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

概况

异名: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大籽蒿(《中国民族药志》),堪加(藏名)。

基源:为菊科蒿属植物大籽蒿的全草。

原植物: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ld.,又名额尔木、埃勃姆-察乌尔(蒙名),肯甲(藏名)。

历史:白蒿首载《本经》,列为上品。《唐本草》:“白蒿,此蒿叶粗于青蒿,从初生至枯,白于众蒿,欲似细艾者。所在有之也。”《植物名实图考》指出:“李时珍以蒌蒿为即白蒿,不知《诗疏》‘言刈其萎’。释状甚详,分明两种,《图经》亦辨之”。显然,古之白蒿与今品相符,而白蒿并非萎蒿。本品又为藏药,名堪加。唐·《四部医典》(公元748年)和清·《晶珠本草》(公元1840年)均有记载,用地上部分,用于清热、解毒、消肿。其浸膏对气管炎疗效甚好。

形态:一或二年生草本,高50~150crn,茎被白毛,多分枝。单叶互生,下部及中部叶具长柄,叶片宽卵形,长4~10cm,宽3~8cm,二~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宽线形、线形或披针形,表面绿色,毛较少,背面灰绿色,密生白毛;上部叶近无柄,羽状分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复总状花序;总苞半球形,直径4~6mm,总苞片4~5层,外层长圆形,有被微毛的绿色中脉,内层倒卵形,干膜质;花序全为管状花,外层雌性,内层两性,花冠黄色。瘦果长1~1.2mm;无冠毛。花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22页.图6458)

生境与分布:生于低海拔至海拔4200m的森林草原、河漫滩、荒地、旷野、田边、山坡林缘或路边。除华南各省区外,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朝鲜北部、蒙古、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及原苏联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

地上部分中含有一系列的倍半萜类衍生物[1,2],其中有白蒿宁(Sieversinin)、洋艾内酯(Artabsin)、洋艾素(Absinthin)、愈创内酯类(Guaianolides)和愈创内酯的二聚体(Dimeric guaianolides)等。另外还含有异戊酸橙花酯衍生物[2]

茎干中含生物碱0.12%~0.2%,焦性儿茶酚鞣质(Pyrocatechol tannin)0.499%,黄酮类0.831%,含芸香甙(Rutin)、异槲皮甙[3];还含有香豆素,如七叶亭(Esculetin)及咖啡酸[4]、木脂素(Lignans)等[5]。所含精油,具有抗炎活性[6]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79;18:1591。
[2] Phytochemistry 1985;24(5):1009。
[3]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392。
[4] CA 1982;97:212780g。
[5] CA 1983;98:50391x。
[6] CA 1986;105:35306t。

药理

地上部分含洋艾素,ig能降低大鼠实验性胃溃汤的炎症程度,并能促进胃壁的再生[1];洋艾内酯,味苦有驱虫作用[2]。从全草中提得的倍半萜γ-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体外有抑菌作用[3]

参考文献

[1] CA 1977;87:193909f。
[2] CA 1962;57;9886d,1973;78:69217d。
[3] CA 1966;65:14140e。

药性

性味:甘,平。 ①《本经》:“甘,平。” ②《千金·食治》:“苦、辛,平。” ③《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苦,凉。” ④《拉祜族常用药》:“苦、辛,寒。” ⑤《贵州中草药名录》:“辛、苦,微温。”

功效:除湿,止痢,解毒,杀虫。

主治:风寒湿痹,黄疸,痢疾,肠炎,疟疾,湿疹,痈肿疔毒,疥癞恶疮。 ①《本经》:“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消炎止痛。治痈肿疔毒,黄水疮,皮肤湿疹,宫颈糜烂。” ③《中药大辞典》:“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④《拉祜族常用药》:“清热消炎,祛湿解暑,舒筋活血。用于接骨,风热感冒,痢疾,肠炎,疟疾,温病,暑热,肝炎,黄疸,胃痛,酒痔便血,牙根肿痛,蜂毒螫伤。” ⑤《贵州中草药名录》:“祛风除湿,理气散寒。治寒湿脚气,黄疸,热痢,风寒湿痹,腹冷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外用:适量,水煎洗患处。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中草药通讯 1971;(1):“治急性细菌性痢疾:白蒿鲜草60g或干品30g,水煎,分2至3次服,每日1剂。”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