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二致

毫无二致,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毫无二致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áo wú èr zhì
成语注音
ㄏㄠˊ ㄨˊ ㄦˋ ㄓㄧˋ
成语简拼
HWEZ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
毫無二致
成语谜语
一笔画
成语英文
just the same
成语日文
少も違わない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完全一样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如出一辙、一般无二、一模一样、一式一样、毫发不爽

反义词

天差地别

成语接龙

1、毫无二致→致远任重→重金兼紫→紫气东来→来踪去路→路绝人稀→稀世之宝→宝刀未老→老婆当军→军法从事→事在必行→行易知难→难解难分→分甘绝少→少不更事→事不师古→古往今来→来鸿去燕→燕岱之石→石火光阴→阴凝冰坚→坚壁清野→野鹤孤云→云翻雨覆→覆窟倾巢

2、毫无二致→致远任重→重三迭四→四时八节→节哀顺变→变颜变色→色衰爱弛→弛声走誉→誉不绝口→口角风情→情深一往→往返徒劳→劳师动众→众矢之的→的一确二→二三其意→意气洋洋→洋洋纚纚→纚风沐雨→雨沐风餐→餐风沐雨→雨宿风餐→餐风啮雪→雪案萤窗→窗间过马

3、毫无二致→致远任重→重生父母→母难之日→日理万机→机杼一家→家无儋石→石沈大海→海水难量→量小力微→微察秋毫→毫毛不犯→犯颜极谏→谏争如流→流行坎止→止谈风月→月旦春秋→秋实春华→华封三祝→祝发文身→身退功成→成事不说→说黑道白→白骨露野→野无遗才

4、毫无二致→致远任重→重温旧梦→梦中说梦→梦魂颠倒→倒执手版→版筑饭牛→牛衣对泣→泣数行下→下情上达→达官贵人→人情世故→故伎重演→演武修文→文房四士→士饱马腾→腾空而起→起承转合→合浦珠还→还年驻色→色飞眉舞→舞爪张牙→牙白口清→清风朗月→月地云阶

5、毫无二致→致之度外→外感内伤→伤化败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墨喷纸→纸上空谈→谈今论古→古琴价高→高见远识→识才尊贤→贤身贵体→体规画圆→圆孔方木→木公金母→母慈子孝→孝悌力田→田连仟伯→伯劳飞燕→燕跃鹄踊→踊贵屦贱→贱敛贵出→出尔反尔→尔汝之交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郭沫若《屈原研究》

(2)…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毫无二致。因为他是糖葫芦带的人,不便问他芳名、住处,只得…——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成语造句

(1)“艺术手提箱”的尺寸、重量与一般旅行用手提行李箱毫无二致。

(2)爱爱写不出成语“毫无二致”,所以单元测试只得了99分。

(3)比之哲学家那种快感与疼痛毫无二致的镇定,我宁愿欲火焚身。

(4)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毫无二致”几个大字。

(5)车内采用的塑胶材料的尺寸与质量,与饼干盒内的分割装置毫无二致。

(6)从表面上看来,共产党似乎与国民党毫无二致。

(7)几周前,在一个原本与平时毫无二致的周六清晨,生活又给我上了一课,就如它会时不时教授你一些东西一样。

(8)济南七贤中学的农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毫无二致”。

(9)佳煊哥哥给春雁和倪缨讲解了“毫无二致”的故事。

(10)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宣誓过的人平均性伴侣数量比未宣誓的少10%,但二者一生中的性伴侣数量和初次性行为年龄却毫无二致。

(11)里根上台时在做法上跟执政初期的卡特毫无二致。

(12)罗马城与罗马帝国其他城市毫无二致,只不过更大,更壮观也更奢侈。

(13)人们开始意识到他们的领袖并非是“神授”的,而只是一些也有可能失误的凡夫俗子,与他们自己毫无二致。

(14)所以,定义DB2数据源的方式与没有使用HADR时毫无二致。

(15)它会看上去像一个平常的三维世界,一个相同的拷贝,与现实毫无二致。

(16)她毫无二致地爱每个人。

(17)违约行为可能引起严重的精神损害,对此与侵权行为毫无二致,这是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现实基础。

