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

主要为黄色的特殊的第四纪沉积物。黄土的颜色黄,色调有深浅差异;颗粒级配均匀,颗粒成分中粉土粒组含量高达50~60%以上,且以粗粉土粒组(0.05~0.01毫米)为主;含有大量的碳酸盐,含量一般在6~8%以上。黄土还可具有其他一些特征。例如无层理性,具大孔隙和空间,含有植物根茎的遗迹,具垂直劈理,以及遇水湿陷等。根据黄土发育的某些突出特征或研究的特殊需要,还可区分为砂质黄土、粘土质黄土、湿陷性黄土、非湿陷性黄土、大孔隙性黄土、新黄土、老黄土、风成黄土、洪积-坡积黄土等。

黄土中粘粒和砂粒的含量极少,大于0.25毫米的颗粒罕见。黄土的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含少量高岭石蒙脱石

黄土湿陷性

指黄土经浸水在自重或附加荷重作用下产生突然下沉的性质(图1)。

图

湿陷性常给建筑工程带来危害(图2)。

图

经自重压力作用而湿陷时称自重湿陷,否则称非自重湿陷。使非自重湿陷的土在浸水后出现湿陷的最小压力称湿陷性起始压力。湿陷性用相对湿陷系数σsh评价,σsh≥0.02为湿陷性黄土,σsh<0.02为非湿陷性黄土。测定湿陷性起始压力具有实际意义,当附加荷重比它小时,对湿陷性可不考虑。

干密度可作为预测黄土湿陷的一个基本指标,如干密度小于1.28克/立方厘米时,经浸水普遍产生湿陷;干密度大于1.40克/立方厘米时湿陷性很微弱。因此,可将干密度大于1.40克/立方厘米作为黄土遇水稳定的一项界限指标。

黄土成因

关于黄土的地质成因,学术界已经争论了近一个世纪。自19世纪末以来,风成成因假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5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与河流的冲积作用有关;有的认为是洪积成因;也有人认为是造壤作用的结果。这些观点虽然提出了各自的某些依据,但并未能作系统深入的论证,因而未能引起广泛的重视。

用地磁和热释光等方法测得中国黄土高原大约在距今 240万年已开始堆积。中国一些科学家认为中国的黄土是由多种地质营力作用堆积,并在相似的气候条件下,经黄土化作用后形成的。并把黄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归纳为黄土物质的堆积,黄土的特殊胶结结构的形成,黄土结构调整和强度增加,以及黄土退化等4个阶段。

黄土分布

黄土覆盖着全球陆地表面的11%左右,集中分布于温带和沙漠带前缘的半干旱地区。中国黄土的分布面积达44万平方千米,特别是在黄河的中游地区,100~200米厚的黄土连续覆盖面积约为27.3万平方千米,形成世界罕见的黄土高原。

参考书目
  1. 刘东生等著:《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
  2. 张宗祜等著:《中国黄土》,地质出版社,北京,1989。
  3. 孙广忠著:《西北黄土的工程地质力学特性及地质工程问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兰州,1989。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