锢聪塞明

锢聪塞明,锢:禁锢,堵塞;聪:听觉灵敏;明:视觉灵敏。堵住人的耳目,使之寡见少闻,浅陋迟钝。

锢聪塞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ù cōng sāi míng
成语简拼
GCSM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錮聰塞明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锢:禁锢,堵塞;聪:听觉灵敏;明:视觉灵敏。堵住人的耳目,使之寡见少闻,浅陋迟钝。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不注意交流

相关成语

近义词

蔽聪塞明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锢聪塞明”几个大字。

(2)泓晟大哥哥给余逸和心然讲述了“锢聪塞明”的历史典故

(3)慧慧写不出成语“锢聪塞明”的拼音。

(4)蕊蕊不会写成语“锢聪塞明”的最后一个字。

(5)团风中学的冼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锢聪塞明”。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清·谭嗣同《黄颖初〈传音快字简法〉序》:『因其繁而繁之,是洽丝而棼,瞀天下者也。强其繁而简之,是锢聪塞明,陋天下者也。』

分字解释

锢:gù 1、<动>用熔化的金属堵塞空隙。《汉书·贾山传》:『冶铜锢其内,桼涂其外。』2、<动>禁锢;禁止人做官或参加政治活动。《晋书·谢安传》:『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3、<名>通『痼』,经久难愈的疾病。《汉书·贾宜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4、<动>专取;包揽。《汉书·货殖传》:『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锢寝] 犹言专房。《汉书·孝成赵皇后传》:『前皇太后与昭仪俱等帷幄,姊弟专宠锢。』[锢身] 以枷锁加于其身。

聪:cōng 1、<形>听力好。《荀子·性恶》:『目明而耳聪。』《孟子·离娄》:『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2、<形>听得清楚。《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3、<形>聪明,有智慧。司马光《陶侃》:『侃性聪敏恭勤。』[聪了] 聪明懂事。《后汉书·孔融传》:『夫人小而聪,大未必奇。』[聪明] 1.听觉、视觉灵敏。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所谓察之者,非专用耳目之聪,而听私于一人之口也。』2.聪慧明审。《荀子·非十二子》:『高尚尊贵不以骄人,聪圣智不以穷人。』[聪颖] 聪明。

塞:sāi 1、<名>边界上险要的地方。《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2、<名>通『赛』。祭祀名。《汉书·郊祀志》:『冬塞祷祠。』3、<名>通『簺』,一种赌博游戏。杜甫《今夕行》:『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sè 1、<动>阻塞;堵塞。《愚公移山》:『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2、<动>填塞;充满。《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3、<动>搪塞;应付。《促织》:『留待限期,以塞官责。』[塞渊] 诚实而深远。[塞职] 称职。

明:míng 1、<形>明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2、<动>照亮。《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3、<形>明白;清楚。《答司马谏议书》:『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又] 明白地;公开地。《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明谓左右。』4、<动>证明;说明。《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5、<动>明确。《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6、<形>英明;高明;明智。《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7、<名>智慧。《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8、<名>视力。《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又] 视力好。《管子·制分》:『聪耳明目』9、<形>次;下一个(专指年、月、日)。《为学》:『明年,贫僧自南海还。』10、<名>明朝。

锢:《戌集上·金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慕切,音顾。《说文》铸塞也。《徐曰》铸铜铁。以塞□也。《前汉·刘向传》虽锢南山犹有□。〈注〉锢,谓塞也。又《扬子方言注》锢,谓坚固也。又《广韵》禁锢,重系也。《左传·成二年》子反请以重币锢之。〈注〉禁锢勿令仕。《后汉·党锢传注》谓塞其仕进之路也。又《前汉·贾谊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注〉坚久之疾。俗作痼。通用固。

聪:《未集中·耳字部》《唐韵》《正韵》仓红切《集韵》麤丛切,□音骢。《说文》察也。《广韵》闻也,明也,通也,听也。《书·洪范》聪作谋。《史记·商君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管子·宙合篇》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注〉耳之所闻,既顺且审,故谓之聪。又《韵补》叶千刚切,音仓。《陈琳·柳赋》穆穆天子,亶听聪兮。德音允塞,民所望兮。宜尔嘉树,配甘棠兮。望平声。

塞:《丑集中·土字部》《广韵》苏则切《集韵》《韵会》《正韵》悉则切,□音□。填也,隔也。《礼·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闭塞成冬。〈又〉谨关梁,塞徯径,季春开通道路,无有障塞。又充也,满也。《书·舜典》温恭允塞。《诗·鄘风》秉心塞渊。又国之厄险曰塞。《史记·苏秦传》秦四塞之国,披山带渭。《后汉·杜笃传》城池百尺,扼塞要害。又月在辛曰塞,见《尔雅·释天》。又塞塞,不安貌,见《博雅》。又伊蒲塞,即优婆塞。《后汉·楚王英传》以助伊蒲塞桑门之馔。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先代切,音赛。边界也。《礼·月令》孟冬备边境,完要塞。又九塞。《淮南子·地形训》九塞,太汾,渑厄荆阮方城,殽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注〉太汾在晋,渑厄殽阪皆在弘农郡,荆阮方城皆在楚,井陉在常山,令疵在辽西,句注在鴈门阴馆,居庸在上谷阻阳之东。又紫塞。《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因名。又博塞,戏具也。《庄子·骈拇篇》问谷何事,则博塞以游。又姓。又与赛同。《前汉·郊祀志》冬塞祷祈。本作□。亦作□。考证:(《史记·苏秦传》秦四塞之固。)谨照原文固改国。(《庄子·骈拇篇》问縠何事,则博塞以游。)谨照原文縠改谷。

明:《辰集上·日字部》(古文)朙《广韵》武兵切《集韵》《韵会》《正韵》眉兵切,□音鸣。《说文》照也。《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时,徧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明。《史记·正书》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又《易·乾卦》大明终始。〈疏〉大明,晓乎万物终始。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又《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疏〉照临四方谓之明。又《书·舜典》黜陟幽明。〈传〉升进其明者。又《书·太甲》视远惟明。〈疏〉谓监察是非也。又《洪范》视曰明。〈传〉必清审。又《诗·小雅》祀事孔明。〈笺〉明,犹备也。又《诗·大雅》明明在下。〈传〉明明,察也。《尔雅·释诂疏》明明,言甚明也。又《礼·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又《礼·礼运》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犹尊也。又《礼·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疏〉明者,辨说是非也。又《韩非子·难三篇》知微之谓明。又《广韵》昭也,通也。又星名。《诗·小雅》东有启明。〈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又《小雅》明发不寐。〈疏〉言天将明,光发动也。又《正字通》凡厥明、质明,皆与昧爽义同。又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晋荀曦从事明预。又与盟同。《诗·小雅》不可与明。〈笺〉明,当为盟。又与孟同。《周礼·夏官·职方氏注》望诸明都也。《释文》明都,《禹贡》作孟猪。今依《书》读。又《前汉·地理志》广汉郡葭明。〈注〉师古曰:明音萌。又《韵补》叶谟郞切。《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辞·九歌》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又叶弥延切。《道藏歌》观见学仙客,蹊路放炎烟。阳光不复朗,阴精不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