(18)我们可以感知寒冷,饥饿,痛苦,悲伤,遗弃,孤独,恐惧,欢乐等,感受之深与人类毫无二致。

(19)我们俩人似乎毫无二致地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20)小辉不会写成语“毫无二致”的最后一个字。

(21)在这个问题上,即在这种天然的无法剥夺的遗传素质上,这位马背上的信使跟国王、首相或伦敦城最富有的商人毫无二致。

(22)这类行为其实与追逐表现的做法毫无二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毫无二致。』

分字解释

毫:háo 1、<名>长而尖的细毛。《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2、<名>比喻极其细微的东西。《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之木,生于毫末。』《赤壁赋》:『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名>毛笔。袁宏道《答王百谷》:『方且挥毫命楮,恣意著述。』4、<量>长度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毫光] 光线四射如毫毛。

无:wú 1、<动>没有。《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副>不;别。《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麦。』3、<连>不论;无论。《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形>贫穷;无资财。《货殖列传》:『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无道] 行为暴虐,不施仁政。[无非] 无一不是;全部都是。[无几] (1)不多;很少。(2)没有希望。(3)不久。[无乃] 莫非;恐怕;岂不是。常与『乎』、『欤』等语气词配合使用,表示委婉的语气。

二:èr(1)数目,一加一后所得。『二』和『两』用法上的分别,参看『两』。(2)两样:不二价。

致:zhì 1、<动>送;送达。《柳敬亭传》:『皖帅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2、<动>表达;表示。《屈原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3、<动>说;回答。《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4、<动>达到。《劝学》:『假舆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5、<动>获得;得到。《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以致书以观。』6、<动>招致;引来。《信陵君窃符救赵》:『致食客三千人。』7、<动>招请;招集。《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8、<动>致使;使得。《孔雀东南飞》:『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9、<动>送还;交还。《柳毅传》:『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焉。』10、<动>用。《张衡传》:『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11、<名>情致;情趣。《兰亭集序》:『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12、<形>细密;细致。《汉书·辛延年传》:『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13、<副>通『至』,极。《与吴致书》:『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致力] 把力量集中用在某个方面。[致命] (1)舍弃生命。(2)要害的。[致意] (1)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用意。(2)表达问候之意。

毫:《辰集下·毛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刀切,音豪。长锐毛也。《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前汉·鲍宣传》有益毫毛。又言物细曰秋毫,言毫至秋极纤细也。《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庄子·知北游》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前汉·高帝纪》沛公入关,秋毫无犯。又《谢察微·算经》十丝曰毫,十毫曰厘。《礼·经解》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晋书·虞预传》毫厘之失。又笔谓之毫。《陆机·文赋》或含毫而邈然。《唐书·刘知几传》每记事载言,则阁笔相视,含毫不断。又蘸笔曰濡毫,落笔曰挥毫。又姓。汉毫康,封安阳侯。又修毫,狗名。《西京亲记》李亨好驰骏狗,有修毫、厘睫、白望、青曹之名。《说文》作豪。籀文作毫。《正字通》毫、豪虽通,然《山海经》豪猪可借毫,孟子《豪杰》之士,《淮南子》智过百人谓之豪,当用豪,俗溷为一,非。又《姓谱》毫、豪分二姓。考证:(《陆机·文赋》或含毫而渺然。)谨照原文渺改邈。

