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

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所要求于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它来源于性别认同,而性别认同与性别生物学社会化都有密切联系。

性别认同决定于性别的生物因素,但是社会化也起重要作用。某些生来性器官模糊的儿童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今天可以通过检查染色体查明这类儿童的遗传性别。但是在过去往往是由父母和医生武断地决定这类儿童的性别而给予相应的手术。研究表明,这种决定如果发生在两岁半以前,不会产生心理问题,如果发生在以后时期,会造成严重心理问题。某些所谓的两性人事例也说明社会因素的重要作用,这种人希望成为其生物性别的异性。

性别角色是学习来的,3岁儿童已有了性别认同,能分辨典型的男女特质,进而能选择有性别特点的玩具。

关于性别角色学习有两种理论观点:

(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按一定顺序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的,只有达到一定的认知发展阶段才能产生性别认同和适当角色行为。

(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由学习本身决定的,没有一定的时间顺序。

性别角色与性别角色定型有所不同。性别角色是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所要求于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而且是男女两性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活动。性别角色定型是指关于性别角色的抽象的、简化的刻板看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由于它是现实的抽象和简化,有利于加速认识过程,但也易于造成错误。社会上流行的性别偏见是以它为基础的。

性别差异是指男女心理和行为上的实际差别。迄今的研究表明,在智力上男女没有多大差别,无论是智商测验还是在能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许多研究表明,在语言、计算和空间技能上男女有少许差异。女性在语言能力上略高于男性,男性在计算和空间能力上略高于女性。多数人认为,这种差异是相对的,与文化和环境有关,通过学习可以明显地减少。研究表明,在社会行为上最明显的差异是侵犯性,男性的侵犯性显然大于女性。这既与生物因素有关,又与社会化因素有关。有些研究表明,女性在顺从性、依赖性、助人、同情上大于男性,在事业心上小于男性,但这是有很大争议的,许多人认为这与妇女在社会上处于不利的传统地位有关。

男女在心理和行为上是有差异的。某些差异是有其生物学基础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见两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