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得角

非洲西部北大西洋岛国。位于北纬14°30′~17°30′,西经22°30′~25°30′之间,东距非洲大陆约620公里。地当大西洋上交通要冲,扼西非北部门户。由15个岛屿组成,面积4033平方公里。人口31.7万(1984)。首都普拉亚。

属火山群岛。分为南、北两列:北列常年面迎东北风,称为向风群岛,包括圣安唐、圣维森特、圣尼古拉、博阿维斯塔、萨尔等8个岛屿;南列称为背风群岛,由圣地亚哥、福古、马尤等 7个岛屿组成。其中圣地亚哥岛最大,面积992平方公里。东部诸岛地势起伏不大,沿岸多沙丘、沙洲,近海伏有零星暗礁。西部诸岛多山地,岩石嶙峋,海岸陡峭,内陆海拔500米以上,其中福古岛上的福古火山海拔2829米,为全国最高峰。公元16~17世纪火山活动频繁,1847年曾发生强烈地震;1857~1951年间歇后,又开始活动,福古火山至今未停止喷发,故以“火”为名(当地语中“福古”即火之意)。热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25℃,最热月(9月或10月)27℃,最凉月(1月或2月)22℃。年降水量仅200~300毫米,集中于8~10月。旱季长达9个月,降水仅20毫米左右。盛吹来自撒哈拉的干热哈马丹风,所挟细沙灰尘弥漫天空,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除圣维森特岛山地多草原并生长有芦荟等植物外,各岛植被稀少,特别是向风山坡仅生长低矮带刺灌丛。但山谷河畔的火山灰土,在灌溉条件下,甘蔗、棕榈、杧果、柑橘等热带作物和水果生长茂盛。

图

公元15世纪中叶前各岛尚无人居住。1462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建立据点,1495年后沦为葡殖民地,殖民者贩来奴隶进行耕垦。1869年苏伊士运河凿通之前,曾是欧洲绕道非洲去亚洲的航路要冲,明德卢、普拉亚陆续辟为中途燃料补给站,1875年设海底电缆站,经济逐渐发展。1975年7月5日获得独立,名佛得角共和国。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约79人,为西非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居民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各岛,其中圣地亚哥岛约占全国人口的43%,6个小岛至今荒无人烟。80%以上人口居住于乡村。克里奥尔人(混血种人)占总人口70%,余为非洲黑人的欧洲人。居民多信天主教。克里奥尔语通行各岛,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经济以农、牧、渔业为主,集中全国55.5%的就业人口(1981)。耕地占国土面积10%,分布于圣地亚哥、圣安唐、福古和圣尼古拉等岛谷地。主要种植玉米、豆类、马铃薯、木薯等粮食作物。玉米是居民主粮。经济作物有甘蔗、咖啡、花生、芥茉、香蕉和菠萝等,数量不多,分布限于水量充足的山谷河畔,产品主要供出口。东部萨尔、博阿维斯塔和马尤等岛居民主要从事牧业。西部各岛沿海村庄有数千居民从事渔业,年捕鱼量5000~9000吨,以鲔鱼、龙虾等为主。缺地少水阻碍农牧业发展,独立后不断扩大农田,营造森林,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工业以农、牧、鱼产品加工为主,有罐头、腌鱼、制糖、食盐、纺织等小厂;另有采石场。除食盐产于东部萨尔、博阿维斯塔和马尤等岛外,均主要集中于普拉亚和明德卢。主要出口物资有鱼类及罐头(金枪鱼)、香蕉、咖啡、食盐、芥茉和火山岩,其中2/3运往葡萄牙,鱼产品出口值约占出口总值的 70%;进口燃料、粮食、纺织品和机械。侨汇也是国家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首都普拉亚位于圣地亚哥岛东南岸,人口3.75万(1980),有榨油、卷烟、鱼类加工、水泥等小型工业,是欧洲、南美、西非间海底电缆站和来往船只燃料补给站,并有航空站。最大港市明德卢位于圣维森特岛西北岸,由一死火口形成的深水港湾,可停靠4.5万吨船只,每年有数百艘国际远洋航船靠岸,是大西洋电缆站、航线重要中途站和燃料补给站;有采煤和农、渔产品加工业等。帕尔梅拉位于萨尔岛,设有国际机场,并为往来大西洋航机燃料补给站。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