5分钟。 (23)疝气汤(新中医 1988;(3))治小儿疝气:乌梅肉、橘核仁、石榴皮、枳壳、川楝子、小茴香、向日葵杆内白心各10g,吴茱萸6g,肉桂3g。上药水煎服,3岁以下小儿煎1次分3次服,每剂煎2次。日服2~3次,3剂为1疗程。 (24)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12):“治慢性胆囊炎:乌梅5g,片姜黄9g,茵陈15g,焦山栀10g,制川军9g,鸡内金9g,佛手9g,枳实9g,滑石30g,甘草3g。水煎服。” (25)新医药学杂志 1974;(8):“治小儿腹泻:乌梅1kg,山楂1kg,洗净后加水4L,浸泡1小时,煎2小时,倒出药液,再加水2L煎煮.连续三次过滤后,合并三次滤液,再煎浓缩至1L,加防腐剂和糖。每次口服5ml,每日3~4次。” (26)中医杂志 1982;(3):“治声带息肉:乌梅肉20g,元明粉、诃子肉各15g,胆南星、百药煎各10g,梅片15g,西月石20g。上药共为细末,用乌梅肉捣如泥,打和为丸,如龙眼核大,每1丸含化,1日服2~3丸。” (27)乌丁饮(浙江中医杂志 1982;(5))治皮肤划痕症:乌梅15g,公丁香3g,白芍12g,地骨皮30g。如痒甚加徐长卿30g,夜交藤30g,每日1剂,水煎服。 (28)赤脚医生杂志 1980;(1)):“治鸡眼:乌梅30g,醋250g。将乌梅研细后,置醋中浸泡7~10天,用浸液摩擦患处,每日2~3次;7天左右可使鸡眼脱落。” (29)乌梅丸(福建中医药 1985;(1):“治遗精:乌梅30g,芡实15g,丹皮9g。进3剂,水煎服。 (30)乌梅丸(江西中医药 1980;94))治肝吸虫(泄泻):乌梅12g,细辛3g,桂枝5g,熟附子6g,蜀椒3g,黄连9g,黄柏9g,党参10g,当归9g。水煎服,日2~3次。 (31)乌梅丸(江西中医药 1980;(4))治胆道蛔虫症:乌梅30g,黄连5g,黄柏5g,细辛3g,肉桂5g,附片5g,干姜5g,当归6g,党参6g,金铃子12g,建曲9g。水煎服,每日1剂。 (32)乌梅丸(内蒙古中医药 1984;(3~4))治顽固性痛经:乌梅12g,川椒6g,干姜6g,黄连6g,细辛4g,黄柏6g,制附片6g,桂枝6g,当归6g,党参6g,蒲黄9g,五灵脂9g。于行经期煎服。 (33)乌梅皂刺汤(浙江中医杂志 1985;(9))治胆道蛔虫:乌梅、皂角刺各15g,细辛、川椒各3g,制附子、黄连各6g,桂枝5g,当归、党参各10g。日服1~2剂,水煎服。 (34)乌梅胶丸(上海中医杂志1985;8)治胆道蛔虫:乌梅肉、川楝子各40g,川椒、黄连各20g,生大黄10g。研末装入胶囊,每粒0.5g。成人每次10~20粒,日3次,儿童酌减。 (35)乌梅酊(上海中医杂志 1983(9))治白癜风:乌梅50g,加乙醇若干,浸泡1~2周,边滤去渣,再加二甲基亚砜适量,外用涂患处,每日3~4次,每次3~5分钟。

单方应用:①乌梅膏(《杂病源流犀烛》)治久咳,久治投药不效,余无他症,与劳嗽异方:乌梅不拘量,熬成膏,含化。 ②《纲目》:“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份,为末。每服6g,睡时蜜汤调下。” ③《圣济总录》:“治便痢浓血:乌梅30g,去核,烧过为末。每服6g,米饮下。” ④《济生方》:“治大便下血不止:乌梅90g,(烧存性)。为末,用好醋打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心米饮下。” ⑤《纲目》:“治小便尿血:乌梅烧存性,研末,醋丸,梧子大。每服40丸,酒下。” ⑥《妇人良方》:“治妇人血崩:乌梅烧灰,为末,以乌梅汤调下。” ⑦《圣惠方》:“治伤寒下部生疮:乌梅肉60g,炒令燥,捣细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石榴根皮汤下10丸。” ⑧《刘涓子鬼遗方》:“治一切疮肉出:乌梅烧为灰,杵末敷上,恶肉立尽。” ⑨《圣惠方》:“治小儿头疮,积年不差: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 ⑩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咽喉肿痛:乌梅30g,双花60g,雄黄12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g。1次1丸,含化徐徐咽下,日3次。” ⑾《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治化脓性指头炎:乌梅肉加适量食醋研烂,或用乌梅2份,凡士林1份,制成乌梅软膏外敷,每日上药1次。此方对脉管炎所引起的指(趾)头溃疡也有效。” ⑿《肘后方》:“治久痢不止,肠垢已出:乌梅肉20个,水200ml,煎6分。食前,分2服。” ⒀《简要济众方》:“治消渴,止烦闷:乌梅肉(微炒)60g,为末。每服6g,水400ml,煎服200ml,去滓,入豉200粒,煎至100ml,去滓,临卧时服。” ⒁《日用本草》:“治蛔虫上行口鼻:乌梅肉噙之,或煎汤饮自下。” ⒂浙江中医杂志 1986(6):“治中轻度颠茄碱中毒:乌梅30g,甘草10g。加水煎汁,或用沸水泡汁,徐徐饮服。” ⒃乌梅汤(《丹溪心法》)治痘疮:水黑豆、绿豆各15g、乌梅2枚。水煎服。” ⒄乌梅醋(《福建医药杂志 1982;(2))治胆道蛔虫:干乌梅500g,曲醋1000ml。将乌梅放入曲醋内浸泡24小时以上即得。成人每次10~20ml,儿童用量酌减,1日3次。 ⒅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6):“治病毒性肝炎:乌梅40~50g,加水500ml,浓煎至250ml,顿服或2次服,每日1剂。”

食疗:《中国药膳学》:“治温病口渴:乌梅2~5枚,白糖50~100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①王好古:“乌梅,能收肺气,治燥嗽,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②李时珍《纲目》:“乌梅、白梅所主诸病,皆取其酸收之义。惟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及虫方中用者,取虫得酸即止之义,稍有不同耳。《医说》载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合腊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庄肃公亦痢血,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亦效。盖血得酸即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故也。”

乌四画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梅实,即今之乌梅也,最酸。《经》曰:热伤气,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肠虚脱也;好唾口干者,虚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其主肢体痛,偏枯不仁者,盖因湿气浸于经络,则筋脉弛纵,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筋柔,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 ④黄宫绣《本草求真》:“乌梅,酸涩而温,似有类于木瓜,但此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入筋与骨则软,入虫则伏,入于死肌、恶肉、恶痣则除,刺入肉中则拔,故于久泻久痢,气逆烦满,反胃骨蒸,无不因其收涩之性,而使下脱上逆皆治,且于痈毒可敷,中风牙关紧闭可开,蛔虫上攻眩仆可治,口渴可止,宁不为酸涩收敛之一验乎。不似木瓜功专疏泄脾胃筋骨湿热,收敛脾肺耗散之元,而于他症则不及也。但肝喜散恶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气,且于诸症初起切忌。”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