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檎

概况

异名:花红果(《滇南本草》),花红、沙果(《本草品汇精要》),蜜果(《群芳谱》),五色柰(《医林纂要》),文林郎果(《纲目》)。

基源: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花红的果实。

原植物:正品林檎一般指花红。花红Malus asiatica Nakai[M.prunifolia(Willd.)Borkh.var.rinki(koidz.)Rehd.〕,又名林檎、沙果。

历史:林檎载于《千金·食治》,《图经本草》谓:“林檎,木似柰,实比柰差圆,六七月熟,亦有甘、酢二种,甘者早熟而味脆美,酢者差晚。”《纲目》载:“林檎,即柰之小而圆者,其味酢者即楸子也。其类有金林檎、红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从上述情况看,古之林檎乃今之花红和楸子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

形态:小乔木;小枝粗壮,圆柱形,嫩枝密被柔毛。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cm,宽4~5.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上面有短柔毛,逐渐脱落,下面密被短柔毛;叶柄长1.5~5cm,具短柔毛。伞房花序,具花4~7朵,集生在小枝顶端;花梗长1.5~2cm,密被柔毛;花直径3~4cm;萼筒钟状,外面密被柔毛,萼片5,三角状披针形,内外两面密被柔毛;花瓣5,淡粉色;雄蕊17~20,花丝长短不等,比花瓣短;子房下位,花柱4(~5),基部具长绒毛,比雄蕊长。果实卵形或近球形,直径4~5cm,黄色或红色,先端渐狭,不具隆起,基部凹入,宿存萼肥厚隆起。花期4~5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36页.图2202)

生境与分布:广为栽培,适宜生长于山坡阴地,平原砂地,海拔50~2800m。分布于辽宁、华北、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花红与楸子近缘品种,但一般果形较大,果梗较短,叶片及新枝上的毛茸较密,可区别。有些学者将本种列为楸子的一个变种。

化学性质

含叶酸。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3。

药性

性味:酸、甘,平。 ①《千金·食治》:“酸、苦、涩,平。” ②《本草拾遗》:“甘。” ③《开宝本草》:“酸、甘,温。” ④《医林纂要》:“甘、酸、咸,温。”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效:止渴,化滞,涩精。

主治:消渴,泻痢,遗精。 ①《千金·食治》:“止渴。” ②《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 ③《本草拾遗》:“主水痢,去烦热。” ④《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 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 ⑥《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枚。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①《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 ②《开宝本草》:“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发冷痰,生疮疖,脉闭不行。”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子母秘录》:“治小儿痢:林檎、构子。杵取汁服。” ②《子母秘录》:“治小儿闪癖,头发竖黄,瘰疬羸瘦:杵林檎末,以和醋敷上。” ③《食医心镜》:“治水痢:林檎半熟者10枚。以水400ml,煎取200ml,和林檎空心服。”

医药家论述

张璐《本经逢原》:“林檎,虽不伤脾,多食令人发热,以其味涩性温也。病人每好食此,多致复发,或生痰涎而咳逆,壅闭气道使然。其核食之烦心,助火可知。”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