无:《卯集下·无字部》《唐韵》武夫切,音巫。《说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易·乾卦》无咎。《释文》无音无。易内皆作此字。《艺苑雄黄》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时始以蕃橆之橆为有无之无。诗、书、春秋、礼记、论语本用无字,变篆者变为无,惟易、周礼尽用无。然论语亡而为有,我独亡,诸无字,盖变隶时误读为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广韵》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释典》。《唐韵》武扶切《广韵》武夫切《集韵》《韵会》《正韵》微夫切,□音巫。《说文》亡也。《玉篇》不有也。《书·舜典》刚而无虐,□而无傲。又《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又《尔雅·释诂》虚无之间也。〈注〉虚无皆有间隙。《老子·道德经》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周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又《礼·三年问》无易之道也。〈注〉无,犹不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越巂郡会无县。又姓。《正字通》汉无且明,无能。又《广韵》汉复姓无庸无钩,俱出自楚。又文无,药名。《古今注》相别赠之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又《说文奇字》作无。《玉篇》虚无也。周易无字俱作无。又《集韵》或作亡。《诗·卫风》何有何亡。又通作毋。书,无逸。《史记·鲁世家》作毋逸。又通作毛。《后汉·冯衍传》饥者毛食。〈注〉衍集:毛作无。今俗语犹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通雅》江楚广东呼无曰毛。又《集韵》或作武。◎按礼器:诏侑武方。注:武当为无,声之误也。郑注:明言其误。集韵合无,武为一。非。《集韵》无或作橆。韵会,□本古文蕃□字。篆借为有无字。李斯变隷变林为四点。〇按说文□,从亡无声,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义各别,不云相通。且有无与蕃橆义尤相反,不应借用。玉篇集韵韵会俱非。韵会蕃橆作蕃□,尤非。又按读书通云:通作勿莫末没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义通,或止音近,实非一字也。读书通误。又梵言,南无呼那谟。那如拏之上声,谟音如摩,犹云归依也。

二:《子集上·二字部》(古文)弍《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而至切,音樲。地数之始,即偶之两画而变之也。《易·系辞》分而为二,以象两。《左传·定四年》卫侯将会,使祝佗从。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注〉谓兼二职。《荀子·议兵篇》权出於一者强,权出於二者弱。《史记·韩信传》功无二於天下。《前汉·严助传》诏曰: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又巽二,风神名。又古货布文帝字。见《六书略》。□字上下画均齐。上画短者,乃古文上字也。今相仍上短下长作二字,非。贰。□□□二。考证:(《左传·定四年》卫侯将会,使祝佗从。佗曰,若又供二招大罪也。)谨照原文供改共。招改徼。

致:《未集下·至字部》《广韵》《集韵》□陟利切,音踬。《说文》送诣也。《春秋·成九年》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注〉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随加聘问,谓之致女。《礼·曲礼》献田宅者操书致。〈注〉详书其多寡之数,致之于人也。又招致也。《杨升庵外集》致有取意。《易·系辞》备物致用。〈疏〉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剂致甿。〈注〉致,犹会也。民虽受上田中田下田,及会之。以下剂为率。又纳也。《礼·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注〉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疏〉不云置,而云致者,置是废绝,致是与人,明朝廷必有贤代己也。又传致也。《诗·小雅》工祝致告。〈笺〉祝於是致孝孙之意,告尸以利成。又极也。《书·盘庚》凡尔衆[音zhòng],其惟致告。〈传〉致我诚,告汝衆[音zhòng]。《礼·礼器》有放而不致也。〈疏〉致,极也。又《礼·乐记》致乐以治心。〈注〉致,犹□审也。又委也。《易·困卦》君子以致命遂志。《论语》事君能致其身。《朱注》致,犹委也。又诚也。《老子·道德经》其致之。〈注〉致,诚也。又挑战曰致师。《左传·宣十二年》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疏〉致师,致其必战之志。又态也。《水经注》茂竹便媚,致可翫也。《六帖》崔远风致整峻。《王缙诗》自然成高致。又至也。《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梦之灋。一曰致梦。〈疏〉训致为至,梦之所至也。又制也。《管子·白心篇》以致为仪。〈注〉致者,所以节制其事,故为仪。又《易·系辞》一致而百虑。〈疏〉所致虽一,虑必有百,言虑虽百种,必归於一致也。又就也。《老子·道德经》故致数车无车。〈注〉致,就也。言人就车数之,为辐,为轮,为毂,为衡,为轝,无有各为车者。又《诗·大雅》是致是附。〈传〉致,致其社稷羣神。〈疏〉致者,运转之词。又密也。《礼·礼器》德产之致也精微。〈注〉致,致密也。《前汉·严延年传》文致不可得反。〈注〉言其文案整齐。又与致通。《礼·月令》孟冬,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必功致为上。〈注〉谓功力密致也。致至同。